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钻井泵动力端故障模拟及诊断智能测试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钻井泵动力端故障模拟及诊断智能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8370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井泵动力端故障模拟及诊断智能测试系统。该系统由故障模拟模块,数采调理与显示模块组成。故障模拟模块可以模拟钻进泵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还可以模拟不同零件不同类型的故障;数采调理与显示模块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故障信号收集起来,调理成统一的信号传入信号显示器;信号显示器可以显示收集到的故障信号。该系统主要解决了现有故障诊断系统无法模拟钻井泵工况,无法模拟多种不同的故障类型且故障信号无法有效收集的问题,实现了钻进泵工况的模拟、关键零部件的可拆卸以模拟不同的故障类型且故障信号有效收集的功能,提高了钻井泵动力端故障模拟及诊断系统的专用性、功能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钻井智能装备,特别涉及一种钻井泵动力端故障模拟及诊断智能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石油和天然气的钻井作业中,钻井泵用于输送钻井液,使钻井液可以在钻井过程中循环使用。作为机械设备中重要的一环,钻井泵的运行状态需要时刻记录,其故障会导致设备损坏,甚至会影响整个钻井作业,因此需要实时监测钻井泵的运行状态,实时显示故障信息,减少设备故障导致的损失,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由于钻井泵的工作环境较复杂,影响整个泵体故障的因素众多,需要通过故障诊断实验进行模拟,为实际作业起到参考作用。

2、目前钻井泵的故障诊断实验系统较少,公开号:cn206311357u,公开日为2017年7月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往复式设备的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由驱动子系统提供动力,经传动子系统,将动力传递给被驱动部件子系统,整个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往复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模拟不同的故障模式,但无法针对钻井泵的工作环境进行故障监测,无法模拟钻井泵不同零部件的故障模式,且无法将故障信号实时收集并显示出来。

3、综上所述,现有钻井泵动力端故障模拟及诊断智能测试系统存在的问题有:

4、1.现有的实验系统无法模拟钻井泵的真实结构和工作环境,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模拟钻井泵内部结构和工作环境的实验系统,使故障模拟结果更接近实际工况下钻井泵的故障信号。

5、2.现有的实验系统无法模拟钻井泵内部不同零件的故障模式,针对钻井泵的关键零部件:齿轮、曲轴和活塞,现有的实验系统没有针对这些零部件的故障诊断方式,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模拟钻井泵的关键零部件:齿轮、曲轴和活塞的实验系统,使故障模拟结果更具有针对性。

6、3.现有的实验系统无法将收集到的故障信号实时显示出来,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将实验过程中的故障信号收集起来,通过终端实时显示的实验系统。

7、针对现有钻井泵动力端故障诊断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亟需专利技术一种钻井泵动力端故障模拟及诊断智能测试系统,以解决现有故障诊断实验系统无法模拟钻井泵真实工况,无法模拟钻井泵关键零部件的多种故障类型,无法实时显示故障信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种钻井泵动力端故障模拟及诊断智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分为两个模块:故障模拟模块、数采调理与显示模块;

2、故障模拟模块由实验平台、电机架、动力电机、联轴器、磁粉制动器、壳体、动力输入轴、轴承通盖、固定螺栓、控制器电缆、轴承端盖、控制器、壳体支架、大齿轮、小齿轮、套筒螺栓、套筒、活塞、连接销钉、连接头、连接螺母、连接螺栓、曲轴、活塞气缸、气罐、输气管组成;故障模拟模块实现对钻井泵工况和不同零部件故障的模拟功能;

3、数采调理与显示模块由信号显示器、调理器输出电缆、信号调理器、调理器输入电缆ⅰ、激光转速仪信号接受器、调理器输入电缆ⅱ、压力传感器、激光转速仪、振动传感器组成;数采调理与显示模块实现故障信号的收集、不同类型信号的调理和调理后信号的显示功能;

4、电机架固定在实验平台上,上部固定动力电机,动力电机的动力电机轴和动力输入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动力输入轴上固定有磁粉制动器,磁粉制动器上有制动器接口,控制器电缆一端连接制动器接口,一端连接控制器的接口,壳体由四个壳体支架支撑,固定在实验平台上,动力输入轴一端与联轴器连接,一端穿过壳体上孔,轴承通盖安装在壳体上孔外,通过固定螺栓与壳体连接,动力输入轴上安装有小齿轮,通过小齿轮一端通过套筒定位,套筒和动力输入轴之间通过套筒螺栓连接;

5、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大齿固定在曲轴上,曲轴两端穿过壳体下孔,曲轴两端安装有轴承端盖,轴承端盖与壳体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曲轴上装有连接头,通过连接螺栓进行连接,方便拆卸,连接头上安装有活塞。

