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机械传动件,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新能源车用的限滑差速器。
技术介绍
1、四轮机动车是通过内燃机或者电机的方式输出扭矩,再通过传动轴以及一系列传动件的方式最终将扭矩输出到车轮上转化为四轮机动车向前行进的动力的。相比较于二轮机动车而言,四轮机动车在应对车辆转弯或者是不平路面上的行进时,会出现两侧动力轮转速和扭力不同的情况,如果不能妥善处置这一问题,进一步发展将会导致轮胎打滑、车身抖动、车辆异响等一系列问题,甚至令行驶过程中的汽车发生失控的危险局面。因此,针对于这一现象人们专利技术了差速器。
2、一般最为常见的差速器构型是齿轮式差速器,由于结构原因,这种差速器分配给左右轮的转矩相等。这种差速器转矩均分特性能满足汽车在良好路面上正常行驶,但当汽车在坏路上行驶时,却严重影响通过能力,在成熟的差速器产品系列中属于早期构型,结构较为简单且稳定可靠,对于普通路况具有较佳的适应力,因此适用于中低成本的汽车载具。
3、但上述差速器构型的缺点同样明显,对于有更高要求的汽车载具而言显然是不能满足要求的,针对于上述产品类型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车用的限滑差速器,包括相互独立、相向而设且轴线重叠的左输出轴以及右输出轴,同时,还相向而设有左限滑内壳与右限滑内壳,在同一轴线上,左输出轴轴向传动连接于左限滑内壳的一端,右输出轴轴向传动连接于右限滑内壳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用的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差速器外壳、差速器主体壳与右差速器外壳之间沿周向、径向与轴向完全限位不可动,左差速器外壳、差速器主体壳与右差速器外壳的外沿绕周向均匀地设有一圈扭矩输入用的输入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用的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限滑内壳与右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车用的限滑差速器,包括相互独立、相向而设且轴线重叠的左输出轴以及右输出轴,同时,还相向而设有左限滑内壳与右限滑内壳,在同一轴线上,左输出轴轴向传动连接于左限滑内壳的一端,右输出轴轴向传动连接于右限滑内壳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用的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差速器外壳、差速器主体壳与右差速器外壳之间沿周向、径向与轴向完全限位不可动,左差速器外壳、差速器主体壳与右差速器外壳的外沿绕周向均匀地设有一圈扭矩输入用的输入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用的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限滑内壳与右限滑内壳之间的内表面分别设有一条互为镜像、闭环、等宽、轮廓为旋转对称图形的轨道槽,所述轨道槽由交替而设的若干组上行轨道段与下行轨道段连接而成,上行轨道段与下行轨道段的组数不少于3,其中,上行轨道段的走向为自左限滑内壳/右限滑内壳的中心向外沿方向延伸,下行轨道段的走向为自左限滑内壳/右限滑内壳的外沿向中心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车用的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轨道段与下行轨道段的组数为3、4、5、6中任意一个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新能源车用的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轨道段延伸方向所在的直线与左限滑内壳/右限滑内壳的半径之间的夹角大于下行轨道段延伸方向所在的直线与左限滑内壳/右限滑内壳的半径之间的夹角,且任意夹角>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车用的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