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口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9248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2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口过滤装置,涉及雨水口过滤技术领域,包括市政排水管,所述市政排水管内部两侧均固定设有挡块,所述市政排水管内部设有多级过滤组件,用于对雨水进行多级过滤,提高雨水过滤的效果,所述市政排水管一侧设有溢流组件,用于对市政排水管内部溢出的雨水进行集中排放,避免对路面造成积水。本技术通过粗过滤板、细过滤板和活性炭板分别对雨水中夹杂的不同体积的杂质和泥沙进行多级过滤,从而提高雨水过滤的效果,同时第一过滤框、第二过滤框和第三过滤框中溢出的雨水分别通过第一集水框、第二集水框和第三集水框集中流向L型溢流框内部,从而避免溢出的雨水无法排放造成路面积水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雨水口过滤,具体为一种雨水口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1、雨水口是地面雨水进入雨水管道的入口。传统的雨水排出方式都是将地面雨水通过雨水口直接排入雨水管道,雨水口上的雨箅子的缝隙比较大,只能拦截树叶、树枝等较大的污染物,而那些较小的污染物均通过雨水口进入雨水管道,这些较小的污染物进入雨水管道后有些排入城市河、湖等景观水体,造成景观水体的水环境污染。为改善雨水管道水质,在保障雨水口雨水过流能力的前提下,在雨水口的雨篦子下安装一个相配套的过滤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2、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020149294.1的一种雨水口过滤装置,所述雨水口过滤装置位于雨水口的雨箅子下面,所述雨水口过滤装置上口的形状与雨箅子的形状相适应,所述雨水口过滤装置为上口大、下底小的四棱台结构,所述雨水口过滤装置的下底封闭,所述雨水口过滤装置的四周侧壁上设有圆形过滤孔。

3、但在实际使用时,上述装置无法对雨水中的泥沙和不同体积的杂质进行多级过滤,只能对大体积的杂质进行过滤,造成泥沙和小体积的杂质对管道进行堵塞,同时在堵塞过程中,溢出的水流无法排出,容易造成路面积水。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雨水口过滤装置,通过粗过滤板、细过滤板和活性炭板分别对雨水中夹杂的不同体积的杂质和泥沙进行多级过滤,从而提高雨水过滤的效果,同时第一过滤框、第二过滤框和第三过滤框中溢出的雨水分别通过第一集水框、第二集水框和第三集水框集中流向l型溢流框内部,从而避免溢出的雨水无法排放造成路面积水的情况发生,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雨水口过滤装置,包括市政排水管,所述市政排水管内部两侧均固定设有挡块,所述挡块顶部活动卡接有井盖;

5、所述市政排水管内部设有多级过滤组件,用于对雨水进行多级过滤,提高雨水过滤的效果;

6、所述市政排水管一侧设有溢流组件,用于对市政排水管内部溢出的雨水进行集中排放,避免对路面造成积水;

7、所述多级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框,所述第一过滤框设于市政排水管内部顶端,所述第一过滤框内部底端固定设有用于过滤掉雨水中夹杂的大体积杂质的粗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框底部设有第二过滤框,所述第二过滤框内部底端固定设有用于过滤掉雨水中夹杂的泥沙的细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框底部设有第三过滤框,所述第三过滤框内部底端卡接有用于过滤出雨水的活性炭板。

8、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框和第二过滤框底部四角均螺纹连接有上螺纹杆,所述第二过滤框和第三过滤框顶部四角均螺纹连接有下螺纹杆,若干所述上螺纹杆和相对的下螺纹杆之间均通过轴承连接,便于对第一过滤框、第二过滤框和第三过滤框进行更换,不需要对整体进行更换,提高多级过滤组件的实用性。

9、优选的,所述市政排水管底部底端两侧壁均固定设有档杆,且第三过滤框活动设于两个档杆顶部,所述第一过滤框顶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把手,便于手动拎动把手将第一过滤框、第二过滤框和第三过滤框拎出,并对其内部过滤留下的杂质进行清理。

10、优选的,所述溢流组件包括第一集水框,所述第一集水框设于市政排水管一侧,所述第一集水框远离市政排水管的一侧固定设有l型溢流框,所述l型溢流框靠近市政排水管的一侧分别固定设有第二集水框和第三集水框,便于对将溢出的雨水集中通过l型溢流框排出。

11、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框靠近l型溢流框的一侧顶部开设有与第一集水框大小一样的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二过滤框靠近l型溢流框的一侧顶部开设有与第二集水框大小一样的第二溢流口,所述第三过滤框靠近l型溢流框的一侧顶部开设有与第三集水框大小一样的第三溢流口。

