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矿井提升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矿井提升系统井口安全门装置。
技术介绍
1、矿井提升系统是矿井生产的重要环节,它肩负着井上,井下联系的重要任务,具有“咽喉”作用。井口安全门是防止人员及矿车在进入井口危险区域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是矿井提升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保护装置,直接影响提升系统安全可靠运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要求提升人员的罐笼提升系统井口和井下各中段马头门应设置安全门且与提升机连锁。目前常用的安全门采用人字形对开式结构,其开闭依靠液压缸驱动实现,结构笨重,经常发生连杆拉断或关、开门不到位的现象,开闭回转半径及占用面积较大,安全门安装结构不够紧凑,防护效果差,容易夹伤井口乘罐及作业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结构紧凑、安全可靠的矿井提升系统井口安全门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矿山提升系统井口安全门装置,包括设置在井口的门形框架,所述门形框架的两侧立柱内侧开设有滑槽,滑槽内等距分布有正向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山提升系统井口安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井口的门形框架(7),所述门形框架(7)的两侧立柱内侧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内等距分布有正向限位台阶(10)且正向限位台阶(10)的台阶宽度由上至下依次增大,每个正向限位台阶(10)上均架设有横杆(8)且横杆(8)可沿滑槽(11)上下滑动;门形框架(7)的顶部横梁上安装有传动架(6),传动架(6)上转动连接有蜗杆(4),蜗杆(4)两端套设有卷筒(5),卷筒(5)上缠绕有钢丝绳(9),钢丝绳(9)穿过顶部横梁与横杆(8)固接;蜗杆(4)中部啮合有蜗轮(3),蜗轮(3)与设置在门形框架(7)旁侧的动力机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提升系统井口安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井口的门形框架(7),所述门形框架(7)的两侧立柱内侧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内等距分布有正向限位台阶(10)且正向限位台阶(10)的台阶宽度由上至下依次增大,每个正向限位台阶(10)上均架设有横杆(8)且横杆(8)可沿滑槽(11)上下滑动;门形框架(7)的顶部横梁上安装有传动架(6),传动架(6)上转动连接有蜗杆(4),蜗杆(4)两端套设有卷筒(5),卷筒(5)上缠绕有钢丝绳(9),钢丝绳(9)穿过顶部横梁与横杆(8)固接;蜗杆(4)中部啮合有蜗轮(3),蜗轮(3)与设置在门形框架(7)旁侧的动力机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矿山提升系统井口安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限位台阶(10)设置在滑槽(11)下端且所有正向限位台阶(10)均不超出滑槽(11)槽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王桂英,杨建东,吉学征,周贤龙,王桂霞,程文伟,张磊,高奇峰,何龙,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