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结构及电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7074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46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结构、电源管理系统及电池系统,其中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结构,包括上盖和底壳,上盖和底壳之间设置有PCB板,底壳内设置有若干个凹槽,凹槽用于盛放导热结构胶,PCB板通过导热结构胶粘贴于底壳。将PCB板粘贴于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相比于采用螺栓将PCB板固定于壳体,能够降低电源管理系统的重量;通过所述胶体能够及时对PCB板进行散热,降低因无法及时散热而导致PCB板损坏、无法正常工作的可能性;进一步地,由于导热结构胶有一定的流动性,通过设置所述凹槽用于盛放胶体能够对胶体进行限位,降低因所述胶体无法限位而对电源管理系统壳体内的其他结构造成影响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结构、电源管理系统及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1、电池作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核心结构,其安全性对电动汽车有着直接的影响。电池状态是通过电源管理系统进行监测的,电源管理系统作为电池和用户之间的纽带,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2、电源管理系统壳体,即用于存放电源管理系统的外壳,在现有技术中,pcb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线路板)采用螺栓固定于电池管理系统壳体内部,但是采用螺栓固定,重量较重,不符合电池轻量化发展的趋势,其次,螺栓不具备导热功能,不利于pcb板的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采用螺栓固定pcb板导致电源管理系统较重且不利于散热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结构、电源管理系统及电池系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结构,包括上盖和底壳,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壳之间设置有pcb板,所述底壳内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用于盛放导热结构胶,所述pcb板通过所述导热结构胶粘贴于所述底壳。

4、本技术通过将pcb板粘贴于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相比于采用螺栓将pcb板固定于壳体,能够降低电源管理系统的重量;由于采用的是导热结构胶,因此通过所述胶体能够及时对pcb板进行散热,降低因无法及时散热而导致pcb板损坏、无法正常工作的可能性;进一步地,由于导热结构胶有一定的流动性,通过设置所述凹槽用于盛放胶体能够对胶体进行限位,降低因所述胶体无法限位而对电源管理系统壳体内的其他结构造成影响的可能性。

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凹槽的高度大于或等于2mm,保证凹槽内有足够的胶用于粘接pcb板。

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导热结构胶与所述pcb板的粘接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pcb板底面积的百分之八十。通过对粘接面积作出限定,能够进一步保证pcb板粘接的稳定性。

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壳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pcb板。通过设置定位柱,能够对pcb板起到固定作用,降低pcb板沿定位柱的横截面方向产生位移的可能性。

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壳设置有支撑筋位,所述支撑筋位用于对所述pcb板的边缘提供支撑,相邻所述支撑筋位的间距小于或等于25mm。

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壳侧面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可拆卸式连接于电池包,所述固定板和所述上盖卡接。通过将固定板设置于底壳侧面,相比于将固定板设置于底壳底面,能够降低固定板与电池包的接触面积,进而电源管理系统可竖直立放于电芯模块侧面,减少电源管理系统与电气ccs组件距离,达到减少整包系统线束用量的技术效果,提高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所述固定板和所述上盖卡接,能够加强上盖和底壳的连接稳定性。

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壳底面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窗口,所述散热窗口为镂空的框架结构。通过设置散热窗口,能够进一步加强散热。

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盖设置有若干个卡紧筋位,所述卡紧筋位用于抵紧所述pcb板的上表面。由于导热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需要一段时间凝固,所述卡紧筋位能够在导热胶的凝固期间对pcb板限位,降低pcb板沿定位柱轴线方向产生位移的可能性。

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壳卡扣连接。相比于螺栓连接,卡扣连接更加方便,节省物料。

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盖和/或所述底壳外周设置有连接器避让缺口,用于连接连接器)

14、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池系统,包括上述的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结构。

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技术通过将pcb板粘贴于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相比于采用螺栓将pcb板固定于壳体,能够降低电源管理系统的重量;由于采用的是导热结构胶,因此通过所述胶体能够及时对pcb板进行散热,降低因无法及时散热而导致pcb板损坏、无法正常工作的可能性;进一步地,由于导热结构胶有一定的流动性,通过设置所述凹槽用于盛放胶体能够对胶体进行限位,降低因所述胶体无法限位而对电源管理系统壳体内的其他结构造成影响的可能性。

17、2、本技术中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的上盖和底壳卡扣连接,相比于螺栓连接,卡扣连接更加方便,节省物料。

18、3、本技术将固定板设置于底壳侧面,相比于将固定板设置于底壳底面,能够降低固定板与电池包的接触面积,进而电源管理系统可竖直立放于电芯模块侧面,减少电源管理系统与电气ccs组件距离,达到减少整包系统线束用量的技术效果,提高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

19、4、本技术结构简单,可应用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2)和底壳(3),所述上盖(2)和所述底壳(3)之间设置有PCB板(1),所述底壳(3)内设置有若干个凹槽(4),所述凹槽(4)用于盛放导热结构胶,所述PCB板(1)通过所述导热结构胶粘贴于所述底壳(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的高度大于或等于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结构胶与所述PCB板(1)的粘接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PCB板(1)底面积的百分之八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柱(5),所述定位柱(5)穿设于所述PCB板(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设置有支撑筋位(6),所述支撑筋位(6)用于对所述PCB板(1)的边缘提供支撑,相邻所述支撑筋位(6)的间距小于或等于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侧面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可拆卸式连接于电池包,所述固定板(8)和所述上盖(2)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底面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窗口(31),所述散热窗口(31)为镂空的框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上设置有若干个卡紧筋位(7),所述卡紧筋位(7)用于抵紧所述PCB板(1)的上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和所述底壳(3)卡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和/或所述底壳(3)外周设置有连接器避让缺口(9)。

11.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2)和底壳(3),所述上盖(2)和所述底壳(3)之间设置有pcb板(1),所述底壳(3)内设置有若干个凹槽(4),所述凹槽(4)用于盛放导热结构胶,所述pcb板(1)通过所述导热结构胶粘贴于所述底壳(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的高度大于或等于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结构胶与所述pcb板(1)的粘接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pcb板(1)底面积的百分之八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柱(5),所述定位柱(5)穿设于所述pcb板(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设置有支撑筋位(6),所述支撑筋位(6)用于对所述pcb板(1)的边缘提供支撑,相邻所述支撑筋位(6)的间距小于或等于25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心陈智伟邱文聪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