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线槽壳体及具有此母线槽壳体的母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127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32
本技术涉及母线槽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母线槽壳体及具有此母线槽壳体的母线槽,其包括第一壳体模块、第二侧板及容置腔,所述第一壳体模块包括第一盖板、一端与第一盖板连接的第一侧板、与第一侧板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盖板、连接于第一盖板和第一侧板的第一加强筋及连接于第二盖板和第一侧板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盖板为一体式构造。本技术减少了第一侧板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安装步骤,加快了母线槽的生产和安装效率,降低了母线槽壳体的生产成本。增加了第一侧板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连接处的强度和刚性,第一侧板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连接处不易发生变形或形变,提高了本技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母线槽,尤其是指一种母线槽壳体及具有此母线槽壳体的母线槽


技术介绍

1、母线槽作为一种新型的输配电设备,因其具有体积小、容量大、设计施周期短、装拆方便、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在各种的供配电系统中。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233300.8、专利申请名称为一种母线槽钢壳盖板及母线槽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盖板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上设置有两个间隔分布且沿盖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密封条槽;纵向侧边,沿盖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在盖板本体的宽度方向上设置在盖板本体的两个相对侧部;该纵向侧边包括垂直于盖板本体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与盖板本体连接且位于第二侧面一侧,第二弯折部自第一弯折部远离盖板本体的一端朝盖板本体方向延伸。此专利申请中的母线槽采用四片式组合式结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安装步骤繁琐,壳体容易出现开裂、变形等现象。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母线槽壳体及具有此母线槽壳体的母线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母线槽壳体,其包括第一壳体模块、第二侧板及容置腔,所述第一壳体模块包括第一盖板、一端与第一盖板连接的第一侧板、与第一侧板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盖板、连接于第一盖板和第一侧板的第一加强筋及连接于第二盖板和第一侧板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连接;所述容置腔由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侧壁围设而成;所述第一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盖板为一体式构造。

4、进一步地,所述母线槽壳体还包括连接于第二侧板的两端的两个铆接部,两个所述铆接部采用铆钉铆接的方式分别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母线槽壳体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侧板的外侧壁上的多个第一散热翅片及分别设置于第二侧板的外侧壁上的多个第二散热翅片。

6、进一步地,所述母线槽壳体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侧板的外侧壁上的第一布线槽及设置于第二侧板的外侧壁上的第二布线槽。

7、进一步地,所述母线槽壳体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的多个v形槽。

8、进一步地,所述母线槽壳体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盖板的两侧的两个第一安装槽及分别设置于第二盖板的两侧的第二安装槽。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第二侧板均采用铝镁合金制成。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第二侧板的表面涂覆有金属涂层。

11、进一步地,所述母线槽壳体还包括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散热翅片之间的第一凸起及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二散热翅片之间的第二凸起。

12、一种具有此母线槽壳体的母线槽,其包括前文所述的母线槽壳体及设置于容置腔内的导电体。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将第一壳体模块一体式构造,减少了第一侧板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安装步骤,加快了母线槽的生产和安装效率,降低了母线槽壳体的生产成本。通过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一盖板及第一侧板和第二盖板,增加了第一侧板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连接处的强度和刚性,第一侧板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连接处不易发生变形或形变,提高了本技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第一壳体模块的结构简单且紧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母线槽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模块(1)、第二侧板(2)及容置腔(3),所述第一壳体模块(1)包括第一盖板(11)、一端与第一盖板(11)连接的第一侧板(13)、与第一侧板(13)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盖板(12)、连接于第一盖板(11)和第一侧板(13)的第一加强筋(14)及连接于第二盖板(12)和第一侧板(13)的第二加强筋(15);所述第二侧板(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盖板(11)和第二盖板(12)连接;所述容置腔(3)由第一盖板(11)、第二盖板(12)、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2)的内侧壁围设而成;所述第一盖板(11)、第一侧板(13)和第二盖板(12)为一体式构造;所述母线槽壳体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盖板(11)的两侧的两个第一安装槽(10)及分别设置于第二盖板(12)的两侧的第二安装槽(16);所述母线槽壳体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侧板(13)的外侧壁上的第一布线槽(7)及设置于第二侧板(2)的外侧壁上的第二布线槽(8);所述第一盖板(11)、第二盖板(12)和第二侧板(2)的表面涂覆有金属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母线槽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槽壳体还包括连接于第二侧板(2)的两端的两个铆接部(4),两个所述铆接部(4)采用铆钉铆接的方式分别与第一盖板(11)和第二盖板(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母线槽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槽壳体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侧板(13)的外侧壁上的多个第一散热翅片(5)及分别设置于第二侧板(2)的外侧壁上的多个第二散热翅片(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母线槽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槽壳体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盖板(11)和第二盖板(12)上的多个V形槽(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母线槽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11)、第二盖板(12)和第二侧板(2)均采用铝镁合金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母线槽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槽壳体还包括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散热翅片(5)之间的第一凸起(17)及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二散热翅片(6)之间的第二凸起(18)。

7.一种具有此母线槽壳体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母线槽壳体及设置于容置腔(3)内的导电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线槽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模块(1)、第二侧板(2)及容置腔(3),所述第一壳体模块(1)包括第一盖板(11)、一端与第一盖板(11)连接的第一侧板(13)、与第一侧板(13)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盖板(12)、连接于第一盖板(11)和第一侧板(13)的第一加强筋(14)及连接于第二盖板(12)和第一侧板(13)的第二加强筋(15);所述第二侧板(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盖板(11)和第二盖板(12)连接;所述容置腔(3)由第一盖板(11)、第二盖板(12)、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2)的内侧壁围设而成;所述第一盖板(11)、第一侧板(13)和第二盖板(12)为一体式构造;所述母线槽壳体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盖板(11)的两侧的两个第一安装槽(10)及分别设置于第二盖板(12)的两侧的第二安装槽(16);所述母线槽壳体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侧板(13)的外侧壁上的第一布线槽(7)及设置于第二侧板(2)的外侧壁上的第二布线槽(8);所述第一盖板(11)、第二盖板(12)和第二侧板(2)的表面涂覆有金属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母线槽壳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彦宋强罗龙辉冼家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民兴电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