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较小体积的折叠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716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50
本技术涉及折叠家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较小体积的折叠椅,包括:第一U型管、第二U型管、第三U型管、第四U型管、第一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第三限位组件及锁定组件;第一U型管与第二U型管铰接,第二U型管与第三U型管铰接,第三U型管与第四U型管铰接;第一限位组件用于限制第一U型管与第二U型管的相对转动角度,第二限位组件用于限制第二U型管与第三U型管铰接的相对转动角度,第三限位组件用于限制第三U型管与第四U型管的相对转动角度;锁定组件用于将第三U型管锁定在转动后与第二U型管形成特定夹角的位置。本技术占收纳地的体积小,节省收纳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折叠家具,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较小体积的折叠椅


技术介绍

1、越来越多人为了节省空间使用折叠家具,折叠椅和折叠桌就是比较常见的折叠家具,体积小,折叠起来可以节省大量收纳空间,能帮助更有效地利用空间,对于小户型家具和部分面积较小的空间很实用;且携带方便,可以应用于户外活动、教育培训及需要提供短暂休息的场所等等。

2、cn202077909u公开了一种折叠椅,其结构包括椅背、坐面、折页、活动支腿和固定支腿,所述的椅背呈倒“u”形,椅背下部与固定支腿连为一体,所述的坐面和活动支腿的一端部通过折页与椅背活动铰接。所述的坐面和活动支腿与椅背折叠后呈流线型。该折叠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舒适、节约存放空间。但是该结构中的椅背下部与固定支腿是连为一体的,无法折叠,导致在不使用时占用空间较多,故需对此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较小体积的折叠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椅背下部与固定支腿是连为一体的,高度较高,无法折叠,导致在不使用时占用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较小体积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U型管(10)、第二U型管(20)、第三U型管(30)、第四U型管(40)、第一限位组件(50)、第二限位组件(60)、第三限位组件(70)及锁定组件(80);所述第一U型管(10)与所述第二U型管(20)铰接,所述第二U型管(20)与所述第三U型管(30)铰接,所述第三U型管(30)与所述第四U型管(40)铰接;所述第一限位组件(50)用于限制所述第一U型管(10)与所述第二U型管(20)的相对转动角度,所述第二限位组件(60)用于限制所述第二U型管(20)与所述第三U型管(30)铰接的相对转动角度,所述第三限位组件(70)用于限制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较小体积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u型管(10)、第二u型管(20)、第三u型管(30)、第四u型管(40)、第一限位组件(50)、第二限位组件(60)、第三限位组件(70)及锁定组件(80);所述第一u型管(10)与所述第二u型管(20)铰接,所述第二u型管(20)与所述第三u型管(30)铰接,所述第三u型管(30)与所述第四u型管(40)铰接;所述第一限位组件(50)用于限制所述第一u型管(10)与所述第二u型管(20)的相对转动角度,所述第二限位组件(60)用于限制所述第二u型管(20)与所述第三u型管(30)铰接的相对转动角度,所述第三限位组件(70)用于限制所述第三u型管(30)与所述第四u型管(40)的相对转动角度;所述锁定组件(80)用于将所述第三u型管(30)锁定在转动后与所述第二u型管(20)形成特定夹角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较小体积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50)包括设有所述第一u型管(10)的第一限位槽(51)和设于所述第二u型管(20)的第一限位柱(52),所述第一限位柱(52)活动插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较小体积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组件(60)包括设有所述第二u型管(20)的第二限位槽(61)和设于所述第三u型管(30)的第二限位柱(62),所述第二限位柱(62)活动插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较小体积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组件(70)包括设有所述第三u型管(30)的第三限位槽(71)和设于所述第四u型管(40)的第三限位柱(72),所述第三限位柱(72)活动插接于所述第三限位槽(7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较小体积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50)还包括设有所述第一u型管(10)的第四限位柱(53)和设于所述第二u型管(20)的第四限位槽(54),所述第四限位柱(53)活动插接于所述第四限位槽(54);所述第二限位组件(60)包括设有所述第二u型管(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森峤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