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667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28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壳体、雾化器和第二气道,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一通孔;雾化器设置于壳体的内部,雾化器具有加热腔和围设于加热腔外周的第一气道,第一气道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与第一通孔和加热腔连通;第二气道形成于雾化器与壳体之间,第二气道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与第一通孔和加热腔连通。当用户抽吸气溶胶产生装置产生的气溶胶时,外部的冷空气将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壳体并分别流经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以将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内的热量转移至加热腔内,达到降低壳体表面温度和提高热量利用率的效果,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在使用时不会出现烫手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电子雾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1、加热不燃烧气溶胶产生装置,是一种通过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如经过处理的植物叶类制品)但不使气溶胶生成基质燃烧的方式进行雾化的装置。这种气溶胶产生装置通过高温加热到气溶胶生成基质可以产生气溶胶但不足以燃烧的温度,让气溶胶生成基质产生用户所需的气溶胶。

2、现有的加热不燃烧气溶胶产生装置,其加热管在加热时所产生的热量会使得加热管外侧周围的空气升温,导致气溶胶产生装置的表面温度较高,用户使用时会存在烫手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以解决现有气溶胶产生装置的表面温度较高而导致烫手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壳体、雾化器和第二气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雾化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雾化器具有加热腔和围设于所述加热腔外周的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加热腔连通;所述第二气道形成于所述雾化器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二气道的进气端和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加热管(210)和隔热管(220),所述加热管(210)的内部形成所述加热腔(201),所述隔热管(220)套设于所述加热管(210)的外侧,且所述隔热管(220)的内壁与所述加热管(210)的外壁之间设有间隙以形成所述第一气道(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环状的固定座(230),所述固定座(230)的内侧与所述加热管(210)连接,所述固定座(230)的外侧与所述隔热管(220)连接;所述固定座(2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加热管(210)和隔热管(220),所述加热管(210)的内部形成所述加热腔(201),所述隔热管(220)套设于所述加热管(210)的外侧,且所述隔热管(220)的内壁与所述加热管(210)的外壁之间设有间隙以形成所述第一气道(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环状的固定座(230),所述固定座(230)的内侧与所述加热管(210)连接,所述固定座(230)的外侧与所述隔热管(220)连接;所述固定座(230)的外侧面设有第一气槽(231),所述第一气槽(231)连通所述固定座(230)的轴向两端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两个所述固定座(230),所述加热管(210)的上端通过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座(230)与所述隔热管(220)的上端连接,所述加热管(210)的下端通过另一个所述固定座(230)与所述隔热管(220)的下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30)的内侧与所述加热管(210)抵接,所述固定座(230)的外侧与所述隔热管(220)抵接;所述固定座(230)的轴向的一端表面设有第二气槽(232),所述第二气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西军廖振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