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电解液回收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809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电解液回收处理系统,该电池电解液回收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以及回收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用于对待回收的电池进行预处理,所述回收系统用于对电池预处理后的混合物进行处理实现电解液的回收,且,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冷冻系统以及破碎系统,其中,所述冷冻系统用于对待处理电池进行冷冻处理,所述破碎系统用于将冷冻处理后的电池进行破碎,通过冷冻系统以及破碎系统的设置,在有效的实现电解液的回收处理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避免电解液的溅撒对工作人员的危害,且预先通过冰冻处理,并在设置有检测段,通过所述检测段对冷冻后的电池进行放电检测,能够进一步降低爆炸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力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电解液回收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新能源电池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储存和利用方式,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且新能源电池作为新能源产业链中的核心,在储能行业、新能源汽车等应用场景均有着较高的使用率。

2、新能源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四大部分组成,电解液作为新能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约占电池成本的15%左右,对新能源电池的回收利用,不仅能够取得经理利益,而且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3、目前,在对新能源电池进行回收时,通常是直接对电池进行破碎,一方面,电解液容易溅撒,危害工作人员的健康;另一方面,在电池的破碎过程中,如果放电不彻底,存在爆炸的风险。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电解液回收处理系统,通过结构设计,在有效的实现电解液的回收处理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避免电解液的溅撒对工作人员的危害,且能够有效的降低爆炸的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电解液回收处理系统,包括回收系统,所述回收系统用于对电池预处理后的混合物进行处理实现电解液的回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处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电解液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系统(100)包括容置箱结构(120),所述容置箱结构(120)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底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置待处理电池的容置单元(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电解液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单元(121)为多个,多个所述容置单元(121)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电解液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电解液回收处理系统,包括回收系统,所述回收系统用于对电池预处理后的混合物进行处理实现电解液的回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处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电解液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系统(100)包括容置箱结构(120),所述容置箱结构(120)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底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置待处理电池的容置单元(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电解液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单元(121)为多个,多个所述容置单元(121)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电解液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容置单元(121)之间设置有隔板(122),其中,所述隔板(122)为中空结构具有内腔,所述隔板(122)还设置有通孔(122a),所述通孔(122a)用于连通所述内腔与外部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电解液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段设置有检测结构,其中,所述检测结构包括两个第一电接触点(131),两个所述第一电接触点(131)分别设置与所述传送带结构(110)的两侧;与两个所述第一电接触点(131)电连接的检测装置,当待处理电池沿所述传送带结构(110)的运动方向运动到所述检测段时,待处理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接触点(131)接触构成检测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电解液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箱结构(12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电接触点(123),其中,所述第二电接触点(123)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电接触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群芳张淑琼王嫦蒋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