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雾生成装置和气雾生成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779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1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和气雾生成系统,气雾生成装置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1),气溶胶生成制品(1)内具有受热能够产生气溶胶的气溶胶基质(11),气雾生成装置包括:套管(3),其上设置有供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至少局部进入套管(3)内部的开口(32),还设置有位于开口(32)下方的底托(33);和通气管(7),固定在底托(33)上,且通气管(7)的至少局部布置在套管(3)中,以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1)中;其中,通气管(7)被配置为提供外界空气与气溶胶生成制品(1)流体连通的进气通道,通气管(7)上的出气孔(72)主要靠近气溶胶基质(11)的上端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雾生成,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和气雾生成系统


技术介绍

1、烟支一般包括气溶胶基质和位于和气溶胶基质之间的冷却段,冷却段中具有空腔,该空腔能够提供气溶胶基质产生的香气进入的通道。外界空气一般从烟支的底部或者从烟支的冷却段进入烟支中。用户抽吸时,气溶胶基质产生的香气和从外界进入的外界空气混合,最后被用户吸入嘴中。气溶胶基质需要在一定的高温下才能够产生气溶胶,然而,当烟支中的气溶胶基质处于氧气充足的环境中时,烟支容易在高温中出现烤糊或者燃烧的问题,并因此释放异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和气雾生成系统,可以防止气溶胶基质出现烤糊和燃烧的问题。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雾生成装置,所述气雾生成装置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内具有受热能够产生气溶胶的气溶胶基质,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包括:

3、套管,其上设置有供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至少局部进入所述套管内部的开口,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开口下方的底托;和

4、通气管,固定在所述底托上,且所述通气管的至少局部布置在所述套管中,以插入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中;

5、其中,所述通气管被配置为提供外界空气与气溶胶生成制品流体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通气管上的出气孔主要靠近所述气溶胶基质的上端设置。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在所述套管内部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气溶胶基质长度的1/2;或者

7、所述出气孔与所述底托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或者等于6mm;或者

8、所述上端区域的长度与所述通气管在所述套管内部的延伸长度之比小于1/2。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内还具有气流腔和过滤嘴,所述气流腔设置在所述气溶胶基质和所述过滤嘴之间,以提供气溶胶进入所述过滤嘴的通道;

10、在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接收于所述套管中时,所述通气管的局部延伸至所述气流腔中,且至少一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气流腔中。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基质的上端与位于所述气流腔中的所述出气孔之间的最大间距,小于位于所述气流腔中的所述出气孔与所述过滤嘴之间的最小间距。

12、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接收于所述套管中时,60%以上的所述出气孔靠近所述气溶胶基质的上端。

13、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接收于所述套管中时,在所述通气管的上端位于所述气溶胶基质中。

14、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所述出气孔的中轴线垂直于所述通气管的中轴线。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基质的上端具有上端区域所述上端区域具有锥形顶,所述出气孔开设在所述锥形顶之外;或者

16、所述上端区域具有锥形顶,至少一出气孔开设在所述锥形顶上。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提供空气进入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孔,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封口装置,所述封口装置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进气孔的进气量。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封口装置包括电控封口装置,所述电控封口装置被配置为通过其敞开度来控制所述进气孔的进气量;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抽吸检测传感器,所述抽吸检测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电控封口装置,以控制所述电控封口装置的敞开度。

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设置在套管内部,且所述密封环被配置为在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接收于所述套管时,环绕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且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气密性抵接;所述抽吸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套管内部,且位于所述密封环与所述底托之间。

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套管上具有发热区,所述抽吸检测传感器与所述发热区间隔。

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封口装置包括单向进气阀。

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套管内部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被配置为在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接收于所述套管时,环绕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且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气密性抵接,且所述通气管气密性地穿过所述底托,使得外界空气主要通过所述通气管上的出气孔进入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中。

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包括:

24、套管,所述套管上设置有供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至少局部进入所述套管内部的开口,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开口下方的底托;和

25、通气管,固定在所述底托上,且所述通气管的至少局部布置在所述套管中,以插入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中;