6、磁粉制动器外孔与动力输入轴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保证连接紧密性。轴承通盖周围加工有6个通盖螺栓孔,分为三对,壳体上同样加工有螺栓孔,通过固定螺栓连接,轴承通盖中孔和动力输入轴之间采用过渡配合,通盖轴承内圈和动力输入轴之间采用过渡配合;小齿轮右侧安装有轴端套筒,实现小齿轮的轴向定位,轴端套筒与动力输入轴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进行连接;壳体两侧加工有轴支座和支撑板,有利于提高壳体支撑强度,支撑板在轴支座下方,沿壳体内壁分布,壳体两侧加工有接收器安装槽和转速仪安装槽,壳体前侧有观察口,方便拆卸,壳体后侧有壳体滑槽,用来安放活塞,壳体后侧开有2个传感器接口,用来安放压力传感器。

7、活塞加工有活塞外壳,活塞外壳与壳体滑槽接触,活塞加工有活塞连接孔,连接销钉穿过活塞连接孔;为方便拆卸,将连接头分为连接头前部和连接头后部,通过连接螺母和连接螺栓将连接头前部和连接头后部拼接,连接头加工有连接头前孔,连接销钉穿过连接头前孔和活塞连接孔,将活塞和连接头连接起来,连接头加工有连接头后孔,曲轴上加工有曲轴转盘,转轴ⅰ、转轴ⅱ和曲轴接头,转轴ⅰ和转轴ⅱ均与连接头后孔进行轴孔配合,沿曲轴轴向分布,为方便拆卸,曲轴两端加工有曲轴接头,曲轴接头与轴承端盖接触。

8、活塞气缸上端有活塞头,下端有气缸座,与实验平台固定,中间有气缸接口,气罐下端加工有气罐座,与实验平台固定,沿气罐周向分布,共有四个,中间有气罐接口,气缸接口与气缸接口之间通过输气管连接。

9、激光转速仪信号接受器固定在接收器安装槽内,激光转速仪固定在转速仪安装槽内,调理器输入电缆ⅰ一端连接在激光转速仪信号接受器上,一端连接在信号调理器的输入孔上,压力传感器固定在传感器接口上,调理器输入电缆ⅱ一端连接在压力传感器上,一端连接在信号调理器的输入孔上,振动传感器固定在壳体内侧,靠近曲轴处,信号调理器的输出孔上连接有调理器输出电缆,调理器输出电缆一端连接在信号调理器的输出孔,一端连接信号显示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专利技术可模拟钻井泵的实际工作环境。壳体内部零件摆放模拟钻井泵的内部零件布局,通过活塞气缸制造壳体的振动,模拟钻井泵实际作业中的壳体振动;通过磁粉制动器制造动力输入轴和曲轴的转动阻力,模拟钻井泵实际作业中由于泵压变化引起活塞阻力的变化。

12、2.本专利技术可模拟钻井泵关键零部件的多种故障类型。壳体内部零件,如小齿轮,曲轴,连接头和活塞均设计有可拆卸装置,通过拆卸更换不同失效类型的零件,可以模拟齿轮,曲轴,连接头和活塞多种故障类型,扩大采集数据。

