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地基承重桩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697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承重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异形地基承重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板,所述桩体的顶部开设有转孔,转孔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桩体内设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与转动盘相固定,所述桩体内设有滑杆;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异形地基承重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开挖基坑,使用挖掘机对基坑进行开挖,基坑开挖完毕过后,对地基进行夯实;S2:稳定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增加了承重桩的接触面积,避免承重桩的地基下陷,提高了承重桩使用的安全,而且能够防止挡板出现移动,提高了承重桩使用的稳定性,还能够减小滑杆受到的作用力,避免滑杆与螺纹杆之间出现滑丝的现象,提高了承重桩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承重桩,具体为一种异形地基承重桩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承重桩主要分为预制管桩和钻孔灌注桩,其中预制管桩大多数为圆形,虽然有利于承重桩的安装,但是却容易发生缓慢的下沉。

2、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7629859u公示了一种用于建筑地基基础的高承载力的承重桩,通过将盖板盖至承重桩桩体顶部,盖板的底部与转盘的顶部接触,综上所述,则提高了承重桩桩体在地基内部的稳定性,然而存在以下缺陷,该承重桩的底板是圆锥型,虽然可以便于安装,但是不利于对整体的固定,容易发生下沉现象,导致承重桩的地基下陷,从而影响上方的建筑。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异形地基承重桩及其施工方法,主要为解决承重桩不利于对整体的固定,容易发生下沉现象,导致承重桩的地基下陷,从而影响上方的建筑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异形地基承重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形地基承重桩,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板(28),所述桩体(1)的顶部开设有转孔,转孔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盘(16),所述桩体(1)内设有螺纹杆(7),且螺纹杆(7)与转动盘(16)相固定,所述桩体(1)内设有滑杆(8),滑杆(8)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14),且螺纹杆(7)与螺纹孔(14)螺纹连接,所述桩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9),且滑杆(8)穿过第一固定架(9),所述滑杆(8)多侧外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9),转动杆(29)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挡板(13),所述桩体(1)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导向槽(12),且挡板(13)与导向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地基承重桩,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板(28),所述桩体(1)的顶部开设有转孔,转孔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盘(16),所述桩体(1)内设有螺纹杆(7),且螺纹杆(7)与转动盘(16)相固定,所述桩体(1)内设有滑杆(8),滑杆(8)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14),且螺纹杆(7)与螺纹孔(14)螺纹连接,所述桩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9),且滑杆(8)穿过第一固定架(9),所述滑杆(8)多侧外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9),转动杆(29)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挡板(13),所述桩体(1)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导向槽(12),且挡板(13)与导向槽(1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9)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避位槽(25),所述桩体(1)内设有对挡板(13)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所述桩体(1)内设有对滑杆(8)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地基承重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多个连接轴(27),多个所述连接轴(27)分别与多个所述导向板(28)转动连接,多个所述连接轴(27)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三固定架(26),且第三固定架(26)与桩体(1)相固定,多个所述第三固定架(2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扭簧(31),且扭簧(31)与连接轴(27)相固定,多个所述连接轴(27)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环(32),多个所述固定环(32)的外侧均开设有卡槽(35),多个所述连接轴(27)的外侧均键连接有收卷辊(33),收卷辊(33)的外侧绕接有拉绳(34),且拉绳(34)与滑杆(8)相固定,所述挡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l型架(24),且l型架(24)穿过第二避位槽(25)并在第二避位槽(25)内滑动。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涂闽杰郭晓黄娟娟刘源锴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