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校准的智能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仪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7623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校准的智能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仪及使用方法,属于气体分析仪技术领域,分析仪包括底座、测量组件、综合气室和驱动组件,综合气室沿轴向设置测量腔体及校准腔体,测量腔体及校准腔体均匀分布,腔体前后两端均设置无色透明的透光窗口,校准腔体密封,测量腔体设置进气口及出气口;综合气室外设置固定轴,综合气室前设置挡光板,固定轴与挡光板可转动地连接,挡光板与驱动组件连接,挡光板设置透光通孔,透光通孔与测量腔体或其中一个校准腔体对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自动校准功能,能长时间稳定测量样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避免因零点校准、量程校准带来的数据缺失,提升实测碳排放量数据质量,对于测准碳排放量具有较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气体分析仪,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校准的智能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仪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备受关注,国内外非常关注环境问题、关注温室效应以及关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问题。测定固定污染源的碳排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测量固定污染源烟气的二氧化碳浓度是测量碳排放的关键参数之一。目前国内外测量烟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分析仪主流技术原理是非分散红外吸收光谱技术(ndir),红外光源发出连续红外光谱通过含有待测气体的气体层,待测气体浓度不同,吸收的红外线能量不同,根据被吸收后的能量测得待测气体的浓度。现有的分析仪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现有的非分散红外二氧化碳分析仪都需要进行校准,需要频繁校准的原因是仪表的测量数据会漂移,而漂移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原因是红外光源、检测器、温度等微小变化,这些微小的变化会影响光强从而影响精度。零点校准的频率一般为每四小时校准一次,量程校准的频率一般为每七天校准一次,这校准频次是比较高的,如果出现忘记校准的情况,则可能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目前也有自动校准的装置,比如cn2022114859903公开的校准轮、具有自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校准的智能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及设置于底座(1)上的测量组件(4)、综合气室(2)和驱动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4)包括红外光源(42)、光源凹面镜(41)、红外检测器(44)及检测器凹面镜(43),所述光源凹面镜(41)及所述检测器凹面镜(43)沿综合气室(2)的轴线设置于综合气室(2)的前后两端,且所述光源凹面镜(41)的焦点及所述检测器凹面镜(43)的焦点处于综合气室(2)的轴线上,其中,所述光源凹面镜(41)处于挡光板(24)外,所述红外光源(42)设置于光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校准的智能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及设置于底座(1)上的测量组件(4)、综合气室(2)和驱动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4)包括红外光源(42)、光源凹面镜(41)、红外检测器(44)及检测器凹面镜(43),所述光源凹面镜(41)及所述检测器凹面镜(43)沿综合气室(2)的轴线设置于综合气室(2)的前后两端,且所述光源凹面镜(41)的焦点及所述检测器凹面镜(43)的焦点处于综合气室(2)的轴线上,其中,所述光源凹面镜(41)处于挡光板(24)外,所述红外光源(42)设置于光源凹面镜(41)的焦点处,所述红外检测器(44)设置于检测器凹面镜(43)的焦点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电机(31)及主动齿轮(32),所述驱动电机(31)固定设置于基座上,且与挡光板(24)同侧,所述驱动电机(31)的传动轴与主动齿轮(32)连接,所述挡光板(24)外设置齿圈,所述主动齿轮(32)与齿圈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还包括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上,所述从动齿轮与挡光板(24)外的齿圈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二氧化碳红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伟业唐顺李越胜陈小玄肖伟李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顺德检测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