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自动感应智能防撞车位地锁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自动感应智能防撞车位地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662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位地锁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感应智能防撞车位地锁,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的顶端上固定安装有覆盖板,支撑机构的前端上固定安装有辅助装置,支撑机构包括拦截装置和定位装置,拦截装置转定安装在定位装置的内部前端,拦截装置包括导向栏杆、支撑臂、接触导杆、蜗轮和第一齿轮,支撑臂固定安装在导向栏杆的两端上,蜗轮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撑臂之间,且蜗轮位于导向栏杆的下方,第一齿轮固定安装在蜗轮的外圈两端上,接触导杆固定安装在第一齿轮靠近蜗轮的侧端上。通过支撑机构和辅助装置的设置,实现了车位地锁进行强化支撑防撞与同步化缓冲吸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位地锁,具体说是一种自动感应智能防撞车位地锁


技术介绍

1、车位地锁是一种安装在地面上的机械装置,防止别人抢占车位,所以称为地锁,也叫车位锁,由于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这种交通工具越来越普遍的被使用,近几年,汽车的大量增加导致车位的急剧短缺,使得车位的价位上升的同时,在一些免费泊车的小区或者停车场就会出现抢车位的情况;有些车主就花钱租车位,保证属于自己的车位不至于没地方停车。

2、目前,市面上的车位地锁在使用时,车位地锁依靠挡架来实现阻挡车辆的进入,而车位地锁的内部缺少对挡架的调控装置,使得挡架在工作或常态时,需要驾驶人对其调控操作,致使现有的车位地锁无法进行强化支撑防撞与同步化缓冲吸能的目的,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一种设备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感应智能防撞车位地锁。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感应智能防撞车位地锁,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顶端上固定安装有覆盖板,所述支撑机构的前端上固定安装有辅助装置,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拦截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拦截装置转动安装在定位装置的内部前端,所述拦截装置包括导向栏杆、支撑臂、接触导杆、蜗轮和第一齿轮,所述支撑臂固定安装在导向栏杆的两端上,所述蜗轮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臂之间,且所述蜗轮位于导向栏杆的下方,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安装在蜗轮的外圈两端上,所述接触导杆固定安装在第一齿轮靠近蜗轮的侧端上,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前端支板、第三齿轮、强化支架、配合盖板、支撑竖架和车牌识别相机,所述第三齿轮转动安装在前端支板的内部后端,所述支撑竖架固定安装在第三齿轮背离前端支板的内侧中心,所述强化支架和配合盖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竖架之间,且所述强化支架位于配合盖板的下方,所述车牌识别相机对称固定安装在支撑竖架的前端顶部。

3、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支撑腔体、前端挡板、第一活塞杆、l型气筒、第一弹簧、连接板、电机、第一连接绳、第二齿轮、第一收卷轮、蜗杆、第二活塞杆、导向滑杆、控制器、同步杆、支撑基架、电池仓、第二弹簧、导电片和防盗报警器,所述l型气筒固定安装在支撑腔体的前端上,所述第一活塞杆滑动插接在l型气筒的顶端内部,所述前端挡板对称固定安装在第一活塞杆的顶端上,所述第二活塞杆滑动插接在l型气筒的后端内部,所述导向滑杆固定连接在第二活塞杆的后端上,所述同步杆固定安装在导向滑杆的后端上,所述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支撑腔体的内部底端,且所述控制器位于同步杆的前端,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控制器的前端上,所述蜗杆固定安装在电机的前端中心,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安装在支撑腔体靠近l型气筒的前端两侧上,所述第一收卷轮固定安装在第二齿轮相对的一端中心,所述第一连接绳固定连接在第一收卷轮与连接板之间,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第一弹簧上,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连接在同步杆的前侧两端上,所述支撑基架对称固定安装在支撑腔体的内部底端,所述电池仓固定安装在支撑基架的后端底部和顶部,所述第二弹簧对称固定安装在电池仓的后端顶部和底部,所述导电片固定安装在第二弹簧相对的一端上,所述防盗报警器固定安装在电池仓的顶端上。

