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建结构,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预制房建外墙。
技术介绍
1、在房建施工中,为了保障房屋建设更加高效,常常预制一些墙体,然后固定安装在房屋内框架结构的合适位置,以此可提高施工的进度。
2、现有的预制墙体之间连接起来需要配合水泥混凝土来填补,由于其是外墙在配合水泥混凝土实现两面预制墙体之间的连接时,其连接缝处还需要对该缝进行找平、美缝,工序较为繁琐,并且填充部位的结构稳固性一般,导致整个预制墙体的稳固性不佳。
3、故而,目前急需一种可以提高预制外墙连接稳固性、以及实现外墙连接缝更加美观的预制房建外墙。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房建外墙,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外墙在配合水泥混凝土实现两面预制墙体之间的连接时,其连接缝处还需要对该缝进行找平、美缝,工序较为繁琐,并且填充部位的结构稳固性一般,导致整个预制墙体的稳固性不佳的缺陷。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预制房建外墙,其结构包括墙体,设于所述墙体表面的浇筑框条、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且与所述浇筑框条相连接的衔接砖和用于固定衔接砖的钢管。
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浇筑框条内部呈中空结构,且与所述衔接砖接触位置呈贯穿结构,有利于混凝土的浇筑。
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衔接砖呈有间距状安装于所述浇筑框条表面,两面所述墙体在水平连接时,所述衔接砖呈上下穿插配合,有利
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衔接砖内部呈中空结构且上部以及面朝与之相领的另一面所述墙体的位置均呈非封闭式结构,所述衔接砖中部开设有与所述钢管直径一致的穿孔,所述衔接砖与所述浇筑框条接触位置开设有矩形口,有利于后续的混凝土的浇筑,使得两面墙体直接的连接更加稳定。
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钢管内部呈中空结构,且与所述穿孔贯穿相配合。
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钢管包括管体、设于所述管体表面的溢流孔、设于所述管体上下端表面的螺纹纹路和与所述螺纹纹路相配合的固定螺帽。
9、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10、相对比较于传统的一种预制房建外墙,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墙体的连接处设置了浇筑框条以及衔接砖的设置,利用两面墙体在连接时,其设置的衔接砖呈穿插连接,并利用钢管进行矫正稳定,在钢管矫正稳定后直接往钢管内部、浇筑框条内部浇灌水泥,从而使得衔接砖内部填充满水泥,以此实现两面墙体之间的固定,利用衔接砖之间的连接关系,可更加稳定、美观的对墙体起到有效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房建外墙,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墙体(1)表面的浇筑框条(2)、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且与所述浇筑框条(2)相连接的衔接砖(3)和用于固定衔接砖的钢管(4),所述浇筑框条(2)内部呈中空结构,且与所述衔接砖(3)接触位置呈贯穿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房建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砖(3)呈有间距状安装于所述浇筑框条(2)表面,两面所述墙体(1)在水平连接时,所述衔接砖(3)呈上下穿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房建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砖(3)内部呈中空结构且上部以及面朝与之相领的另一面所述墙体(1)的位置均呈非封闭式结构,所述衔接砖(3)中部开设有与所述钢管(4)直径一致的穿孔(31),所述衔接砖(3)与所述浇筑框条(2)接触位置开设有矩形口(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房建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4)内部呈中空结构,且与所述穿孔(31)贯穿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房建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4)包括管体(41)、设于所述管体(41)表面的溢流孔(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房建外墙,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墙体(1)表面的浇筑框条(2)、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且与所述浇筑框条(2)相连接的衔接砖(3)和用于固定衔接砖的钢管(4),所述浇筑框条(2)内部呈中空结构,且与所述衔接砖(3)接触位置呈贯穿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房建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砖(3)呈有间距状安装于所述浇筑框条(2)表面,两面所述墙体(1)在水平连接时,所述衔接砖(3)呈上下穿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房建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砖(3)内部呈中空结构且上部以及面朝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顺达,邹琼荣,黄宝越,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恒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