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708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46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本技术的基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的表面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凹槽,发光组件一一对应安装于凹槽内,发光组件采用平头型设计,在封装结构的顶部内嵌发光芯片,每一发光组件的发光面均朝向所述凹槽,通过凹槽对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进行漫反射,由此可以实现全视角发光,相邻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之间混光更均匀,提高背光模组的均一性,由此可以在保证亮度的同时,直接将光学膜片放置在LED灯板上也不会出现亮斑,实现0OD值,进而降低背光模组的厚度,进而无需设置支撑柱,便于显示装置实现超薄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背光模组具有亮度高,寿命长、发光均匀等特点。背光模组分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光式背光模组。

2、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显示装置外观的超薄化追求,背光模组的厚度也被要求越来越小。一方面,目前的背光模组中的led灯板的发光组件在发光芯片上进行点胶呈半圆形,发光芯片位于底部,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直接照射其上的光扩散膜,芯片发出的光线无法做到全视角发光,相邻的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之间混光不均匀,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不可全部覆盖,当od值(发光组件到光学膜片的垂直距离)较小时,即光学膜片距离发光组件很近时,容易出现亮斑现象,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另一方面,目前的背光模组采用支撑柱支撑于led灯板与光学膜片之间,所以光学膜片与led灯板之间的间距无法做到极致0间距,无法做到超薄化实现超小od值,这就使得背光模组的超薄化越来越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led灯板与光学膜片之间的间距无法实现超小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表面具有反光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芯片的发光面与所述基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包括光扩散膜、光学增亮膜和光转换膜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与所述LED灯板的间距小于2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板与所述光学膜片的间距为零,所述LED灯板支撑所述光学膜片。

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表面具有反光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芯片的发光面与所述基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包括光扩散膜、光学增亮膜和光转换膜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与所述led灯板的间距小于2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倪明明辛武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