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的复合桩及其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的复合桩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717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的复合桩及其施工方法,复合桩包括刚性桩和第一柔性桩,所述刚性桩为空心管桩;所述第一柔性桩套设于所述刚性桩外,所述第一柔性桩与所述刚性桩同轴布置;其中,所述刚性桩的底端开放设置,所述刚性桩内部形成第二柔性桩,所述第二柔性桩的顶端与泥面平齐,所述第二柔性桩的底端与所述刚性桩的底端平齐。复合桩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通过第一柔性桩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解决淤泥滩涂地区桩基用量过大、桩基不稳定、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第一柔性桩中插入刚性桩以增加复合桩的稳定性,刚性桩采用空心管桩并在管桩内部形成第二柔性桩,防止腐蚀性水对刚性桩的腐蚀,保证复合桩的强度和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基基础施工,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的复合桩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比例逐步增加。其中,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近年来,为了解决传统太阳能发电方式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生态影响大等问题,出现了渔光互补的新型太阳能发电方式。

2、渔光互补的光伏项目往往地质条件较差,一般为流塑状淤泥且软土层深厚,地基承载力低。根据相关项目实施的经验,管桩入土深度需达6米的情况下,单桩抗拔及水平力能够满足要求,但抗压承载力仍然偏低。虽然可以通到增加桩长、加大桩直径或增加入土深度等方案提高桩基的抗压承载力,但工程量的增加结合光伏项目支架基础的庞大数量,将给工程造价带来较大的影响。

3、因此,亟待提供一种能够解决承载力和经济性问题的桩基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的复合桩及其施工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的复合桩包括刚性桩和第一柔性桩,所述刚性桩为空心管桩;所述第一柔性桩套设于所述刚性桩外,所述第一柔性桩与所述刚性桩同轴布置;其中,所述刚性桩的底端开放设置,所述刚性桩内部形成第二柔性桩,所述第二柔性桩的顶端与泥面平齐,所述第二柔性桩的底端与所述刚性桩的底端平齐。

3、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桩的直径至少比所述刚性桩的直径大400毫米。

4、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桩的埋深至少比所述刚性桩的埋深大200毫米。

5、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柔性桩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刚性桩插入所述第一柔性桩的深度。

6、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桩与所述第二柔性桩为水泥桩,采用水泥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pc32.5r级的硅酸盐水泥制作。

7、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刚性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空心管桩或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空心管桩。

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的复合桩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

9、确定桩位和桩长,结合淤泥地质情况确定第一柔性桩的尺寸以及刚性桩的尺寸;

10、第一柔性桩施工,采用复喷复搅工艺,在淤泥层中制备水泥土搅拌桩;

11、刚性桩施工,第一柔性桩施工完成后间隔第一时间后插入刚性桩,刚性桩插入第一柔性桩的端部不封底,刚性桩内部形成第二柔性桩;

12、复合桩调整,刚性桩插入后立即调整刚性桩中心位置,调整桩顶标高使刚性桩位于孔中央,刚性桩的桩身用支架临时固定;

13、沉降养护,在复合桩的孔口位置粘贴混凝土养护膜并密封,向孔口施加压力对复合桩进行养护。

14、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施工方法还包括承载力检验,所述沉降养护步骤后,复合桩达到养护强度,检验复合桩的竖向承载力、水平承载力及抗拔承载力。

15、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刚性桩施工步骤中,刚性桩采用插入式嵌固于第一柔性桩中,第一时间通过现场插入试验确定,试验时长至少取n、2n、4n、8n并根据试验结果确认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

16、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施工方法还包括在刚性桩施工步骤后、沉降养护步骤前对复合桩进行桩位检测及垂直度检测,桩位允许偏差为±10毫米,垂直度允许偏差为±0.5%。

17、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复合桩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通过第一柔性桩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解决淤泥滩涂地区桩基用量过大、桩基不稳定、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第一柔性桩中插入刚性桩以增加复合桩的稳定性,刚性桩采用空心管桩并在管桩内部形成第二柔性桩,防止淤泥滩涂地区的腐蚀性水对刚性桩的腐蚀,保证复合桩的强度和耐久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的复合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的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桩的直径至少比所述刚性桩的直径大40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的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桩的埋深至少比所述刚性桩的埋深大20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的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桩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刚性桩插入所述第一柔性桩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的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桩与所述第二柔性桩为水泥桩,采用水泥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PC32.5R级的硅酸盐水泥制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的复合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空心管桩或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空心管桩。

7.一种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的复合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的复合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方法还包括承载力检验,所述沉降养护步骤后,复合桩达到养护强度,检验复合桩的竖向承载力、水平承载力及抗拔承载力。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的复合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桩施工步骤中,刚性桩采用插入式嵌固于第一柔性桩中,第一时间通过现场插入试验确定,试验时长至少取N、2N、4N、8N并根据试验结果确认第一时间的取值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的复合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方法还包括在刚性桩施工步骤后、沉降养护步骤前对复合桩进行桩位检测及垂直度检测,桩位允许偏差为±10毫米,垂直度允许偏差为±0.5%。

...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的复合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的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桩的直径至少比所述刚性桩的直径大40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的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桩的埋深至少比所述刚性桩的埋深大20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的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桩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刚性桩插入所述第一柔性桩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的复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桩与所述第二柔性桩为水泥桩,采用水泥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pc32.5r级的硅酸盐水泥制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淤泥滩涂地区的复合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空心管桩或预应力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炜马铂浩贺文山杨玉冰韦沁岩张思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