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热量散发的电动机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48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49
本技术涉及电动机外壳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易于热量散发的电动机外壳,包括电动机外壳主体,所述电动机外壳主体右侧顶端固定连接有接线盒,所述电动机外壳主体内部设置有转子,所述电动机外壳主体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第一抽液泵和第二抽液泵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液泵。本技术中,通过控制器启动冷却器,然后通过第二抽液泵和第二连接管将冷却水倾倒至电动机外壳主体内部的夹层里,紧接着通过冷却水配合着散热风扇对电动机进行散热,通过第一抽液泵带动第一连接管对温度变高的冷却水进行抽取可以再次通过冷却器对冷却水进行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机外壳生产,具体为一种易于热量散发的电动机外壳


技术介绍

1、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形成电磁扭矩。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电力系统中的电动机大部分是交流电机,可以是同步电机或者是异步电机,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磁场方向)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电动机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经检索,现有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7563446u,提供了电动机的转子在外壳内转动,会产生震动,并且电动机都是将机座固定在地面或者是更大的机架上使用的,因此其产生的震动会被地面或大型设备所吸收和发生共震现象的问题,该专利通过该电动机用减震外壳结构通过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垫,从而能够将电动机的震动最大程度的吸收,防止了电动机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外传。

3、虽然上述专利可以对很好的避免电动机在工作是产生共震以及震动问题,但上述的电动机外壳还存在以下问题:常见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热量散发的电动机外壳,包括电动机外壳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外壳主体(1)右侧顶端固定连接有接线盒(7),所述电动机外壳主体(1)内部设置有转子(15),所述电动机外壳主体(1)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顶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另一端与第一抽液泵(14)和第二抽液泵(1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0)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液泵(14),所述第一抽液泵(14)输出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6),所述第一抽液泵(14)输入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7),所述第二连接管(17)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热量散发的电动机外壳,包括电动机外壳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外壳主体(1)右侧顶端固定连接有接线盒(7),所述电动机外壳主体(1)内部设置有转子(15),所述电动机外壳主体(1)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顶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另一端与第一抽液泵(14)和第二抽液泵(1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0)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液泵(14),所述第一抽液泵(14)输出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6),所述第一抽液泵(14)输入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7),所述第二连接管(17)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冷却器(6),所述冷却器(6)后端左侧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6),所述第一连接管(16)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液泵(13),所述电动机外壳主体(1)右侧中部设置有驱动透气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热量散发的电动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外壳主体(1)外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片(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热量散发的电动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透气组件(8)包括转动轴(84),所述转动轴(84)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世智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聚泰压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