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光伏板表面防护导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7450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0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光伏板表面防护导流结构,应用在新能源光伏板领域,本技术通过所述框体的内侧依次设有导电板和光伏板本体,所述框体的两侧均设有贯穿至内侧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与框体内部固定连接的弹簧一,所述光伏板本体的顶部设有玻璃面板,所述玻璃面板的两侧均固定栓接有滑块一,所述框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在对新能源光伏板表面防护导流结构进行使用时,防护垫对光伏板本体进行限位,在玻璃面板顶部受到撞击时,能够通过阻尼器与弹簧二进行缓冲,从而对玻璃面板进行减震,减少撞击力,并避免玻璃面板的振动传递给光伏板本体,增加光伏板本体的防护性,并增加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光伏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光伏板表面防护导流结构


技术介绍

1、光伏板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大部分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为“硅”,但因制作成本较大,以至于它普遍地使用还有一定的局限,现在市面上的光伏板大多数都放置在室外广场之类的场所,在风吹雨淋中很容易导致表面堆积各种灰尘,灰尘堆积过多影响光伏板的正常使用,为其带来影响,降低太阳能转换率。

2、目前,公告号为:cn217405821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光伏板表面防护导流装置,本技术涉及新能源光伏板表面防护导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光伏板表面防护导流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架的中部安装有光伏板;导电板,导电板与安装架竖直滑动连接,且与光伏板接触连接;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导电板的结构,使其利用弹簧弹力作用始终保持向上的运动趋势,即在光伏板安装后导电板始终与光伏板接触,防止意外造成光伏板与导电板分离无法进行电能传递,通过透光玻璃面板结构有效防护光伏板外表面不受外界影响有可以将光伏板稳定固定在安装架内,且通过限位装置防止弹簧将导电板顶出安装架内。

3、该防护导流装置通过透光玻璃面板对光伏板进行防护,但其透光玻璃面板与光伏板因弹簧的原因而导致相互接触,这使其在下冰雹的时候,或有坠物掉落透光玻璃面板表面时,因其接触,将会为光伏板也带来坠落所产生的振动,仍存在光伏板破裂的情况,使用起来存在不便,防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p>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光伏板表面防护导流结构,其优点是增加防护性,及减少其避免灰尘的功能。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能源光伏板表面防护导流结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侧依次设有导电板和光伏板本体,所述框体的两侧均设有贯穿至内侧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与框体内部固定连接的弹簧一,所述光伏板本体的顶部设有玻璃面板,所述玻璃面板的两侧均固定栓接有滑块一,所述框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开设有配合滑块一滑动使用的滑槽一,所述玻璃面板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与框体顶部固定连接的阻尼器,所述光伏板本体顶部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壳体一和壳体二,所述壳体一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一端设有杆体,所述壳体二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三,所述杆体的另一端固定栓接有与滑槽三滑动连接的滑块三。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新能源光伏板表面防护导流结构进行使用时,防护垫对光伏板本体进行限位,在玻璃面板顶部受到撞击时,能够通过阻尼器与弹簧二进行缓冲,从而对玻璃面板进行减震,减少撞击力,并避免玻璃面板的振动传递给光伏板本体,增加光伏板本体的防护性,并增加其使用寿命,在对新能源光伏板表面防护导流结构进行使用时,通过转动马达的运行将带动螺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杆体与硅胶件进行移动,硅胶件通过硅胶材质对玻璃面板顶部的灰尘进行吸附粘连,通过对玻璃面板表面的灰尘进行清扫吸附,避免灰尘对光伏板本体的光能转换带来影响。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尼器的表面套接有弹簧二,所述导电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框体内侧固定连接的弹簧三。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簧二片配合阻尼器进行伸缩减震使用,弹簧三配合导电板进行伸缩使用。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电板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柱,所述框体内部的两端均开设有配合定位柱插接使用的定位槽。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柱与定位槽配合导电板进行定位使用。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杆并位于光伏板本体顶部,所述限位杆的底部固定粘连有防护垫。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护垫对光伏板本体进行防护。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杆体的一端与螺纹块一端相互固定栓接。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杆体通过栓接便于与螺纹块之间进行安装拆卸。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块四,所述壳体一的内部开设有配合滑块四滑动使用的滑槽四。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块四与滑槽四配合螺纹块进行移动使用。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套接有转动马达的输出端,所述壳体一的一端开设有配合转动马达散热使用的散热孔。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马达的运行将带动螺杆进行转动,散热孔配合转动马达进行散热使用。

