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建筑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建筑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9392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34
一种建筑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系统及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视觉分析技术,将拍到的当前材料状态照片与前一张和基准图片分别进行比较,计算图片相似度,从而得出材挤出稳定性情况和出料质量情况;使用安装在绞龙与挤料电机输出轴间测量材料给绞龙的反作用力,搭配材料挤出稳定性判断方案,推算出材料当前的黏度,同时可判断出喷头是否存在断料堵料等情况;本设备内置了多种标准的实验程序,可让用户测试混凝土的可挤出性、可建造性和可打印性;通过料仓中设置的控料辅助机构与入料辅助组件的配合使用,对于物料的入料进行灵活性调控,提高工作灵活性;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具体为一种建筑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在各行业领域得到充分发展,将3d打印技术应用在建筑上,具有绿色节能、高效成型及建筑环保等优势,该技术可解决建筑业存在的一些严重的问题,如建筑工地事故率高、工作质量低、施工现场管理困难、劳动效率低以及熟练劳动力短缺,因此建筑3d打印技术的发展受到国内外相关行业的重视。而建筑3d打印材料作为建筑3d打印设备的“油墨”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打印构件的强度、可打印性等,进而形象打印构件的质量和打印工艺。

2、目前多数材料研发人员在研发建筑3d打印材料过程中使用的依旧是传统的普通混凝土材料测试方法及设备,这样得出的实验数据与建筑3d打印锲合度不高,不能直观反映出材料在打印过程中的相关性能;并且现有技术中对于储放原料的料仓,其中的原料可能会发生沉积问题;对于原料的转运供应也不能进行相应的调控,造成材料的多余或者不足,不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需要进行改进和优化。

3、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建筑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系统及使用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系统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控制箱、工业相机、打印平台、料仓、喷嘴和控料辅助机构、入料辅助组件;所述控制箱连接设置在桁架的一侧,所述工业相机连接设置在移动支撑架上,移动支撑架设置在桁架上,所述工业相机的一侧连接设置有喷头连接板,所述喷头连接板与挤料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挤料电机的底侧与料仓通过卡箍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料仓的一侧连接设置有进料口,且料仓的底端连接设置有喷嘴,所述打印平台设置在喷嘴的下方,所述力传感器连接设置在挤料电机的一侧,所述料仓中连接设置有控料辅助机构和入料辅助组件。

3、优选的,所述控料辅助机构设置在入料辅助组件的正上方,且控料辅助机构对原料进行调控,所述入料辅助组件对原料进行辅助混料、打散。

4、优选的,所述控料辅助机构包含有支撑板体、旋转控制电机、控制模块、连接转轴、承载板体、漏料槽口、隔料板体、通槽;所述支撑板体固定设置在料仓的内侧壁,且支撑板体上设置有通槽,所述旋转控制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体上,且旋转控制电机的一侧连接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旋转控制电机的底端连接设置有连接转轴,且连接转轴的一端贯穿承载板体延伸至料仓的底部,所述承载板体固定设置在料仓的内侧壁,且承载板体的一侧设置有漏料槽口,所述连接转轴外侧壁等距固定设置有隔料板体。

5、优选的,所述隔料板体在连接转轴等距呈环形设置,且相邻隔料板体形成一个储料腔,储料腔与进料口设置位置相对应。

6、优选的,所述隔料板体设置在支撑板体与承载板体之间,即隔料板体的上端面与支撑板体接触,隔料板体的底端面与承载板体接触。

7、优选的,所述入料辅助组件包含有连接块体、固定侧板、安装螺丝、椭圆形弹性片、推料板体、挤压腔槽、辅助坡面、碎料辅助片、辅助斜面;所述连接块体的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固定侧板,所述固定侧板通过安装螺丝固定连接在承载板体的底侧,所述连接块体上连接设置有椭圆形弹性片,所述椭圆形弹性片内侧的边侧位置等距固定设置有碎料辅助片,所述碎料辅助片的一端对称设置有辅助斜面,所述推料板体等距固定设置在连接转轴的边侧位置,所述推料板体中设置有挤压腔槽,所述挤压腔槽一侧的腔口两侧对称设置有辅助坡面。

