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转向系统强度的分析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827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3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商用车转向系统强度的分析方法,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所述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机支架、转向机、垂臂和转向拉杆;所述分析方法包括:确定所述转向系统极限工况;根据所述极限工况建立有限元模型;根据所述有限元模型确定所述极限工况下所述转向拉杆对所述垂臂的拉力;根据所述极限工况下所述转向拉杆对所述垂臂的拉力沿所述转向拉杆方向对所述转向拉杆进行加载,确定所述转向拉杆的实际最大载荷;根据所述转向拉杆的实际最大载荷确定所述转向拉杆的稳定性。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由于转向拉杆行程的特殊性,转向拉杆对转向机的反作用力难以进行强度分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商用车转向系统强度的分析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转向传动系统车架安装端主要是由转向机支架、转向机、垂臂和转向拉杆组成。然而由于安装形式及受力方式,转向系统很容易产生疲劳破坏,从而影响转向传动系统以及车架的使用寿命,甚至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由于转向拉杆行程的特殊性,转向拉杆对转向机的反作用力不好定量的评价,尤其是转向机过渡支架位置对车架的安装点位置产生复合作用力矩,从而引起车架破坏。因此对其他部件可靠性的影响也是需重点关注的位置,整个转向系统的强度分析显得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商用车转向系统强度的分析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由于转向拉杆行程的特殊性,转向拉杆对转向机的反作用力难以进行强度分析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商用车转向系统强度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机支架、转向机、垂臂和转向拉杆;所述分析方法包括:确定所述转向系统极限工况;根据所述极限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商用车转向系统强度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机支架、转向机、垂臂和转向拉杆;所述分析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转向系统强度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极限工况包括:所述转向机处于左极限位置时的工况、所述转向机处于中间位置时的工况以及转向机处于右极限位置的工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转向系统强度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极限工况下所述转向拉杆对所述垂臂的拉力沿所述转向拉杆方向对所述转向拉杆进行加载,确定所述转向拉杆的实际最大载荷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商用车转向系统强度的分析方法,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用车转向系统强度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机支架、转向机、垂臂和转向拉杆;所述分析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转向系统强度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极限工况包括:所述转向机处于左极限位置时的工况、所述转向机处于中间位置时的工况以及转向机处于右极限位置的工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转向系统强度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极限工况下所述转向拉杆对所述垂臂的拉力沿所述转向拉杆方向对所述转向拉杆进行加载,确定所述转向拉杆的实际最大载荷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商用车转向系统强度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拉杆对所述垂臂的拉力包括第一分力、第二分力及第三分力;所述第二分力的方向平行于转向拉杆的球铰中心线,第三分力的方向平行于所述垂臂的中心线;所述第一分力同时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延功张钦超聂文武牛治东毛洪海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