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杆体的底部固定粘连有与玻璃面板接触的硅胶件。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件通过硅胶材质对玻璃面板顶部的灰尘进行吸附粘连。

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技术在对新能源光伏板表面防护导流结构进行使用时,防护垫对光伏板本体进行限位,在玻璃面板顶部受到撞击时,能够通过阻尼器与弹簧二进行缓冲,从而对玻璃面板进行减震,减少撞击力,并避免玻璃面板的振动传递给光伏板本体,增加光伏板本体的防护性,并增加其使用寿命;

20、2、本技术在对新能源光伏板表面防护导流结构进行使用时,通过转动马达的运行将带动螺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杆体与硅胶件进行移动,硅胶件通过硅胶材质对玻璃面板顶部的灰尘进行吸附粘连,通过对玻璃面板表面的灰尘进行清扫吸附,避免灰尘对光伏板本体的光能转换带来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光伏板表面防护导流结构,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侧依次设有导电板(2)和光伏板本体(3),所述框体(1)的两侧均设有贯穿至内侧的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与框体(1)内部固定连接的弹簧一(8),所述光伏板本体(3)的顶部设有玻璃面板(4),所述玻璃面板(4)的两侧均固定栓接有滑块一(10),所述框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9),所述安装块(9)的一侧开设有配合滑块一(10)滑动使用的滑槽一(11),所述玻璃面板(4)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与框体(1)顶部固定连接的阻尼器(13),所述光伏板本体(3)顶部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壳体一(14)和壳体二(16),所述壳体一(14)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杆(15),所述螺杆(1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20),所述螺纹块(20)的一端设有杆体(5),所述壳体二(16)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三(18),所述杆体(5)的另一端固定栓接有与滑槽三(18)滑动连接的滑块三(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光伏板表面防护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13)的表面套接有弹簧二(12),所述导电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框体(1)内侧固定连接的弹簧三(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光伏板表面防护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2)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柱,所述框体(1)内部的两端均开设有配合定位柱插接使用的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光伏板表面防护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7)并位于光伏板本体(3)顶部,所述限位杆(7)的底部固定粘连有防护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光伏板表面防护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5)的一端与螺纹块(20)一端相互固定栓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光伏板表面防护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块(2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块四,所述壳体一(14)的内部开设有配合滑块四滑动使用的滑槽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光伏板表面防护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5)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套接有转动马达(19)的输出端,所述壳体一(14)的一端开设有配合转动马达(19)散热使用的散热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光伏板表面防护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5)的底部固定粘连有与玻璃面板(4)接触的硅胶件(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光伏板表面防护导流结构,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侧依次设有导电板(2)和光伏板本体(3),所述框体(1)的两侧均设有贯穿至内侧的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与框体(1)内部固定连接的弹簧一(8),所述光伏板本体(3)的顶部设有玻璃面板(4),所述玻璃面板(4)的两侧均固定栓接有滑块一(10),所述框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9),所述安装块(9)的一侧开设有配合滑块一(10)滑动使用的滑槽一(11),所述玻璃面板(4)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与框体(1)顶部固定连接的阻尼器(13),所述光伏板本体(3)顶部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壳体一(14)和壳体二(16),所述壳体一(14)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杆(15),所述螺杆(1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20),所述螺纹块(20)的一端设有杆体(5),所述壳体二(16)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三(18),所述杆体(5)的另一端固定栓接有与滑槽三(18)滑动连接的滑块三(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光伏板表面防护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13)的表面套接有弹簧二(12),所述导电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框体(1)内侧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义涛史慧杰秦雅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智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