8、优选的,所述碎料辅助片在椭圆形弹性片中内侧的一端进行设置辅助斜面。

9、优选的,所述挤压腔槽与椭圆形弹性片设置位置相对应。

10、优选的,所述椭圆形弹性片与推料板体在料仓中都是竖直设置,椭圆形弹性片与推料板体两者相互平行。

11、一种建筑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系统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为:

12、本方案使用小型桁架式三轴建筑3d打印设备模拟实际打印过程,该设备中内置了多种形式的打印程序,包括逐层打印程序、往返式打印程序、十字交叉式打印程序、半径可调的圆形打印程序以及材料挤出性测试程序等;实验人员可根据需要在控制器屏幕上选择相应程序并点击开始运行程序;程序运行过程中置于喷嘴后方的工业相机会快速对打印条带连续拍照,并将拍到的每张照片与上一张照片进行对比,然后生成比较数据;生成的数据会以时间曲线图的形式显示在控制器的屏幕上;对比差异较大时,曲线图的起伏就会很大,即材料挤出不稳定;对比差异较小时,则曲线近似一条直线,材料挤出稳定;且此过程中通过料仓中设置的控料辅助机构与入料辅助组件的配合使用,对于物料的入料进行灵活性调控,提高工作灵活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本专利技术使用视觉分析技术,将拍到的当前材料状态照片与前一张和基准图片分别进行比较,计算图片相似度,从而得出材挤出稳定性情况和出料质量情况;使用安装在绞龙与挤料电机输出轴间测量材料给绞龙的反作用力,搭配材料挤出稳定性判断方案,推算出材料当前的黏度,同时可判断出喷头是否存在断料堵料等情况;针对实验室应用场景的实验仪器,主要为测定3d打印混凝土的仪器;本设备内置了多种标准的实验程序,可让用户测试混凝土的可挤出性、可建造性和可打印性;通过料仓中设置的控料辅助机构与入料辅助组件的配合使用,对于物料的入料进行灵活性调控,提高工作灵活性;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系统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箱(1)、工业相机(3)、打印平台(6)、料仓(9)、喷嘴(10)和控料辅助机构(12)、入料辅助组件(13);所述控制箱(1)连接设置在桁架(2)的一侧,所述工业相机(3)连接设置在移动支撑架上,移动支撑架设置在桁架(2)上,所述工业相机(3)的一侧连接设置有喷头连接板(11),所述喷头连接板(11)与挤料电机(4)固定连接,所述挤料电机(4)的底侧与料仓(9)通过卡箍(8)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料仓(9)的一侧连接设置有进料口(5),且料仓(9)的底端连接设置有喷嘴(10),所述打印平台(6)设置在喷嘴(10)的下方,所述力传感器(7)连接设置在挤料电机(4)的一侧,所述料仓(9)中连接设置有控料辅助机构(12)和入料辅助组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系统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料辅助机构(12)设置在入料辅助组件(13)的正上方,且控料辅助机构(12)对原料进行调控,所述入料辅助组件(13)对原料进行辅助混料、打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系统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料辅助机构(12)包含有支撑板体(1201)、旋转控制电机(1202)、控制模块(1203)、连接转轴(1204)、承载板体(1205)、漏料槽口(1206)、隔料板体(1207)、通槽(1208);所述支撑板体(1201)固定设置在料仓(9)的内侧壁,且支撑板体(1201)上设置有通槽(1208),所述旋转控制电机(1202)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体(1201)上,且旋转控制电机(1202)的一侧连接设置有控制模块(1203),所述旋转控制电机(1202)的底端连接设置有连接转轴(1204),且连接转轴(1204)的一端贯穿承载板体(1205)延伸至料仓(9)的底部,所述承载板体(1205)固定设置在料仓(9)的内侧壁,且承载板体(1205)的一侧设置有漏料槽口(1206),所述连接转轴(1204)外侧壁等距固定设置有隔料板体(12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系统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料板体(1207)在连接转轴(1204)等距呈环形设置,且相邻隔料板体(1207)形成一个储料腔,储料腔与进料口(5)设置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系统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料板体(1207)设置在支撑板体(1201)与承载板体(1205)之间,即隔料板体(1207)的上端面与支撑板体(1201)接触,隔料板体(1207)的底端面与承载板体(1205)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系统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