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化烃灌装站至火炬回收装置的气相泄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7226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52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化烃灌装站至火炬回收装置的气相泄压系统,包括灌装站装车台,所述灌装站装车台通过第一泄压管线与灌装界区阀相连接,所述灌装界区阀通过第二泄压管线与球罐界区阀相连接,所述球罐界区阀通过第三泄压管线与管廊隔阀相连接,所述管廊隔阀通过第四泄压管线与连接阀相连接,所述连接阀通过球罐区的火炬管线与火炬回收装置相连接;该种气相泄压系统通过在液化烃灌装站至火炬回收装置之间设置气相泄压管线,使得液化烃灌装站具有一条紧急泄压专用管线,能够及时向火炬回收装置泄压,从而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化烃灌装站至火炬回收装置的气相泄压系统


技术介绍

1、液化烃灌装站充装的液化烃都是由液化烃球罐区管输而来,充装产品有丙烷液化石油气、丁烷液化石油气和丙丁烷混合物液化石油气三种,以上合格产品通过球罐区产品输送泵,经过系统泄压管线和鹤管接入槽车进行充装,产品充装通过槽车批量充装控制系统自动进行。

2、目前液化烃灌装站区域内液化烃泄压管线压力超高时,通过气相返回线返回至液化烃球罐区的罐顶,再从罐顶进入球罐内部进行压力泄放,如图1所示。但日常生产过程中,液化烃球罐本身压力在0.6mpa以上,球罐体积为4000立方米,泄压空间有限,无法将泄压管线内的压力完全卸掉,并且通过球罐泄压所需时间较长,易造成故障的设备管线无法及时释放压力,由于液化烃属于易燃易爆介质,一旦泄压管线及设备操作出现问题,易引起大量液化烃泄漏,且液化烃灌装站临近交通要道,人流量大,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日常生产过程中液化烃球罐的泄压空间有限,无法将泄压管线内的压力完全卸掉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化烃灌装站至火炬回收装置的气相泄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装站装车台,所述灌装站装车台通过第一泄压管线与灌装界区阀相连接,所述灌装界区阀通过第二泄压管线与球罐界区阀相连接,所述球罐界区阀通过第三泄压管线与管廊隔阀相连接,所述管廊隔阀通过第四泄压管线与连接阀相连接,所述连接阀通过球罐区的火炬管线与火炬回收装置相连接;

4、所述火炬回收装置包括分液罐、气柜、水封罐、螺杆压缩机和火炬筒,所述分液罐的进口通过管线与球罐区的火炬管线相连接,所述分液罐的出口分别与气柜和水封罐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气柜的出口和螺杆压缩机相连接,液化烃由螺杆压缩机流出后进行去气分脱硫,所述水封罐的出口和火炬筒相连接。

5、作为本技术所述液化烃灌装站至火炬回收装置的气相泄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四泄压管线上设置有导淋,导淋即在第四泄压管线上引出一个dn50的阀门,以备检修使用。

6、作为本技术所述液化烃灌装站至火炬回收装置的气相泄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球罐界区阀的前后设置有吹扫管线,所述吹扫管线与吹扫集合管线相连接,以便于管线的定期检修。

7、作为本技术所述液化烃灌装站至火炬回收装置的气相泄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泄压管线和第二泄压管线的管径均为dn100,所述第三泄压管线的管径为dn80,所述第四泄压管线的管径为dn50,方便管线的相互连接。

8、作为本技术所述液化烃灌装站至火炬回收装置的气相泄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水封罐的液位高度为800mm,防止回火。

9、作为本技术所述液化烃灌装站至火炬回收装置的气相泄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火炬筒上设置有雾化蒸汽,对火炬进行雾化稀释,达到消烟效果。

10、有益效果:

11、1、通过在液化烃灌装站至火炬回收装置之间设置气相泄压管线,使得液化烃灌装站具有一条紧急泄压专用管线,能够及时向火炬回收装置泄压,从而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12、2、通过在液化烃灌装站至火炬回收装置之间设置气相泄压管线,缩短了泄压处理时间,减少了对液化烃灌装作业的影响,以减少一定的经济损失。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化烃灌装站至火炬回收装置的气相泄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装站装车台(1),所述灌装站装车台(1)通过第一泄压管线(2)与灌装界区阀(3)相连接,所述灌装界区阀(3)通过第二泄压管线(4)与球罐界区阀(5)相连接,所述球罐界区阀(5)通过第三泄压管线(6)与管廊隔阀(7)相连接,所述管廊隔阀(7)通过第四泄压管线(8)与连接阀(9)相连接,所述连接阀(9)通过球罐区的火炬管线(10)与火炬回收装置(11)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烃灌装站至火炬回收装置的气相泄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泄压管线(8)上设置有导淋(8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烃灌装站至火炬回收装置的气相泄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罐界区阀(5)的前后设置有吹扫管线(51),所述吹扫管线(51)与吹扫集合管线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烃灌装站至火炬回收装置的气相泄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泄压管线(2)和第二泄压管线(4)的管径均为DN100,所述第三泄压管线(6)的管径为DN80,所述第四泄压管线(8)的管径为DN5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烃灌装站至火炬回收装置的气相泄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罐(113)的液位高度为80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烃灌装站至火炬回收装置的气相泄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炬筒(115)上设置有雾化蒸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化烃灌装站至火炬回收装置的气相泄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装站装车台(1),所述灌装站装车台(1)通过第一泄压管线(2)与灌装界区阀(3)相连接,所述灌装界区阀(3)通过第二泄压管线(4)与球罐界区阀(5)相连接,所述球罐界区阀(5)通过第三泄压管线(6)与管廊隔阀(7)相连接,所述管廊隔阀(7)通过第四泄压管线(8)与连接阀(9)相连接,所述连接阀(9)通过球罐区的火炬管线(10)与火炬回收装置(11)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烃灌装站至火炬回收装置的气相泄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泄压管线(8)上设置有导淋(8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烃灌装站至火炬回收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荣刘学敏陆恒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