4、优选的,所述支撑臂转动安装在支撑腔体靠近前端挡板的两侧上,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前端支板固定安装在支撑腔体的前端上,所述覆盖板固定安装在支撑腔体的顶端上。

5、优选的,所述l型气筒的内部呈中空状态设置,且所述第一活塞杆、l型气筒和第二活塞杆之间形成密闭腔体,所述前端挡板的前端上开设有圆弧凹槽。

6、优选的,所述电池仓和防盗报警器均与第二弹簧之间存在电性连接,两个所述导电片之间的间距小于接触导杆的厚度,所述导电片的后端表面呈45°倾斜设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的传动比为1:0.75。

7、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与车牌识别相机存在无线信号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插杆,且插杆滑动插接在同步杆的两端内部,插杆的后端固定安装有防脱片。

8、优选的,所述前端挡板的后端上固定安装有卡键,且所述支撑腔体的前端表面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的底端啮合,且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传动比为1:10。

9、优选的,所述支撑腔体的前端两侧上开设有通槽,且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与通槽垂直对齐,所述前端支板的内部前端固定安装有对位套盒,所述支撑腔体的两侧前端开设有圆轴孔。

10、优选的,所述支撑竖架还包括位移板、刮条、光电感应器、斜向挡板、第一支撑竖板、第二收卷轮、第四齿轮、第二连接绳、导轨、辅助线轮、第三弹簧、后端挡杆和第二支撑竖板,所述第一支撑竖板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撑竖板的下方,所述斜向挡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竖板的前端顶部,所述第二收卷轮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竖板相对的一端上,所述第四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收卷轮相对的一端上,所述第二连接绳固定连接在第二收卷轮与位移板之间,所述位移板滑动套接在导轨上,所述导轨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二支撑竖板之间,所述刮条固定安装在位移板的前端底部,所述光电感应器对称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竖板的前端底部,所述后端挡杆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竖板的后端电仪部,所述第三弹簧对称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竖板的后端底部,所述辅助线轮对称转动安装在车牌识别相机的后端上,所述前端支板还包括齿圈,所述齿圈对称固定安装在前端支板的内侧上。

11、优选的,所述齿圈与第一支撑竖板处于同一轴心上,所述刮条的后端表面与车牌识别相机的前端表面贴合,所述光电感应器与防盗报警器存在无线信号连接,所述斜向挡板顶端呈45°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支撑竖板的底端与第三弹簧的底端连接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3、一,本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在启动时,可通过蜗杆带动蜗轮和导向栏杆同时转动,使得导向栏杆可分别进行拦截或放流状态,同时,蜗轮与蜗杆之间存在自锁功能,从而可无需外界的锁定构件就可完成导向栏杆的定位工作,并且,导向栏杆处于工作状态时,还可通过第三齿轮带动支撑竖架呈向前凸起状态,使得支撑竖架可在导向栏杆的前端进行格挡防撞,完成导向栏杆强化防撞的工作。