12、优选的,所述l型溢流框、第一集水框和第二集水框分部贯穿市政排水管一侧并延伸至第一过滤框、第二过滤框和第三过滤框内部。

13、优选的,所述市政排水管靠近l型溢流框的一侧底部开设有集水槽,所述l型溢流框一侧底部贯穿集水槽并延伸至市政排水管内部,所述l型溢流框、第一集水框、第二集水框和第三集水框内部均相互连通,便于将第一过滤框、第二过滤框和第三过滤框内部溢出的雨水分别通过第一集水框、第二集水框和第三集水框集中排出。

14、优选的,所述井盖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开槽,两个所述开槽内部均转动设有拎把,便于提拉两个拎把带动井盖拉出。

15、(三)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雨水口过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雨水夹杂不同体积大小的杂质和泥沙通过井盖流入市政排水管内部,通过第一过滤框内部的粗过滤板、第二过滤框内部的细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框内部的活性炭板分别对雨水中夹杂的大体积杂质、小体积杂质和泥沙进行多级的过滤,提高了过滤的效果,同时第一过滤框、第二过滤框和第三过滤框相互之间均通过上螺纹杆和下螺纹杆连接,便于其之间的替换或拆卸,不需要对整体进行更换,提高多级过滤组件的实用性。

18、通过第一过滤框内部溢出的雨水会通过第一溢流口集中流向第一集水框内部,第二过滤框内部溢出的雨水会通过第二溢流口集中流向第二集水框内部,并且第三过滤框内部溢出的雨水会通过第三溢流口集中流向第三集水框内部,最终l型溢流框、第一集水框和第二集水框内部的雨水会集中流入l型溢流框进入市政排水管内部底端排出,从而避免溢出的雨水无法排放造成路面积水的情况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口过滤装置,包括市政排水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市政排水管(1)内部两侧均固定设有挡块(13),所述挡块(13)顶部活动卡接有井盖(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口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框(61)和第二过滤框(62)底部四角均螺纹连接有上螺纹杆(67),所述第二过滤框(62)和第三过滤框(63)顶部四角均螺纹连接有下螺纹杆(68),若干所述上螺纹杆(67)和相对的下螺纹杆(68)之间均通过轴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口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市政排水管(1)底部底端两侧壁均固定设有档杆(11),且第三过滤框(63)活动设于两个档杆(11)顶部,所述第一过滤框(61)顶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把手(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口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组件(5)包括第一集水框(52),所述第一集水框(52)设于市政排水管(1)一侧,所述第一集水框(52)远离市政排水管(1)的一侧固定设有L型溢流框(51),所述L型溢流框(51)靠近市政排水管(1)的一侧分别固定设有第二集水框(53)和第三集水框(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雨水口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框(61)靠近L型溢流框(51)的一侧顶部开设有与第一集水框(52)大小一样的第一溢流口(8),所述第二过滤框(62)靠近L型溢流框(51)的一侧顶部开设有与第二集水框(53)大小一样的第二溢流口(9),所述第三过滤框(63)靠近L型溢流框(51)的一侧顶部开设有与第三集水框(54)大小一样的第三溢流口(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雨水口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溢流框(51)、第一集水框(52)和第二集水框(53)分部贯穿市政排水管(1)一侧并延伸至第一过滤框(61)、第二过滤框(62)和第三过滤框(63)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雨水口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市政排水管(1)靠近L型溢流框(51)的一侧底部开设有集水槽(12),所述L型溢流框(51)一侧底部贯穿集水槽(12)并延伸至市政排水管(1)内部,所述L型溢流框(51)、第一集水框(52)、第二集水框(53)和第三集水框(54)内部均相互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口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2)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开槽(3),两个所述开槽(3)内部均转动设有拎把(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口过滤装置,包括市政排水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市政排水管(1)内部两侧均固定设有挡块(13),所述挡块(13)顶部活动卡接有井盖(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口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框(61)和第二过滤框(62)底部四角均螺纹连接有上螺纹杆(67),所述第二过滤框(62)和第三过滤框(63)顶部四角均螺纹连接有下螺纹杆(68),若干所述上螺纹杆(67)和相对的下螺纹杆(68)之间均通过轴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口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市政排水管(1)底部底端两侧壁均固定设有档杆(11),且第三过滤框(63)活动设于两个档杆(11)顶部,所述第一过滤框(61)顶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把手(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口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组件(5)包括第一集水框(52),所述第一集水框(52)设于市政排水管(1)一侧,所述第一集水框(52)远离市政排水管(1)的一侧固定设有l型溢流框(51),所述l型溢流框(51)靠近市政排水管(1)的一侧分别固定设有第二集水框(53)和第三集水框(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树坤王召马春晖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晟立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