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电源组件外围防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7593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09
本技术公开了模块电源组件外围防护机构,涉及模块电源组件外围防护机构技术领域,包括外壳、顶盖和支撑块,所述立柱的外侧连接有一号弹簧,所述立柱的底端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内部对称活动连接有一号导向杆,所述一号导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拉伸块。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立柱和挤压板,当顶盖的底部与立柱的顶端进行接触,使立柱在支撑块的内部向下滑动,使一号弹簧发生形变,使挤压板与外壳内部的模块电源本体的顶部和侧面进行接触,在模块电源本体尺寸较小时,通过抽动拉伸块,使一号导向杆在挤压板的内部直线滑动,可以增加挤压面积,从而对不同尺寸的模块电源本体进行挤压定位,有效提高模块电源本体使用的稳定性,避免晃动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块电源组件外围防护机构,具体是模块电源组件外围防护机构。


技术介绍

1、模块电源是可直接贴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电源供应器,可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处理器、存储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及其他数字或模拟负载提供供电。一般来说,这类模块称为负载(pol)电源供应系统或使用点电源供应系统(pups)。由于模块式结构的优点明显,因此模块电源广泛用于交换设备、接入设备、移动通讯、微波通讯以及光传输、路由器等通信领域和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

2、现有的模块电源的外部会通过外壳来进行防护,但是通常防护效果不佳,在模块电源使用时防护外壳不能够将电源模块抵紧在保护外壳的内部,容易导致模块电源放置的稳定性不高,很容易造成模块电源的损坏,从而影响模块电源的正常使用。

3、为此,我们提供了模块电源组件外围防护机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模块电源组件外围防护机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模块电源组件外围防护机构,包括外壳、顶盖和支撑块;

3、所述支撑块对称连接安装在外壳的正背面内壁,所述支撑块的内部活动贯穿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外侧连接有一号弹簧,且一号弹簧的底端与支撑块的顶部相接触;

4、所述立柱的底端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内部对称活动连接有一号导向杆,所述一号导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拉伸块。

5、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外侧对称连接有多组一号连接板,且一号连接板对称连接有四组,所述外壳的底部内壁连接有模块电源本体。

6、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可拆卸连接安装在外壳的顶端,所述顶盖的外侧连接有四组二号连接板,且二号连接板位于一号连接板的上方。

7、进一步的,所述二号连接板的内部贯穿啮合连接有一号螺纹杆,且一号螺纹杆活动啮合贯穿一号连接板的内部。

8、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板的内壁连接有防护垫,且防护垫为软性橡胶。

9、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两侧对称贯穿啮合连接有二号螺纹杆,所述二号螺纹杆的一端定点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对称贯穿开设有一号通孔,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对称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收纳筒,所述收纳筒的外侧连接有二号弹簧,且二号弹簧的一端与支撑板的一侧连接,所述收纳筒的另一端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内部对称贯穿开设有多组二号通孔。

10、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两侧内壁对称连接有二号导向杆,且二号导向杆的活动贯穿一号通孔的内部,所述二号导向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限位板。

1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模块电源组件外围防护机构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立柱和挤压板,当顶盖的底部与立柱的顶端进行接触,使立柱在支撑块的内部向下滑动,使一号弹簧发生形变,立柱推动底端的挤压板向下移动,使挤压板与外壳内部的模块电源本体的顶部和侧面进行接触,在模块电源本体尺寸较小时,通过抽动拉伸块,使一号导向杆在挤压板的内部直线滑动,可以增加挤压面积,从而对不同尺寸的模块电源本体进行挤压定位,有效提高模块电源本体使用的稳定性,避免晃动损坏。

13、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夹持板,通过对二号螺纹杆施加旋转力,通过二号导向杆对支撑板进行导向滑行,使夹持板与模块电源本体的两侧进行接触,使滑动柱向收纳筒的内部滑动,使二号弹簧发生形变,对外壳内部的模块电源本体进行左右夹持限位,从而实现在模块电源本体发生左右移动时,起到限位缓震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模块电源组件外围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顶盖(4)和支撑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电源组件外围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侧对称连接有多组一号连接板(2),且一号连接板(2)对称连接有四组,所述外壳(1)的底部内壁连接有模块电源本体(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电源组件外围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可拆卸连接安装在外壳(1)的顶端,所述顶盖(4)的外侧连接有四组二号连接板(5),且二号连接板(5)位于一号连接板(2)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电源组件外围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连接板(5)的内部贯穿啮合连接有一号螺纹杆(6),且一号螺纹杆(6)活动啮合贯穿一号连接板(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电源组件外围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10)的内壁连接有防护垫(11),且防护垫(11)为软性橡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电源组件外围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两侧对称贯穿啮合连接有二号螺纹杆(14),所述二号螺纹杆(14)的一端定点活动连接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的内部对称贯穿开设有一号通孔(16),所述支撑板(15)的一侧对称连接有滑动柱(17),所述滑动柱(17)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收纳筒(18),所述收纳筒(18)的外侧连接有二号弹簧(19),且二号弹簧(19)的一端与支撑板(15)的一侧连接,所述收纳筒(18)的另一端连接有夹持板(20),所述夹持板(20)的内部对称贯穿开设有多组二号通孔(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电源组件外围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两侧内壁对称连接有二号导向杆(22),且二号导向杆(22)的活动贯穿一号通孔(16)的内部,所述二号导向杆(2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限位板(23)。

...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块电源组件外围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顶盖(4)和支撑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电源组件外围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侧对称连接有多组一号连接板(2),且一号连接板(2)对称连接有四组,所述外壳(1)的底部内壁连接有模块电源本体(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电源组件外围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可拆卸连接安装在外壳(1)的顶端,所述顶盖(4)的外侧连接有四组二号连接板(5),且二号连接板(5)位于一号连接板(2)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电源组件外围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连接板(5)的内部贯穿啮合连接有一号螺纹杆(6),且一号螺纹杆(6)活动啮合贯穿一号连接板(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电源组件外围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10)的内壁连接有防护垫(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成李剑平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佳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