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式多功能陪护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7821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19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式多功能陪护病床,属于陪护床技术领域;包括底架和底架固定连接的支撑主体以及调节结构,支撑主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主体的外侧翻转连接有侧板,调节结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扩展板体,调节结构包括有配套设置的调节底座和导向底座,调节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侧板,调节底座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导向辊。通过矩形支撑主体作为支撑结构达到提供支撑的效果,通过内侧的支撑架达到增强支撑性的效果,通过翻转设置的侧板达到对支撑主体的侧面开放位置进行遮盖防护的效果,通过扩展板体达到增加支撑主体支撑面积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陪护床,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式多功能陪护病床


技术介绍

1、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外来人口的逐渐聚集,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的公立医院,其住院部普通病房的床位都比较紧张,每间病房内没有太多的空间和床位提供给病人家属做夜间陪护或休息时使用。

2、这就需要使用到可折叠式的陪护病床,而在使用现有针对病患陪护需求的陪护病床的时候,存在的问题是:

3、现有的折叠式陪护病床整体结构折叠操作较为繁琐,结构复杂,在折叠和展开之后只能作为床体使用,功能较为单一;同时除了具备夜间供看护人员休息之外,白天进行使用的时候还要能提供靠椅功能供看护人员进行坐姿休息。

4、同时对于在医院作为看护病人使用,除了可作为临时床位供陪护人员休息之外,还需要具备临时储放的功能,如临时储放床铺被褥和日常生活用品等。

5、而现有的折叠式陪护病床均不能很好的满足上述陪护需求。

6、还有的折叠式病床需要依靠医护柜才能进行使用,占用医护柜空间的同时,需要依托医护柜实现折叠床的支撑,使用便捷性不佳。

7、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式多功能陪护病床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折叠式多功能陪护病床以解决现有的折叠式陪护病床整体结构折叠操作较为繁琐,结构复杂,功能较为单一;同时不具备临时储放的功能的问题;还有的折叠式病床需要依靠医护柜才能进行使用,使用便捷性不佳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折叠式多功能陪护病床,包括底架和底架固定连接的支撑主体以及调节结构,支撑主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主体的外侧翻转连接有侧板,调节结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扩展板体,调节结构包括有配套设置的调节底座和导向底座,调节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侧板,调节底座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导向辊,外侧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导向底座的表面固定开设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

4、优选地,所述支撑主体整体呈矩形框架设置,且支撑主体设置为双层轻量化编织钢架结构。

5、优选地,所述支撑架设置两组倾斜嵌入支撑主体内部,侧板和支撑主体翻转连接。

6、优选地,所述扩展板体整体和调节结构横向连接,且扩展板体整体设置为矩形套接板体,由两组板体结构伸缩套接组成。

7、优选地,所述调节底座整体呈“l”状设置,外侧板沿调节底座一侧横向设置,和调节底座之间呈夹持状态。

8、优选地,所述导向底座整体呈梯形底座设置,活动嵌入外侧板和调节底座之间位置,且导向底座的一端呈弧形过渡设置。

9、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水平并列设置,分别滑动嵌入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中。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相邻开设设置,且第一导向槽呈条状槽体开设,而第二导向槽整体呈“c”状开设,一端和第一导向槽水平延伸开设。

11、优选地,所述导向辊整体在调节底座的表面一侧呈水平突出设置,位于导向底座的底部位置。

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上述方案中,通过矩形支撑主体作为支撑结构达到提供支撑的效果,通过内侧的支撑架达到增强支撑性的效果,通过翻转设置的侧板达到对支撑主体的侧面开放位置进行遮盖防护的效果,通过扩展板体达到增加支撑主体支撑面积的效果,通过调节底座配合一侧位置的外侧板达到对导向底座进行夹持限位的效果。

14、通过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达到便于导向底座整体在外侧板和调节底座之间进行翻转调节的效果,通过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达到便于对应的两组导向杆结构沿其进行滑动调节的效果。

15、整体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其中的调节结构完成对扩展板体角度的调节,从而使得扩展板体和支撑主体之间形成不同角度,以满足晚上作为床体结构休息使用和日间作为靠椅结构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式多功能陪护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和底架固定连接的支撑主体以及调节结构,所述支撑主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主体的外侧翻转连接有侧板,所述调节结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扩展板体,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有配套设置的调节底座和导向底座,所述调节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侧板,所述调节底座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导向辊,所述外侧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所述导向底座的表面固定开设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多功能陪护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整体呈矩形框架设置,且支撑主体设置为双层轻量化编织钢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多功能陪护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设置两组倾斜嵌入支撑主体内部,侧板和支撑主体翻转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多功能陪护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板体整体和调节结构横向连接,且扩展板体整体设置为矩形套接板体,由两组板体结构伸缩套接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多功能陪护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底座整体呈L状设置,外侧板沿调节底座一侧横向设置,和调节底座之间呈夹持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多功能陪护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底座整体呈梯形底座设置,活动嵌入外侧板和调节底座之间位置,且导向底座的一端呈弧形过渡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多功能陪护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水平并列设置,分别滑动嵌入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多功能陪护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相邻开设设置,且第一导向槽呈条状槽体开设,而第二导向槽整体呈C状开设,一端和第一导向槽水平延伸开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多功能陪护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辊整体在调节底座的表面一侧呈水平突出设置,位于导向底座的底部位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式多功能陪护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和底架固定连接的支撑主体以及调节结构,所述支撑主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主体的外侧翻转连接有侧板,所述调节结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扩展板体,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有配套设置的调节底座和导向底座,所述调节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侧板,所述调节底座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导向辊,所述外侧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所述导向底座的表面固定开设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多功能陪护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整体呈矩形框架设置,且支撑主体设置为双层轻量化编织钢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多功能陪护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设置两组倾斜嵌入支撑主体内部,侧板和支撑主体翻转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多功能陪护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板体整体和调节结构横向连接,且扩展板体整体设置为矩形套接板体,由两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朦张大旭王中奇蔡倩傅泽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