辅助组件(13)包含有连接块体(1301)、固定侧板(1302)、安装螺丝(1303)、椭圆形弹性片(1304)、推料板体(1305)、挤压腔槽(1306)、辅助坡面(1307)、碎料辅助片(1308)、辅助斜面(1309);所述连接块体(1301)的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固定侧板(1302),所述固定侧板(1302)通过安装螺丝(1303)固定连接在承载板体(1205)的底侧,所述连接块体(1301)上连接设置有椭圆形弹性片(1304),所述椭圆形弹性片(1304)内侧的边侧位置等距固定设置有碎料辅助片(1308),所述碎料辅助片(1308)的一端对称设置有辅助斜面(1309),所述推料板体(1305)等距固定设置在连接转轴(1204)的边侧位置,所述推料板体(1305)中设置有挤压腔槽(1306),所述挤压腔槽(1306)一侧的腔口两侧对称设置有辅助坡面(13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系统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料辅助片(1308)在椭圆形弹性片(1304)中内侧的一端进行设置辅助斜面(1309)。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系统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腔槽(1306)与椭圆形弹性片(1304)设置位置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系统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弹性片(1304)与推料板体(1305)在料仓(9)中都是竖直设置,椭圆形弹性片(1304)与推料板体(1305)两者相互平行。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建筑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使用方法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系统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箱(1)、工业相机(3)、打印平台(6)、料仓(9)、喷嘴(10)和控料辅助机构(12)、入料辅助组件(13);所述控制箱(1)连接设置在桁架(2)的一侧,所述工业相机(3)连接设置在移动支撑架上,移动支撑架设置在桁架(2)上,所述工业相机(3)的一侧连接设置有喷头连接板(11),所述喷头连接板(11)与挤料电机(4)固定连接,所述挤料电机(4)的底侧与料仓(9)通过卡箍(8)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料仓(9)的一侧连接设置有进料口(5),且料仓(9)的底端连接设置有喷嘴(10),所述打印平台(6)设置在喷嘴(10)的下方,所述力传感器(7)连接设置在挤料电机(4)的一侧,所述料仓(9)中连接设置有控料辅助机构(12)和入料辅助组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系统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料辅助机构(12)设置在入料辅助组件(13)的正上方,且控料辅助机构(12)对原料进行调控,所述入料辅助组件(13)对原料进行辅助混料、打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系统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料辅助机构(12)包含有支撑板体(1201)、旋转控制电机(1202)、控制模块(1203)、连接转轴(1204)、承载板体(1205)、漏料槽口(1206)、隔料板体(1207)、通槽(1208);所述支撑板体(1201)固定设置在料仓(9)的内侧壁,且支撑板体(1201)上设置有通槽(1208),所述旋转控制电机(1202)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体(1201)上,且旋转控制电机(1202)的一侧连接设置有控制模块(1203),所述旋转控制电机(1202)的底端连接设置有连接转轴(1204),且连接转轴(1204)的一端贯穿承载板体(1205)延伸至料仓(9)的底部,所述承载板体(1205)固定设置在料仓(9)的内侧壁,且承载板体(1205)的一侧设置有漏料槽口(1206),所述连接转轴(1204)外侧壁等距固定设置有隔料板体(12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系统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料板体(1207)在连接转轴(1204)等距呈环形设置,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虹代广鹏杨博豪刘涛董胜堃桂军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空间智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