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智慧工地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技术_技高网

智慧工地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695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工地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对建筑工地中常见的事故进行分类,并分析可能导致事故的影响因素,结合层次分析法和LEC理论,计算事故发生的危险程度,并根据危险程度进行分级,建立工地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基于该方法和工地智能设备,建立智慧工地危险源识别预警系统,利用监控设备、人员定位设备、巡检机器人对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进行数据化处理,并将信息上传到云平台;基于危险源分类分级评价方法,对识别信息计算危险源的危险系数,划分危险等级,并在数字地图上可视化预警;将危险源预警信息分别通知到相关责任人,责任人根据预警信息处理相关危险源,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该方法具有数字化、可视化等特点,可实现工地现场危险源及时发现处置,保障生产活动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慧工地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尤其适用于土木工程。


技术介绍

1、土木工程生产现场,由于其环境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源,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事故。但是目前对于工程现场事故的管理大多还是根据现场管理人员的生产经验,通过培训、教育、奖惩等手段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法相对来讲比较滞后,而且主要依赖于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工人素质较高可能效果较好,如果素质不高可能效果就会很差。因此,建立一套合理的、可实施的建筑工地现场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十分必要。

2、而且,随着各种智能设备的引入,现在的工程现场已经成为“智慧工地”。借助于现在智能设备,结合建立的分类级管理方法,可以实现对工程现场危险源的实时数据化、可视化管理,大大提高管理运行效率,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

3、相较于现有的研究,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创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4、(1)实现工地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

5、根据事故主体将工地现场常见的事故类型进行分类,然后分析该事故主体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进而研究可能引发不同事故类型的影响因素;基于层次分析法和lec理论,计算每种事故发生的危险系数,根据危险系数的数值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危险等级;最后,根据事故主体和危险等级分别设置对应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相应的事故处置办法。

6、(2)实现工地危险源智能识别及预警

7、利用工地现场布置的视频监控系统、定位系统、巡检机器人系统,对事故主体的各个影响因素信息进行采集,结合相应的图像识别算法,将识别的信息数据化并上传至云平台;通过云平台中危险源分类分级系统,实时计算各个事故主体的危险系数以及危险等级,并在bim数字地图上通过声、光、电等信号预警;同时,将相关预警信息分发至相应的责任部分及责任人,按照管理办法进行处置并及时反馈。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智慧工地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及识别预警系统,建立土木工程现场危险源的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并利用现场布置的智能系统和图像识别算法,对现场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预警。解决了传统管理方法效率低、主观依赖性强、处置不及时等缺点。

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智慧工地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及识别预警系统,首先对建筑工地中常见的事故进行收集整理,并根据事故主体将其进行分类;然后,列出不同事故主体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并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其次,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事故发生概率l,再结合lec理论,计算事故主体危险系数;最后,根据不同的危险系数数值,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危险等级;步骤具体为:

3、步骤一、利用智慧工地现场布置的视频监控系统、人员/机器定位系统、巡检机器人系统对工地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相关图像识别算法对监控图像进行数据化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上传至云平台;

4、步骤二、基于层次分析法和lec理论建立工地危险源分类分级评价体系,计算不同事故的危险系数;

5、步骤三、对不同事故的危险系数进行分级,并且将不同的事故分别对应到不同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6、步骤四、对不同的危险等级设置不同的声、光、电预警标识,结合bim等工业软件生成的数字工地地图,在地图上危险源的对应位置进行显示提醒;

7、步骤五、云平台将系统中的危险预警信息通过无线或有限通讯设备将信息分发到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责任人按照不同的危险源处理办法及时进行处置;

8、步骤六、责任人将危险源处置后,通过通讯设备或视频设备将处置结果反馈给云平台,平台收到反馈信息后,对处理后的信息进行比对,如果合格则消除预警,如果不合格通知责任人继续处置,直至合格。

9、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的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布置工地现场中的摄像头、安全帽内嵌的微型摄像头、移动设备中的相机等设备,这些设备可通过有线、无线、蓝牙等协议方式将图像、视频信息上传至云平台。

