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调节装置和燃料电池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676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度调节装置和具有该湿度调节装置的燃料电池系统,湿度调节装置包括壳体、增湿模块和调节组件,壳体具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增湿腔和旁通腔,增湿腔与旁通腔隔开;增湿模块设于增湿腔内,以对增湿腔内的气流增湿;调节组件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中间状态,其中,调节组件在第一状态时第一进口连通增湿腔并与旁通腔隔开,调节组件在第二状态时第一进口连通旁通腔并与增湿腔隔开,调节组件在中间状态时第一进口连通旁通腔和增湿腔。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湿度调节装置,可以实现全湿度范围调节,且将调节组件集成在湿度调节装置内部不占用额外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湿度调节装置和具有该湿度调节装置的燃料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相关技术中,常用的增湿器一般没有湿度调节功能,或者湿度调节能力差以及集成度低,无法按照需求调节气体的湿度,以及增湿器的体积较大,导致增湿器占用的空间比较大,且调节湿度的效果不佳。如,在专利cn213459808 u中,采用在增湿器外增加管路与阀门的形式来实现湿度调节的功能,此方式会导致湿度调节的方案在机械布置上占用较大的空间,往往在乘用车布置上是无法实现的,且会增加燃料电池系统的体积与重量,影响燃料电池系统的小型化、集成化。又如,在专利cn215220774 u所述的方案中,可以在中冷器内集成旁通管路与蝶阀,但是在实现分流的工况下,膜管与旁通管路内同时存在流量,不能保证干空气100%不进行增湿进入到燃料电池内部,湿度调节能力低,不能实现全湿度范围内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湿度调节装置,可以实现全湿度范围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还具有进气腔(13),所述增湿腔(11)与所述进气腔(13)连通,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阀(31),所述第一调节阀(31)设于所述进气腔(13)内,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进口(40)、所述进气腔(13)和所述旁通腔(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阀(31)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3112)、所述第一接口(3111)以及所述第三接口(3113)沿所述第一阀芯(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还具有进气腔(13),所述增湿腔(11)与所述进气腔(13)连通,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阀(31),所述第一调节阀(31)设于所述进气腔(13)内,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进口(40)、所述进气腔(13)和所述旁通腔(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阀(31)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3112)、所述第一接口(3111)以及所述第三接口(3113)沿所述第一阀芯(312)的旋转方向每相隔预定角度依次排布,所述第一阀芯(312)上具有在所述第一阀芯(312)的旋转方向上相隔所述预定角度的两个接口,所述预定角度在0到180°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出口(50)连通所述增湿腔(11)并与所述旁通腔(12)隔开,所述调节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出口(50)连通所述旁通腔(12)并与所述增湿腔(11)隔开,所述调节组件在所述中间状态时所述第一出口(50)连通所述旁通腔(12)和所述增湿腔(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还具有出气腔(14),所述增湿腔(11)与所述出气腔(14)连通,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调节阀(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洪豹韩吉伟范开学
申请(专利权)人: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