13、3.本专利技术可收集采集的信号,通过信号显示器实时显示。本专利技术可将多种信号,如频率信号,压力信号通过信号调理器收集起来,输出为可被信号显示器显示的信号类型,实验过程中,可通过信号显示器实时观察实验系统的运行状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井泵动力端故障模拟及诊断智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分为两个模块:故障模拟模块、数采调理与显示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井泵动力端故障模拟及诊断智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轴承通盖(108)周围加工有6个通盖螺栓孔(10801),分为三对,壳体(106)上同样加工有螺栓孔,通过固定螺栓(109)连接,轴承通盖中孔(10802)和动力输入轴(107)之间采用过渡配合,通盖轴承内圈(10803)和动力输入轴(107)之间采用过渡配合;小齿轮(115)右侧安装有轴端套筒(117),实现小齿轮(115)的轴向定位,轴端套筒(117)与动力输入轴(107)之间通过连接螺栓(116)进行连接;壳体(106)两侧加工有轴支座(10602)和支撑板(10603),有利于提高壳体(106)支撑强度,支撑板(10603)在轴支座(10602)下方,沿壳体(106)内壁分布,壳体(106)两侧加工有接收器安装槽(10601)和转速仪安装槽(10607),壳体(106)前侧有观察口(10604),方便拆卸,壳体(106)后侧有壳体滑槽(10605),用来安放活塞(118),壳体后侧开有2个传感器接口(10606),用来安放压力传感器(2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井泵动力端故障模拟及诊断智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活塞(118)加工有活塞外壳(11801),活塞外壳(11801)与壳体滑槽(10605)接触,活塞(118)加工有活塞连接孔(11802),连接销钉(119)穿过活塞连接孔(11802);为方便拆卸,将连接头(120)分为连接头前部(12004)和连接头后部(12002),通过连接螺母(121)和连接螺栓(122)将连接头前部(12004)和连接头后部(12002)拼接,连接头(120)加工有连接头前孔(12001),连接销钉(119)穿过连接头前孔(12001)和活塞连接孔(11802),将活塞(118)和连接头(120)连接起来,连接头(120)加工有连接头后孔(12003),曲轴(123)上加工有曲轴转盘(12301),转轴Ⅰ(12302)、转轴Ⅱ(12303)和曲轴接头(12304),转轴Ⅰ(12302)和转轴Ⅱ(12303)均与连接头后孔(12003)进行轴孔配合,沿曲轴(123)轴向分布,为方便拆卸,曲轴(123)两端加工有曲轴接头(12304),曲轴接头(12304)与轴承端盖(111)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井泵动力端故障模拟及诊断智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活塞气缸(124)上端有活塞头(12401),下端有气缸座(12403),与实验平台(101)固定,中间有气缸接口(12402),气罐(125)下端加工有气罐座(12502),与实验平台(101)固定,沿气罐(125)周向分布,共有四个,中间有气罐接口(12501),气缸接口(12402)与气缸接口(12502)之间通过输气管(12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井泵动力端故障模拟及诊断智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激光转速仪信号接受器(205)固定在接收器安装槽(10601)内,激光转速仪(208)固定在转速仪安装槽(10607)内,调理器输入电缆Ⅰ(204)一端连接在激光转速仪信号接受器(205)上,一端连接在信号调理器(203)的输入孔(20301)上,压力传感器(207)固定在传感器接口(10606)上,调理器输入电缆Ⅱ(206)一端连接在压力传感器(207)上,一端连接在信号调理器(203)的输入孔(20301)上,振动传感器(209)固定在壳体内侧,靠近曲轴(123)处,信号调理器(203)的输出孔(20302)上连接有调理器输出电缆(202),调理器输出电缆(202)一端连接在信号调理器(203)的输出孔(20302),一端连接信号显示器(2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井泵动力端故障模拟及诊断智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磁粉制动器外孔(10502)与动力输入轴(107)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保证连接紧密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井泵动力端故障模拟及诊断智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钻井泵动力端故障模拟及诊断智能测试系统的操作流程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井泵动力端故障模拟及诊断智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分为两个模块:故障模拟模块、数采调理与显示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井泵动力端故障模拟及诊断智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轴承通盖(108)周围加工有6个通盖螺栓孔(10801),分为三对,壳体(106)上同样加工有螺栓孔,通过固定螺栓(109)连接,轴承通盖中孔(10802)和动力输入轴(107)之间采用过渡配合,通盖轴承内圈(10803)和动力输入轴(107)之间采用过渡配合;小齿轮(115)右侧安装有轴端套筒(117),实现小齿轮(115)的轴向定位,轴端套筒(117)与动力输入轴(107)之间通过连接螺栓(116)进行连接;壳体(106)两侧加工有轴支座(10602)和支撑板(10603),有利于提高壳体(106)支撑强度,支撑板(10603)在轴支座(10602)下方,沿壳体(106)内壁分布,壳体(106)两侧加工有接收器安装槽(10601)和转速仪安装槽(10607),壳体(106)前侧有观察口(10604),方便拆卸,壳体(106)后侧有壳体滑槽(10605),用来安放活塞(118),壳体后侧开有2个传感器接口(10606),用来安放压力传感器(2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井泵动力端故障模拟及诊断智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活塞(118)加工有活塞外壳(11801),活塞外壳(11801)与壳体滑槽(10605)接触,活塞(118)加工有活塞连接孔(11802),连接销钉(119)穿过活塞连接孔(11802);为方便拆卸,将连接头(120)分为连接头前部(12004)和连接头后部(12002),通过连接螺母(121)和连接螺栓(122)将连接头前部(12004)和连接头后部(12002)拼接,连接头(120)加工有连接头前孔(12001),连接销钉(119)穿过连接头前孔(12001)和活塞连接孔(11802),将活塞(118)和连接头(120)连接起来,连接头(120)加工有连接头后孔(12003),曲轴(123)上加工有曲轴转盘(12301),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洋关绵涛倪申童肖枭赵金海王金忠张志东敬佳佳吴杰李泽良赵鹏袁国海高翔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