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制备碳化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制备碳化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7756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16
一种制备碳化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方法,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所用原料为干料和水,干料包括活性氧化镁水泥和碳化强化再生混凝土骨料,活性氧化镁水泥与碳化强化再生混凝土骨料的质量比为1-3:2-4;水灰比为0.55-0.65;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活性氧化镁水泥作为水泥粘合剂,用碳化强化再生混凝土骨料作为粗骨料,将2种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加水,得新拌混凝土混合料;S2:浇筑压实:然后将新拌混凝土混合料浇筑到模型中,压实,得混凝土混合料;S3:抹平;S4:脱模固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碳化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建筑材料是我国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在生产过程中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目前,我国建筑材料已突破70亿,占全球生产比例的60%,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100亿吨,碳总排放量和建筑材料密切相关。因此,积极研发低碳建筑材料,降低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成为建材行业的研究重点方向。

2、再生混凝土骨料是由建筑和拆除废物经过破碎、分级处理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可用于增加混凝土混合物的可持续性和促进二氧化碳捕获能力的提高。然而,与含有天然骨料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再生混凝土骨料的使用会降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目前,机械研磨或再生混凝土骨料的酸预浸泡是广泛采用克服再生骨料混凝土相关缺点的方法,然而以上方法具有高成本,试验环境要求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碳化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方法及制备得到的碳化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以解决再生混凝土骨料的使用会降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制备碳化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方法,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所用原料为干料和水,干料包括活性氧化镁水泥和碳化强化再生混凝土骨料,活性氧化镁水泥与碳化强化再生混凝土骨料的质量比为1-3:2-4;水灰比为0.55-0.65;

4、制备碳化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s1:利用活性氧化镁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用碳化强化再生混凝土骨料作为粗骨料,将2种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加水,得新拌混凝土混合料;

6、s2:浇筑压实:然后将新拌混凝土混合料浇筑到模型中,压实,得混凝土混合料;

7、s3:抹平:然后并用抹子将s2中的混凝土混合料抹平,得初步混凝土样品;

8、s4:脱模固化:将s3中的多个初步混凝土样品脱模,然后将样品放置在二氧化碳浓度为20%以上的加速碳化的环境中继续进行固化。

9、本专利技术中活性氧化镁水泥有良好的碳捕集和使用寿命结束后的可回收能力,可以增加混凝土中水化硅酸钙凝胶的含量,进一步减少混凝土中的空隙,从而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和降低材料收缩率。

10、优选的,碳化强化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再生混凝土骨料放置在二氧化碳浓度为20%以上的加速碳化的环境中继续进行固化。

11、优选的,水灰比为0.55-0.60。

12、优选的,水灰比为0.55。

13、具体的,再生骨料用作粗骨料,以在制备的混凝土样品中形成骨料轮廓。

14、在本专利技术中,水灰比的大小对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当水灰比从0.6降至0.55时,混凝土的强度在所有固化期间都有所增加,随着水灰比从0.6增加到0.65,观察到了类似的趋势,混凝土的强度在所有固化期间都有所降低。综合材料的强度发展来看,最佳水灰比的选择为0.55。

15、优选的,活性氧化镁水泥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质量比为2:3。活性氧化镁水泥和骨料用量配比,对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备碳化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方法,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所用原料为干料和水,干料包括活性氧化镁水泥和再生混凝土骨料,活性氧化镁水泥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质量比为1-3:2-4;水灰比为0.55-0.65;

17、制备碳化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8、s1:利用活性氧化镁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用再生混凝土骨料作为粗骨料,将2种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加水,得新拌混凝土混合料;

19、s2:浇筑压实:然后将新拌混凝土混合料浇筑到模型中,压实,得混凝土混合料;

20、s3:抹平:然后并用抹子将s2中的混凝土混合料抹平,得初步混凝土样品;

21、s4:脱模固化:将s3中的初步混凝土样品脱模,然后将样品放置在二氧化碳浓度为20%以上的加速碳化的环境中继续进行固化。

22、优选的,水灰比为0.55-0.60;更优选的,水灰比为0.55;

23、活性氧化镁水泥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质量比为2:3。

24、优选的,s4中固化的时间为3-28天;优选的为7-28天或14-28天。

25、再生骨料粒径为4.7至9.5mm,一小时的吸水率为9.2%。

26、优选的,加速碳化的环境的相对湿度为55~65%,温度为18~22℃。

27、优选的,活性氧化镁水泥中轻烧氧化镁活性85。

28、上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碳化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也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29、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0、1.本专利技术中再生混凝土骨料是由建筑和拆除废物经过破碎、分级处理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建筑垃圾,利用活性氧化镁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增加碳化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水化产物,提高碳化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密度,降低孔隙率,克服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差和耐久性低的缺点,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既解决了建筑垃圾的处置问题,又为建筑垃圾可以高质量再循环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31、2.本专利技术中利用二氧化碳碳化强化再生骨料,使再生骨料吸水率降低,密度增大,强度提高,将温室气体co2运用在强化再生混凝土骨料中,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工业废气,且强化了再生混凝土骨料。

32、3.本专利技术中利用氧化镁作为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外加剂,除了可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外,因氧化镁水化形成的氢氧化镁具有强碱性,可为再生骨料混凝土中的钢筋提高抗锈蚀的能力。

33、4.本专利技术中活性氧化镁水泥有良好的碳捕集和可持续性能力,活性氧化镁水泥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净二氧化碳排放量比普通硅酸盐水泥低70%,相比于其他方法制备得到较强强度的混凝土,减少了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损害,有利于国家双碳目标的达成。

34、5.本专利技术中选用加速碳化环境养护碳化再生骨料混凝土,可以减少粘合砂浆的孔隙度,同时隔离不需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降低生产成本,能够使该制备生产方法得到广泛利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碳化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所用原料为干料和水,干料包括活性氧化镁水泥和碳化强化再生混凝土骨料,活性氧化镁水泥与碳化强化再生混凝土骨料的质量比为1-3:2-4;水灰比为0.55-0.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碳化强化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再生混凝土骨料放置在二氧化碳浓度为20%以上的加速碳化的环境中继续进行固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灰比为0.55-0.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灰比为0.5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活性氧化镁水泥与碳化强化再生混凝土骨料的质量比为2:3。

6.一种制备碳化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所用原料为干料和水,干料包括活性氧化镁水泥和再生混凝土骨料,活性氧化镁水泥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质量比为1-3:2-4;水灰比为0.55-0.6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灰比为0.55-0.60;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固化的时间为3-28天;优选的为7-28天或14-28天。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速碳化的环境的相对湿度为55~65%,温度为18~22℃。

10.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碳化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碳化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所用原料为干料和水,干料包括活性氧化镁水泥和碳化强化再生混凝土骨料,活性氧化镁水泥与碳化强化再生混凝土骨料的质量比为1-3:2-4;水灰比为0.55-0.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碳化强化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再生混凝土骨料放置在二氧化碳浓度为20%以上的加速碳化的环境中继续进行固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灰比为0.55-0.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灰比为0.5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活性氧化镁水泥与碳化强化再生混凝土骨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少钦张燕林宋宇峰潘晨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