14、二,本专利技术中在使用时,当外界的车辆与第二支撑竖板接触时,可通过第二支撑竖板向后端转动而减少第二支撑竖板遭受的撞击力度,同时,当第二支撑竖板在转动的同时,可与光电感应器接触,即可对防盗报警器发出信号,提醒车辆或进行防盗工作,并且,第二支撑竖板转动至极限位置时,可与斜向挡板接触,从而第二支撑竖板转动至指定的角度时,会将撞击力施加至第一支撑竖板上,完成同步化缓冲吸能的工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感应智能防撞车位地锁,包括支撑机构(1),所述支撑机构(1)的顶端上固定安装有覆盖板(3),所述支撑机构(1)的前端上固定安装有辅助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拦截装置(4)和定位装置(5),所述拦截装置(4)转动安装在定位装置(5)的内部前端,所述拦截装置(4)包括导向栏杆(6)、支撑臂(7)、接触导杆(8)、蜗轮(9)和第一齿轮(10),所述支撑臂(7)固定安装在导向栏杆(6)的两端上,所述蜗轮(9)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臂(7)之间,且所述蜗轮(9)位于导向栏杆(6)的下方,所述第一齿轮(10)固定安装在蜗轮(9)的外圈两端上,所述接触导杆(8)固定安装在第一齿轮(10)靠近蜗轮(9)的侧端上,所述辅助装置(2)包括前端支板(31)、第三齿轮(32)、强化支架(33)、配合盖板(34)、支撑竖架(35)和车牌识别相机(36),所述第三齿轮(32)转动安装在前端支板(31)的内部后端,所述支撑竖架(35)固定安装在第三齿轮(32)背离前端支板(31)的内侧中心,所述强化支架(33)和配合盖板(34)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竖架(35)之间,且所述强化支架(33)位于配合盖板(34)的下方,所述车牌识别相机(36)对称固定安装在支撑竖架(35)的前端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智能防撞车位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5)包括支撑腔体(11)、前端挡板(12)、第一活塞杆(13)、L型气筒(14)、第一弹簧(15)、连接板(16)、电机(17)、第一连接绳(18)、第二齿轮(19)、第一收卷轮(20)、蜗杆(21)、第二活塞杆(22)、导向滑杆(23)、控制器(24)、同步杆(25)、支撑基架(26)、电池仓(27)、第二弹簧(28)、导电片(29)和防盗报警器(30),所述L型气筒(14)固定安装在支撑腔体(11)的前端上,所述第一活塞杆(13)滑动插接在L型气筒(14)的顶端内部,所述前端挡板(12)对称固定安装在第一活塞杆(13)的顶端上,所述第二活塞杆(22)滑动插接在L型气筒(14)的后端内部,所述导向滑杆(23)固定连接在第二活塞杆(22)的后端上,所述同步杆(25)固定安装在导向滑杆(23)的后端上,所述控制器(24)固定安装在支撑腔体(11)的内部底端,且所述控制器(24)位于同步杆(25)的前端,所述电机(17)固定安装在控制器(24)的前端上,所述蜗杆(21)固定安装在电机(17)的前端中心,所述第二齿轮(19)转动安装在支撑腔体(11)靠近L型气筒(14)的前端两侧上,所述第一收卷轮(20)固定安装在第二齿轮(19)相对的一端中心,所述第一连接绳(18)固定连接在第一收卷轮(20)与连接板(16)之间,所述连接板(16)固定连接在第一弹簧(15)上,所述第一弹簧(15)固定连接在同步杆(25)的前侧两端上,所述支撑基架(26)对称固定安装在支撑腔体(11)的内部底端,所述电池仓(27)固定安装在支撑基架(26)的后端底部和顶部,所述第二弹簧(28)对称固定安装在电池仓(27)的后端顶部和底部,所述导电片(29)固定安装在第二弹簧(28)相对的一端上,所述防盗报警器(30)固定安装在电池仓(27)的顶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智能防撞车位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7)转动安装在支撑腔体(11)靠近前端挡板(12)的两侧上,所述蜗轮(9)与蜗杆(21)啮合,所述第一齿轮(10)与第三齿轮(32)啮合,所述前端支板(31)固定安装在支撑腔体(11)的前端上,所述覆盖板(3)固定安装在支撑腔体(11)的顶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智能防撞车位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气筒(14)的内部呈中空状态设置,且所述第一活塞杆(13)、L型气筒(14)和第二活塞杆(22)之间形成密闭腔体,所述前端挡板(12)的前端上开设有圆弧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智能防撞车位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27)和防盗报警器(30)均与第二弹簧(28)之间存在电性连接,两个所述导电片(29)之间的间距小于接触导