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电筒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946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09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电筒保护套的技术领域,包括底板、用于收纳保护手电筒的保护组件以及固定组件,所述保护组件设置在底板的顶部并且与底板连接,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底板的底部;所述保护组件包括至少一块保护带,所述保护带的两侧分别与底板的两侧连接并且中部形成用于收纳手电筒的收纳腔;所述保护带的至少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收纳腔连通;所述保护带的内径小于手电筒的外径,并且所述保护带与手电筒过盈配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和旋转组件。通过设有保护组件和固定组件,使手电筒能够插入至保护组件中进行收纳保护的同时,使用者能够通过固定组件将收纳在保护组件中的手电筒固定在用户的腰带或头盔等随身衣物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电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电筒保护套


技术介绍

1、手电筒是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照明工具,其中尤其是强光手电筒和防爆手电筒常被用于公安、消防、部队、电力、铁路、石油、化工等特殊领域。而在这些复杂又特殊的艰苦工作环境中,这些手电筒往往需要持续工作很长的时间,而使用者一直握持着手电筒既影响双手的工作效率,也容易会因此导致出现疲劳和被手电筒烫手的问题,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发生。

2、可见,现在的人们在长时间使用手电筒进行工作时依然存在上述困扰,因此有必要有一种能够将手电筒进行收纳以及固定在身上某处的工具,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手电筒保护套,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手电筒难以收纳以及固定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电筒保护套,包括底板、用于收纳保护手电筒的保护组件以及固定组件,所述保护组件设置在底板的上方并且与底板连接,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底板的底部;

3、所述保护组件包括至少一块保护带,所述保护带的两侧分别与底板的两侧连接并且中部形成用于收纳手电筒的收纳腔;

4、所述保护带的至少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收纳腔连通;

5、所述保护带的内径小于手电筒的外径,并且所述保护带与手电筒过盈配合;

6、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和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基座和阻尼转轴,所述基座与所述底板的底部连接固定,所述固定件通过阻尼转轴与基座旋转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带包括第一锁定带和第二锁定带,所述第一锁定带和所述第二锁定带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锁定带其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固定,其另一端通过设有第一连接件与第二锁定带相互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带在对应手电筒的底部处设有用于承托手电筒的底部支撑带,所述底部支撑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锁定带的内侧连接固定,其另一端与底板连接固定。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定带的外侧面还设有至少一条扩充锁定带,所述扩充锁定带其一端与所述第一锁定带连接固定,其另一端通过设有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锁定带相互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为魔术贴、纽扣以及磁吸中的任意一种。

11、进一步的,所述扩充锁定带上设有至少一个挂扣。

12、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带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左右两侧的侧边保护带以及放置在所述侧边保护带上方的正面保护带,所述底板在正面保护带的上方横跨设有弹性张紧带,并且所述正面保护带的顶面与弹性张紧带的底面连接固定;所述弹性张紧带的两端分别与底板的左右两侧连接固定。

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为挂钩,所述挂钩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挂片和第二挂片,所述第一挂片与第二挂片相互连接处为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呈u型;所述第一挂片与第二挂片相对弯折部的一端设有开口端,所述第二挂片在开口端处向内弯折形成闭合部,所述闭合部的内侧面与第一挂片相互抵接;所述第一挂片在开口端处设有提手,所述第一挂片在提手的下方设有弯头。

1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为夹子。

1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为磁吸件。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通过设有保护组件和固定组件,使手电筒能够插入至保护组件中进行收纳保护的同时,使用者能够通过固定组件将收纳在保护组件中的手电筒固定在用户的腰带或头盔等随身衣物上;第二,通过设有旋转组件使保护组件能够进行旋转,其中优选采用阻尼转轴,使保护组件在绕阻尼转轴转动时带有阻尼效果,避免自然状态下被手电筒的重量带着转动并且能够按照使用者意愿任意转动至不同角度,从而更好地配合工作;第三,通过魔术贴、纽扣或磁吸连接设计易于使用;第四,通过梯扣等额外增加方式进行固定防爆矿灯等多种设备,提高收纳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电筒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用于收纳保护手电筒的保护组件(200)以及固定组件(300),所述保护组件(200)设置在底板的顶部并且与底板连接,所述固定组件(300)设置在底板(100)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电筒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带包括第一锁定带(210)和第二锁定带(211),所述第一锁定带(210)和所述第二锁定带(211)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100)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锁定带(210)其一端与所述底板(100)连接固定,其另一端通过设有第一连接件(212)与第二锁定带(211)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电筒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带在对应手电筒的底部处设有用于承托手电筒的底部支撑带(213),所述底部支撑带(2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锁定带(210)的内侧连接固定,其另一端与底板(100)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电筒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带(210)的外侧面还设有至少一条扩充锁定带(214),所述扩充锁定带(214)其一端与所述第一锁定带(210)连接固定,其另一端通过设有第二连接件(215)与所述第一锁定带(210)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手电筒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12)为魔术贴、纽扣以及磁吸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电筒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充锁定带(214)上设有至少一个挂扣(2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电筒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带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00)左右两侧的侧边保护带(220)以及放置在所述侧边保护带(220)上方的正面保护带(221),所述底板(100)在正面保护带(221)的上方横跨设有弹性张紧带(222),并且所述正面保护带(221)的顶面与弹性张紧带(222)的底面连接固定;所述弹性张紧带(222)的两端分别与底板(100)的左右两侧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电筒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挂钩,所述挂钩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挂片(320)和第二挂片(321),所述第一挂片(320)与第二挂片(321)相互连接处为弯折部(322),所述弯折部(322)呈U型;所述第一挂片(320)与第二挂片(321)相对弯折部(322)的一端设有开口端(323),所述第二挂片(321)在开口端(323)处向内弯折形成闭合部(324),所述闭合部(324)的内侧面与第一挂片(320)相互抵接;所述第一挂片(320)在开口端(323)处设有提手(325),所述第一挂片(320)在提手(325)的下方设有弯头(32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电筒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夹子(33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电筒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磁吸件(34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电筒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用于收纳保护手电筒的保护组件(200)以及固定组件(300),所述保护组件(200)设置在底板的顶部并且与底板连接,所述固定组件(300)设置在底板(100)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电筒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带包括第一锁定带(210)和第二锁定带(211),所述第一锁定带(210)和所述第二锁定带(211)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100)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锁定带(210)其一端与所述底板(100)连接固定,其另一端通过设有第一连接件(212)与第二锁定带(211)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电筒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带在对应手电筒的底部处设有用于承托手电筒的底部支撑带(213),所述底部支撑带(2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锁定带(210)的内侧连接固定,其另一端与底板(100)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电筒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带(210)的外侧面还设有至少一条扩充锁定带(214),所述扩充锁定带(214)其一端与所述第一锁定带(210)连接固定,其另一端通过设有第二连接件(215)与所述第一锁定带(210)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手电筒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12)为魔术贴、纽扣以及磁吸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电筒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柏平杨锋黄阳彪何泽华龚政黄思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孚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