10、所述的人员/机器定位系统包括安全帽、工地中各个固定/移动设备,可以通过内置的gps/北斗等定位芯片实时采集人员或设备的位置信息并上传至云平台。

11、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系统包括流动遥控车、无人机,通过内置视频/音频采集设备可以对工地内部、外部各个位置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将信息上传云平台。

12、所述的图像识别算法,首先识别事故主体(如基坑、脚手架等),然后根据提前在系统中设置的主体参数(安全距离、材料堆放高度、人员通道宽度等),分别对各个参数进行识别并输入数值。

13、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的工地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体系,是基于层次分析法和lec理论建立的;具体为:

14、(1)所述的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为树形结构,其中第一层为目标层,事故主体(x),第二层为准则层,事故类型(y);第三层为子准则层,不同事故类型影响因素(z);

15、(2)所述的目标层事故主体有:基坑(x1)、脚手架(x2)、模板(x3)、塔吊(x4)、升降机(x5)、流动设备(x6);

16、(3)所述的准则层事故类型有:

17、①基坑坍塌(y11)、基坑高处坠落(y21)、基坑击打(y31);

18、②脚手架倒翻(y12)、脚手架高处坠落(y22)、脚手架击打(y32);

19、③模板倾倒(y13)、模板高处坠落(y23)、模板击打(y33);

20、④塔吊倾倒(y14)、塔吊高处坠落(y24)、塔吊击打(y34);

21、⑤升降机倾倒(y15)、升降机高处坠落(y25)、升降机击打(y35);

22、⑥流动设备倾倒(y16)、流动设备高处坠落(y26)、流动设备击打(y36)。

23、(4)所述的子准则层有:

24、①基坑事故的影响因素有,材料堆放情况(z11)、堆土堆载情况(z21)、排水措施(z31)、人员通道(z41)、作业环境(z51)、隔离措施(z61)、基坑围栏(z71)、作业区安全距离(z81);

25、所述的基坑事故的影响因素赋值方法为:

26、a.材料堆放情况(z11)

27、

28、b.堆土堆载情况(z21)

29、

30、c.排水措施(z31)

31、

32、d.人员通道(z41)

33、

34、e.作业环境(z51)

35、

36、f.隔离措施(z61)

37、

38、g.基坑围栏(z71)

39、

40、h.作业区安全距离(z81)

41、

42、②脚手架事故的影响因素有,围挡防护结构(z12)、架体内水平防护(z22)、架体基础(z32)、架体稳定性(z42)、构配件材质(z52)、人员通道设置(z62)、安装情况(z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慧工地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对建筑工地中常见的事故进行收集整理,并根据事故主体将其进行分类;然后,列出不同事故主体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并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其次,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事故发生概率L,再结合LEC理论,计算事故主体危险系数;最后,根据不同的危险系数数值,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危险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工地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的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为树形结构,其中第一层为目标层,事故主体(X),第二层为准则层,事故类型(Y);第三层为子准则层,不同事故类型影响因素(Z)。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工地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其所述的目标层事故主体有:基坑(X1)、脚手架(X2)、模板(X3)、塔吊(X4)、升降机(X5)、流动设备挖掘机/起重机(X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工地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其所述的准则层事故类型为如下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工地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其所述的各个事故的子准则层为如下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工地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其所述的LEC理论中的每种事故发生概率L计算方法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工地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其所述的LEC理论中的事故发生中人员接触频率E取值方法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工地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其所述的LEC理论中的事故发生中危险源爆发带来危险程度C的取值方法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工地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其所述的LEC理论中的事故发生中危险系数D计算方法为:D=LEC,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工地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智慧工地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对建筑工地中常见的事故进行收集整理,并根据事故主体将其进行分类;然后,列出不同事故主体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并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其次,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事故发生概率l,再结合lec理论,计算事故主体危险系数;最后,根据不同的危险系数数值,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危险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工地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的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为树形结构,其中第一层为目标层,事故主体(x),第二层为准则层,事故类型(y);第三层为子准则层,不同事故类型影响因素(z)。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工地危险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其所述的目标层事故主体有:基坑(x1)、脚手架(x2)、模板(x3)、塔吊(x4)、升降机(x5)、流动设备挖掘机/起重机(x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金帅吴思阳姚怡鲁丁丁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