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地月空间超大时延星间链路测量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767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地月空间超大时延星间链路测量方法,地月飞行器计算发送时刻相对于北斗卫星的时隙脉冲超前调整量,调整发射码相位后在设定的发射时隙发射信号;北斗导航卫星基于北斗卫星接收TOA预报算法预测信号的到达时刻复现码相位,接收信号并计算单向测距值;北斗导航卫星发射信号,地月飞行器基于地月飞行器接收TOA预报算法预测信号的到达时刻,复现码相位并计算单向测距值;根据北斗导航卫星、地月飞行器分别计算得到的单向测距值,计算得到星间链路的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现有的北斗星间测距体制制约下实现北斗卫星和地月飞行器的双向比对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地月空间超大时延星间链路测量方法,属于空间时空基准与导航。


技术介绍

1、地月飞行器航行距离远、时间长,且轨道机动、轨道转移、轨道保持以及姿态转换等在轨操作次数多、难度大、精度要求高,因此月球及深空探测任务需要一种能提供时间比对和距离测量的技术,即适用于地月空间超大时延星间链路双向测量技术。北斗导航系统作为我国最成熟的全球性导航系统,其星间链路具备给深空飞行器提供测距授时的能力,是未来给地月飞行器提供测距授时服务最经济和可行性的对象。

2、当前北斗星间链路的理论上仅支持最大0.25s的链路传输时延测量能力,而北斗卫星与地月空间飞行器建立星间链路具有超大时延的特点,最长时延可达1.6s,远超出北斗星间链路的测量能力,因此地月空间星间链路测量不能采用当前的北斗星间链路方法。北斗星间链路的相控阵链路体制3s时隙中1.5s进行发射,1.5s进行接收,但是由于地月飞行器与北斗星间链路的链路时延可达1.6s,如果按照1.5s时隙进行收发,则双方均会出现收发冲突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地月空间超大时延星间链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月空间超大时延星间链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北斗导航卫星基于北斗卫星接收TOA预报算法预报时延,所述北斗卫星接收TOA预报算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月空间超大时延星间链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北斗导航卫星计算单向测距值,计算方法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月空间超大时延星间链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地月飞行器计算发送时刻相对于北斗卫星的时隙脉冲超前调整量,时隙脉冲超前调整量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月空间超大时延星间链...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地月空间超大时延星间链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月空间超大时延星间链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北斗导航卫星基于北斗卫星接收toa预报算法预报时延,所述北斗卫星接收toa预报算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月空间超大时延星间链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北斗导航卫星计算单向测距值,计算方法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月空间超大时延星间链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地月飞行器计算发送时刻相对于北斗卫星的时隙脉冲超前调整量,时隙脉冲超前调整量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月空间超大时延星间链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地月飞行器在设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樟健朱向鹏杨克元张攀徐连军杨立明边朗张宗攀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