杆(8)的厚度,所述导电片(29)的后端表面呈45°倾斜设置,所述第三齿轮(32)与第一齿轮(10)的传动比为1:0.7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智能防撞车位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4)与车牌识别相机(36)存在无线信号连接,所述连接板(16)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插杆,且插杆滑动插接在同步杆(25)的两端内部,插杆的后端固定安装有防脱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智能防撞车位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挡板(12)的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感应智能防撞车位地锁,包括支撑机构(1),所述支撑机构(1)的顶端上固定安装有覆盖板(3),所述支撑机构(1)的前端上固定安装有辅助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拦截装置(4)和定位装置(5),所述拦截装置(4)转动安装在定位装置(5)的内部前端,所述拦截装置(4)包括导向栏杆(6)、支撑臂(7)、接触导杆(8)、蜗轮(9)和第一齿轮(10),所述支撑臂(7)固定安装在导向栏杆(6)的两端上,所述蜗轮(9)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臂(7)之间,且所述蜗轮(9)位于导向栏杆(6)的下方,所述第一齿轮(10)固定安装在蜗轮(9)的外圈两端上,所述接触导杆(8)固定安装在第一齿轮(10)靠近蜗轮(9)的侧端上,所述辅助装置(2)包括前端支板(31)、第三齿轮(32)、强化支架(33)、配合盖板(34)、支撑竖架(35)和车牌识别相机(36),所述第三齿轮(32)转动安装在前端支板(31)的内部后端,所述支撑竖架(35)固定安装在第三齿轮(32)背离前端支板(31)的内侧中心,所述强化支架(33)和配合盖板(34)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竖架(35)之间,且所述强化支架(33)位于配合盖板(34)的下方,所述车牌识别相机(36)对称固定安装在支撑竖架(35)的前端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智能防撞车位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5)包括支撑腔体(11)、前端挡板(12)、第一活塞杆(13)、l型气筒(14)、第一弹簧(15)、连接板(16)、电机(17)、第一连接绳(18)、第二齿轮(19)、第一收卷轮(20)、蜗杆(21)、第二活塞杆(22)、导向滑杆(23)、控制器(24)、同步杆(25)、支撑基架(26)、电池仓(27)、第二弹簧(28)、导电片(29)和防盗报警器(30),所述l型气筒(14)固定安装在支撑腔体(11)的前端上,所述第一活塞杆(13)滑动插接在l型气筒(14)的顶端内部,所述前端挡板(12)对称固定安装在第一活塞杆(13)的顶端上,所述第二活塞杆(22)滑动插接在l型气筒(14)的后端内部,所述导向滑杆(23)固定连接在第二活塞杆(22)的后端上,所述同步杆(25)固定安装在导向滑杆(23)的后端上,所述控制器(24)固定安装在支撑腔体(11)的内部底端,且所述控制器(24)位于同步杆(25)的前端,所述电机(17)固定安装在控制器(24)的前端上,所述蜗杆(21)固定安装在电机(17)的前端中心,所述第二齿轮(19)转动安装在支撑腔体(11)靠近l型气筒(14)的前端两侧上,所述第一收卷轮(20)固定安装在第二齿轮(19)相对的一端中心,所述第一连接绳(18)固定连接在第一收卷轮(20)与连接板(16)之间,所述连接板(16)固定连接在第一弹簧(15)上,所述第一弹簧(15)固定连接在同步杆(25)的前侧两端上,所述支撑基架(26)对称固定安装在支撑腔体(11)的内部底端,所述电池仓(27)固定安装在支撑基架(26)的后端底部和顶部,所述第二弹簧(28)对称固定安装在电池仓(27)的后端顶部和底部,所述导电片(29)固定安装在第二弹簧(28)相对的一端上,所述防盗报警器(30)固定安装在电池仓(27)的顶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智能防撞车位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7)转动安装在支撑腔体(11)靠近前端挡板(12)的两侧上,所述蜗轮(9)与蜗杆(21)啮合,所述第一齿轮(10)与第三齿轮(32)啮合,所述前端支板(31)固定安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兴余国敏缪一杰刘宽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杭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