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液装置及电芯的注液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801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27
为克服现有电解液在电芯内部完全浸润时间长,静置工位多,离线静置时间长,设备成本较高,制程时间长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液装置,包括腔体和注液机构,腔体内侧设有用于放置电芯的电芯容纳腔,电芯容纳腔的内壁上设有加热装置,电芯的一端设有注液孔,注液机构设置在腔体靠近注液孔的一端,注液机构包括注液针,注液针与注液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电芯放置在电芯容纳腔内,注液针将所述注液机构内的电解液通过注液孔进入电芯内部,同时开启加热板对电芯进行加热,加热温度可选30℃‑70℃,在加热状态下电解液粘度降低,流动性更强,电解液进入电芯内部更快,浸润速度更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注液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注液装置及电芯的注液方法


技术介绍

1、电池注入规定种类和规定容量电解液的工序简称注液,注液是电池建立化学体系的需要。注液分为电池壳体成型后的第一次注液(一注)和化成后的第二次注液(二注,又称补液),第二次注液完成后还需在电池内抽真空,再充入氦气,之后在注液孔打入密封钉。

2、注液后浸润为电芯激活前的关键工步,电解液作为电子的导通介质,假如电解液在电芯内部浸润的不充分,影响对应位置的电子传导能力,进而影响充放电脱锂/嵌锂能力,会析出锂单质,形成枝晶,存在刺破隔膜造成内短路风险。故而在电池制造过程都会预留充足时间供电解液浸润,然而在现有技术方式中电解液在电芯内部完全浸润所需时间长,设备内部静置工位多,离线静置时间长,设备成本较高,制程时间长;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陷成为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电解液在电芯内部完全浸润时间长,静置工位多,离线静置时间长,设备成本较高,制程时间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液装置及电芯的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和注液机构,所述腔体内侧设有用于放置电芯的电芯容纳腔,所述电芯容纳腔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电芯的一端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机构设置在腔体靠近所述注液孔的一端,所述注液机构包括注液针,所述注液针贯穿所述腔体与所述注液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下腔体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开口方向相对用以形成所述电芯容纳腔,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所述加热板与所述电芯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和注液机构,所述腔体内侧设有用于放置电芯的电芯容纳腔,所述电芯容纳腔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电芯的一端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机构设置在腔体靠近所述注液孔的一端,所述注液机构包括注液针,所述注液针贯穿所述腔体与所述注液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下腔体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开口方向相对用以形成所述电芯容纳腔,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所述加热板与所述电芯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棉,所述隔热棉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与所述加热板之间,且所述隔热棉的一个侧面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呈三棱柱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机构还包括电解液管道、储液杯和储液杯固定柱,所述储液杯通过储液杯固定柱固定在所述腔体外表面,所述电解液管道的出液端与所述储液杯的进液端连接,所述储液杯的出液端与所述注液针的一端连通,所述注液针的另一端与所述注液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气/压机构,所述加气/压机构包括第一加气/压机构和第二加气/压机构,所述第一加气/压机构对所述电芯内部加气/压,所述第二加气/压机构对所述电芯外部加气/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气/压机构包括第一压气管道和/或第一真空管道,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健良张炘张宝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方厚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