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微细气泡发生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微细气泡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6706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29
提供了一种微细气泡发生器,能够不从外部导入气体而使液体中发生微细气泡。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使液体流通于设于筒状外侧部件20的内周面的第一螺旋状部23和设于配置于外侧部件20内的内侧部件30的周面的第二螺旋状部33之间的间隙中,通过液体从第一螺旋状部23和第二螺旋状部33之间流出时的减压效果引起空化,液体中能够发生微细气泡。此时,流通外侧部件20的内周面侧的液体沿第一螺旋状部23一边旋回一边流通,流通内侧部件30的外周面侧的液体沿第二螺旋状部33一边旋回一边流通,能够通过旋回流促进空化、增大微细气泡的发生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流通于自来水和工业用水等流道的液体中发生微细气泡的微细气泡发生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作为液体中含有的气泡,称为微气泡和纳米气泡的微细气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促进了在各种清洁,净化,渔业,农业,医疗,美容和食品加工等各个领域中的实际使用。例如,工业用途中,它用于清洁精密机械零件,防止管道内粘附异物,上下水和沼泽等水质的改善,并防止异臭等。另外,众所周知,在美容和健康领域,它对温浴和卸妆等有效。

2、一般地,微气泡是直径1μm以上100μm以下,纳米气泡是直径不足1μm的气泡,但由于纳米气泡极其微小,因此它们很少漂浮,在液体中持续很长时间(几周到几个月),预计其在使用领域将产生更好的效果。

3、作为发生这种微细气泡的设备,已知从外部导入气体至流道上设置的液体流通部内,并通过与流道内流通的液体混合而在液体中发生微细气泡(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2或3。)。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第2008-119623号公报

7、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第2008-229516号公报

8、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第2014-1216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2、然而,有如常规示例中所述,从液体中的外部导入气体需要压缩机等设备来供应气体,并且结构变得复杂的问题。另外,也有当从外部将气体导入液体中时,液体的压力通常需要低于气体的压力,因此由于导入的气体压力极限,很难在高液压下发生的问题。

3、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成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微细气泡发生器,可以在不从外部导入气体的情况下使液体中发生微细气泡。

4、解决课题的手段

5、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所述目的,在设于液体流通的流道上,流通流道的液体中发生泡沫的微细气泡发生器中,具有:外侧部件,为筒状,其内周面设有周向螺旋状延伸的第一螺旋状部,液体在内部沿轴向流通;内侧部件,其外周面配置于外侧部件内以与外侧部件的内周面以预定间隔相对,其外周面上设有周向螺旋状延伸的第二螺旋状部;构成为所述液体流通于外侧部件的第一螺旋状部和内侧部件的第二螺旋状部之间。

6、由此,液体流通于外侧部件的第一螺旋状部和内侧部件的第二螺旋状部之间的间隙中,由于液体从第一螺旋状部和第二螺旋状部之间流出时的减压效果,发生空化,液体中发生微细气泡。此时,流通外侧部件的内周面侧的液体沿第一螺旋状部一边旋回一边流通,流通内侧部件的外周面侧的液体沿第二螺旋状部一边旋回一边流通,通过旋回流促进空化。因此,无须通过外部压缩机等导入空气,液体中也可能发生微细气泡。

7、专利技术的效果

8、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无须通过外部压缩机等导入空气,液体中也可以发生微细气泡,因此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单化,实现工业用以及家庭用的普及。另外,由于通过旋回流能够促进空化,能够增大微细气泡的发生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细气泡发生器,设于液体流通的流道中,在流通流道的液体中发生气泡,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细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细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细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细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细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7.根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细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微细气泡发生器,设于液体流通的流道中,在流通流道的液体中发生气泡,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细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细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土屋幸久
申请(专利权)人:荒川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