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控制盒、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控制盒、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8364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43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控制盒、电池及用电装置,控制盒包括壳体、控制元件及连接部件。所述控制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连接所述壳体及所述控制元件,所述第二部分包覆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用于吸收所述第一部分上的热量。通过设置第一部件及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上包裹的第二部件,能够充分吸收第一部件上的热量,限制第一部分的升温范围,防止第一部件过热,提高散热效果,其次,第二部分包裹第一部分的设置,也能够减少第一部分的裸露面积,降低环境对第一部分造成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电池,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盒、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自然资源的消耗及环境的破坏日益加重,各领域中对可以储存能量并有效地利用储存能量的装置兴趣日益增长。电池单体是可以彼此结合的利用新的可再生能量的系统。

2、在电池设备
中,控制盒是分配动力电池能量的控制单元,对动力电池进行高压分配。实际工作中,控制盒处易产生大量热量,引发电池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控制盒、电池及用电装置,能够使控制盒上的热量快速分散,避免热量积蓄,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2、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的控制盒,包括壳体、控制元件及连接部件。所述控制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连接所述壳体及所述控制元件,所述第二部分包覆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用于吸收所述第一部分上的热量。

3、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第一部件及第二部分,能够使控制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部件快速传导至壳体上,加快控制元件上热量的散失,而第一部分上包裹的第二部件,也能够充分吸收第一部件上的热量,限制第一部分的升温范围,防止第一部件过热,提高散热效果,其次,第二部分包裹第一部分的设置,也能够减少第一部分的裸露面积,降低环境对第一部分造成的影响。

4、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采用热相变材料,能够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发生相变,并吸收所述第一部分上的热量。

5、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第二部分采用热相变材料,不仅能够实现对第一部分的散热需求,还使第二部分结构简单,通过贴合与第一部分表面,即可实现热量传递。

6、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温度t为所述第二部分发生相变的温度,t大于等于30℃。

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预设温度的限制,能够改变第二部分的吸热启动条件,使正常温度状态下,第二部分能够维持原相,不进行吸热工作。

8、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的潜热大于等于80j/g,所述第二部分的导热系数大于等于0.3w/(m·k)。

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对第二部分材料潜热及导热系数的限定,不仅能够便于第二部分适用于多种材质的第一部分吸热需求,能够保证第二部分相变所需的热量大于第一部分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促进第一部分快速降温。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工作前的温度为t1,所述第一部分工作中的最高温度为t2,所述第一部分的比热容为c1,所述第一部分的质量为m1,所述第二部分相变吸收的热量为q2,q2≥c1*m1*(t2-t1)。

11、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对第二部分吸收热的约束,能够使第二部分相变所需要的热量大于等于第一部分在最高温度下所产生的热量,保证第二部分能够对第一部分产生的热量进行充分吸收。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接触面积为s1,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积为s2,0.2≤s1/s2<1。

13、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对接触面积s1与表面积s2的约束,不仅能够满足第二部分所需的热传递面积要求,在满足吸热需求的前提下,还能够使第二部分根据实际工作的情形,调整在第一部分上的包覆范围。

14、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连接区及覆接区,所述连接区用于连接所述壳体及所述控制元件,所述覆接区用于与所述第二部分相连接。

15、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连接区,便于第一部分上设置用于连接壳体及控制元件的结构,提高连接部件与壳体及控制元件的连接稳定性。

16、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电池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背离所述电池的一侧,并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控制元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17、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的设置,能够使壳体上所积蓄的热量快速传导至电池上,促进热量的快速散失。

18、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一端与所述控制元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接。

19、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连接部件直接与第二壳体连接,能够缩短热量传导的路径,加快散热。

20、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上述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用于控制所述电池内的电能。

21、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电池单体,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22、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盒、电池及用电装置中,通过设置第一部件及第二部分,能够使控制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部件快速传导至壳体上,加快控制元件上热量的散失,而第一部分上包裹的第二部件,也能够充分吸收第一部件上的热量,限制第一部分的升温范围,防止第一部件过热,提高散热效果,其次,第二部分包裹第一部分的设置,也能够减少第一部分的裸露面积,降低环境对第一部分造成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采用热相变材料,能够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发生相变,并吸收所述第一部分上的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温度T为所述第二部分发生相变的温度,T大于等于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潜热大于等于80J/g,所述第二部分的导热系数大于等于0.3W/(m·K)。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工作前的温度为T1,所述第一部分工作中的最高温度为T2,所述第一部分的比热容为C1,所述第一部分的质量为M1,所述第二部分相变吸收的热量为Q2,Q2≥C1*M1*(T2-T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接触面积为S1,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积为S2,0.2≤S1/S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包括连接区及覆接区,所述连接区用于连接所述壳体及所述控制元件,所述覆接区用于与所述第二部分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电池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背离所述电池的一侧,并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控制元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一端与所述控制元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接。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用于控制所述电池内的电能。

11.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采用热相变材料,能够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发生相变,并吸收所述第一部分上的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温度t为所述第二部分发生相变的温度,t大于等于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潜热大于等于80j/g,所述第二部分的导热系数大于等于0.3w/(m·k)。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工作前的温度为t1,所述第一部分工作中的最高温度为t2,所述第一部分的比热容为c1,所述第一部分的质量为m1,所述第二部分相变吸收的热量为q2,q2≥c1*m1*(t2-t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海建蔡秋红黄小腾胡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