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子后视镜模式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电子后视镜模式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951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子后视镜模式控制方法,方法包括:步骤10、读取电子后视镜当前的第一感光值、第二感光值,并根据第一预设公式计算感光倍数;步骤20、根据所述第二感光值判断当前环境是否夜晚,是则进入下一步,否则将所述电子后视镜的反射率设置为最大反射率;步骤30、根据第一预设策略确定目标反射率;步骤40、根据所述目标反射率确定并输出目标控制电压。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电子后视镜自动防眩调节过程的自然稳定,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后视镜,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后视镜模式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后视镜在车辆中已经越来越普及了。电子后视镜具备传统后视镜模式、液晶显示模式。当电子后视镜处于传统后视镜模式时,当车辆后方有强光照射时,强光通过镜面反射,会使驾驶员感觉眩目刺眼,影响驾驶员观察力。

2、目前手动防眩的电子后视镜是通过设置其上的按钮进行手动切换,不够智能化而且存在分散驾驶注意力的隐患。为解决这个问题,不少厂家推出了具备自动防眩功能的电子后视镜,其原理是通过检测强光照射,然后根据算法策略,降低调光玻璃的反射率,使反射到驾驶员眼中的光线强度降低,达到自动防眩的效果。然而,目前的自动防眩算法大多存在防眩调节过渡不自然、忽暗忽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后视镜模式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实现电子后视镜自动防眩调节过程的自然稳定,提高产品竞争力。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后视镜模式控制方法,包括:

4、步骤10、读取电子后视镜当前的第一感光值、第二感光值,并根据第一预设公式计算感光倍数;

5、步骤20、根据所述第二感光值判断当前环境是否夜晚,是则进入下一步,否则将所述电子后视镜的反射率设置为最大反射率;

6、步骤30、根据第一预设策略确定目标反射率;

7、步骤40、根据所述目标反射率确定并输出目标控制电压

8、具体地,所述第一预设公式为:α=35*sr*k/10*sf,

9、其中,α为感光倍数,sf为第一感光值,sr为第二感光值,k=(150-sf)/10。

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0还包括:在计算所述感光倍数之前对所述第一感光值、第二感光值进行去抖动。

11、具体地,所述第一预设策略包括:

12、a)当所述感光倍数<25时,确定所述目标反射率为最大反射率;

13、b)当所述感光倍数≥60时,确定所述目标反射率it为最小反射率;

14、c)当25≤所述感光倍数<60时,根据第二预设公式计算手势目标反射率。

15、具体地,所述第二预设公式为:it=(515-8*α)/7,其中it为目标反射率,α为感光倍数。

16、具体地,所述步骤40包括:

17、步骤401、读取所述电子后视镜的当前反射率对应的当前控制电压,并设置自动防眩调节标志为真;

18、步骤402、根据所述目标反射率通过查表法确定目标控制电压;

19、步骤402、判断所述当前控制电压是否等于所述目标控制电压,是则设置所述自动防眩调节标志为假,结束控制电压调节,否则进入下一步;

20、步骤403、判断所述当前控制电压是否小于所述目标控制电压,是则按照第一预设步长增加所述当前控制电压并返回步骤402,否则按照第二预设步长减少所述当前控制电压并返回步骤402。

21、具体地,所述第一预设步长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步长。

22、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30之后还包括:

23、步骤31、判断所述目标反射率是否与当前反射率一致,是则返回步骤10,否则进入下一步。

24、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31之后还包括:

25、步骤32、判断当前环境是否处于夜晚和白天的缓冲区,是则返回步骤10,否则进入下一步。

26、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10之前还包括:

27、步骤00、判断车辆当前档位状态是否为倒挡,是则将电子后视镜的反射率设置为最大反射率,否则进入下一步。

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读取电子后视镜当前的第一感光值、第二感光值,并计算感光倍数,进而确定目标反射率,再根据目标反射率确定并输出目标控制电压,实现了电子后视镜自动防眩调节过程的自然稳定,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后视镜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后视镜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公式为:α=35*Sr*K/10*S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后视镜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还包括:在计算所述感光倍数之前对所述第一感光值、第二感光值进行去抖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后视镜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策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后视镜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公式为:IT=(515-8*α)/7,其中IT为目标反射率,α为感光倍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后视镜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0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后视镜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步长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步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后视镜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0之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后视镜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1之后还包括:</p>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后视镜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0之前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后视镜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后视镜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公式为:α=35*sr*k/10*s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后视镜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还包括:在计算所述感光倍数之前对所述第一感光值、第二感光值进行去抖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后视镜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策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后视镜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公式为:it=(515-8*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