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温地热驱动结合蓄能调峰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682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低温地热驱动结合蓄能调峰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发电系统、地热水输入管线、制冷循环系统、二级板式换热机组和三级板式换热机组,所述地热水输入管线一端连通地热井,所述地热水输入管线另一端连通有管线一和管线二,所述管线一连通发电系统的进口端,所述管线二的出口端与发电系统的进口端连通有管线三,所述管线三连通制冷循环系统和二级板式换热机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抽取中深层地热水,采用能源梯级利用的方式,实现冷热电联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用能,为节能减排、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提供行动上的支持。同时,系统设置蓄电设备、蓄热、蓄冷水池实现峰谷用能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具体涉及一种中低温地热驱动结合蓄能调峰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化石能源对环境与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可再生能源越来越被重视。地热能作为蕴藏在地球内部的巨大自然能源,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中最具竞争力的资源之一。地热能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高利用效率。合理开发地热资源将提高我国未来能源的保障能力,同时可有效实现节能减排、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2、根据全球利用地热资源的经验,地热资源根据温度分为高温地热资源(150℃以上),主要用于发电、烘干;中温地热资源(90~150℃)用于工业、发电、烘干、制冷;低温地热资源(90℃以下)采暖、工艺流程、医疗、洗浴、卫生、农业灌溉、水产养殖及土壤加温等。

3、目前中高温地热资源开采主要用于发电,且技术要求较高。发电站多设置在地热资源较好的非城镇地区,总体开发规模较小。而城镇建筑对于地热能利用大多采用低温地热资源(90℃以下),地热井深度在1000~3000米。若城镇建筑能将地热资源利用温度扩大至中温地热资源,对扩大地热资源总体利用率、缓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中低温地热驱动结合蓄能调峰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系统、地热水输入管线、制冷循环系统、二级板式换热机组和三级板式换热机组,所述地热水输入管线一端连通地热井,所述地热水输入管线另一端连通有管线一和管线二,所述管线一连通发电系统的进口端,所述管线二的出口端与发电系统的进口端连通有管线三,所述管线三连通制冷循环系统和二级板式换热机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低温地热驱动结合蓄能调峰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系统包括蒸发器一、预热器、涡轮机、发电机、工质泵、冷凝器一和蓄电池,所述蒸发器一进口端与管线一连通,所述蒸发器一、涡轮机、冷凝器一、工质泵、预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中低温地热驱动结合蓄能调峰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系统、地热水输入管线、制冷循环系统、二级板式换热机组和三级板式换热机组,所述地热水输入管线一端连通地热井,所述地热水输入管线另一端连通有管线一和管线二,所述管线一连通发电系统的进口端,所述管线二的出口端与发电系统的进口端连通有管线三,所述管线三连通制冷循环系统和二级板式换热机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低温地热驱动结合蓄能调峰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系统包括蒸发器一、预热器、涡轮机、发电机、工质泵、冷凝器一和蓄电池,所述蒸发器一进口端与管线一连通,所述蒸发器一、涡轮机、冷凝器一、工质泵、预热器依次连通,所述冷凝器一通过管线连通有冷却水泵,所述预热器出口端与管线三连通,所述涡轮机连通发电机,所述发电机连通蓄电池和生活用电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低温地热驱动结合蓄能调峰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发生器、吸收器、蒸发器二、冷凝器二、冷却塔和冷冻水循环泵,所述管线四与发生器的进口端连通,所述发生器、冷凝器二、蒸发器二、吸收器依次首尾连通形成制冷循环,所述蒸发器二和冷凝器二之间设有节流装置,所述发生器和吸收器之间设有再生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低温地热驱动结合蓄能调峰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空调制冷设备的出口端通过管线和蓄热循环泵与二级板式换热机组连通,所述末端空调制冷设备的进口端与水蓄冷、热池的出口端、二级板式换热机组分别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低温地热驱动结合蓄能调峰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斌马勃刘轩张勇闫光辰陈伟吕佼佼高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