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内存数据库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传统封锁方式的改进 的内存数据库封锁方法。
技术介绍
在数据库系统中,事务可以一个个地串行执行,即每个时刻只有一个事务运行,其 他事务必须等到这个事务结束之后方能运行。为了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发挥数据库共享资 源的特点,应该允许多个事务并行地执行。当多个用户并发地存取数据库时就会产生多个 事务同时存取同一个数据的情况。若对并发操作不加控制,就可能会存取和不正确的数据, 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所以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提供并发控制机制。对于内存数据库系统 而言,数据加锁开销与处理开销相当,而且由于内存的存取速度比磁盘块的多,事务的执行 时间相对磁盘数据库则大大缩短;相应的,锁的占有时间也就大大缩短,故细粒度锁的基本 优点与必要性也随之丧失。因此,在内存数据库中一般采用较大粒度锁,如元组级或关系 级,这无疑降低了并发机制的复杂度,减轻了系统负担,从而使系统总体性能提高。目前 在内存数据库系统中普遍采用的是“单写多读”并发控制策略,利用内存数据库事务执行时 间短的特点,通过牺牲一定并发读来提高事务执行效率。这种方式在应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内存数据库封锁方法,其特征在于:a)允许事务在内存数据库上加两种粗粒度意向锁标记,一种是数据库级读意向锁标记,表示事务对数据库中的关系表有读请求意向;另一种是数据库级写意向锁标记,表示事务对数据库中的关系表有写请求意向;b)事务的封锁粒度根据数据库级意向锁标记自行转变,利用数据交集不重合的特殊条件对不同的关系表加不同种类的锁标记;c)允许多个读事务与数据交集不重叠的单个写事务并行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城,周游弋,薛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