26、其中,所述套管和所述通气管二者中的至少一者被配置为可发热,所述通气管内部构造有与外界空气流体连通的进气通道,且所述进气通道的出气孔仅分布在所述通气管的上端区域。

2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雾生成系统,包括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气溶胶生成制品。

28、上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和系统,通气管提供外界空气与气溶胶生成制品流体连通的进气通道,且通气管上的出气孔主要靠近气溶胶基质的上端设置,至少使得气溶胶基质的底部区域处于贫氧环境中,因此,既能够使气溶胶基质的得至少局部区域在贫氧环境中产生气溶胶,又能够确保抽吸时气溶胶基质具有较大的负压,有助于更多的气溶胶被抽吸入嘴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生成装置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1),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1)内具有受热能够产生气溶胶的气溶胶基质(11),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7)在所述套管(3)内部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气溶胶基质(11)长度的1/2;或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1)内还具有气流腔(12)和过滤嘴(13),所述气流腔(12)设置在所述气溶胶基质(11)和所述过滤嘴(13)之间,以提供气溶胶进入所述过滤嘴(13)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基质(11)的上端与位于所述气流腔(12)中的所述出气孔(72)之间的最大间距,小于位于所述气流腔(12)中的所述出气孔(72)与所述过滤嘴(13)之间的最小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1)接收于所述套管(3)中时,60%以上的所述出气孔(72)靠近所述气溶胶基质(11)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1)接收于所述套管(3)中时,所述通气管(7)的上端位于所述气溶胶基质(11)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出气孔(72)的中轴线垂直于所述通气管(7)的中轴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基质(11)的上端具有上端区域,所述上端区域具有锥形顶,所述出气孔(72)开设在所述锥形顶之外;或者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7)上设置有提供空气进入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孔(71),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封口装置,所述封口装置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进气孔(71)的进气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装置包括电控封口装置,所述电控封口装置被配置为通过其敞开度来控制所述进气孔(71)的进气量;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抽吸检测传感器(9),所述抽吸检测传感器(9)电连接所述电控封口装置,以控制所述电控封口装置的敞开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密封环(10),所述密封环(10)设置在套管(3)内部,且所述密封环(10)被配置为在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1)接收于所述套管(3)时,环绕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1)且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1)气密性抵接;所述抽吸检测传感器(9)设置在所述套管(3)内部,且位于所述密封环(10)与所述底托(33)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上具有发热区,所述抽吸检测传感器(9)与所述发热区间隔。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装置包括单向进气阀。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套管(3)内部的密封环(10),所述密封环(10)被配置为在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1)接收于所述套管(3)时,环绕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1)且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1)气密性抵接,且所述通气管气密性地穿过所述底托(33),使得外界空气主要通过所述通气管(7)上的出气孔(72)进入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1)中。

15.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6.一种气雾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气溶胶生成制品(1)。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气雾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密封环(10),所述密封环(10)设置在套管(3)内部;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1)和所述套管(3)之间具有密封腔,所述密封环(10)界定所述密封腔的上边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生成装置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1),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1)内具有受热能够产生气溶胶的气溶胶基质(11),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7)在所述套管(3)内部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气溶胶基质(11)长度的1/2;或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1)内还具有气流腔(12)和过滤嘴(13),所述气流腔(12)设置在所述气溶胶基质(11)和所述过滤嘴(13)之间,以提供气溶胶进入所述过滤嘴(13)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基质(11)的上端与位于所述气流腔(12)中的所述出气孔(72)之间的最大间距,小于位于所述气流腔(12)中的所述出气孔(72)与所述过滤嘴(13)之间的最小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1)接收于所述套管(3)中时,60%以上的所述出气孔(72)靠近所述气溶胶基质(11)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1)接收于所述套管(3)中时,所述通气管(7)的上端位于所述气溶胶基质(11)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出气孔(72)的中轴线垂直于所述通气管(7)的中轴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基质(11)的上端具有上端区域,所述上端区域具有锥形顶,所述出气孔(72)开设在所述锥形顶之外;或者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7)上设置有提供空气进入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孔(71),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封口装置,所述封口装置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进气孔(71)的进气量。

10.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腾王艺博陆祖安王亮杨小艺徐中立李永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