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传统风格大跨度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悬挂桁架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用于传统风格大跨度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悬挂桁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6659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27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传统风格大跨度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悬挂桁架结构。桁架上弦和桁架下弦分别设置于相邻楼层部位,桁架上弦位于桁架下弦的上方,桁架上弦的长度小于桁架下弦的长度;第一竖腹杆、桁架上弦和第二竖腹杆依次连接,且与部分桁架下弦构成矩形结构,第二竖腹杆的远离桁架上弦的一端与桁架下弦的一端连接;受压斜腹杆和受拉斜腹杆位于矩形结构内,且与部分桁架下弦构成三角形结构,受压斜腹杆靠近于第二竖腹杆;两个支座柱分别设置于桁架下弦的两端。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既可以将上部结构的力传递于地基基础,又可以将大跨度桁架下弦悬挂,保证整体结构的安全可靠,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实现传统建筑风格与大跨度功能需求的完美统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传统风格建筑设计及施工,尤其涉及用于传统风格大跨度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悬挂桁架结构


技术介绍

1、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风格与现代功能相融合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流派,传承与创新则为传统建筑文化开拓出更宽广的发展前景。

2、现有的传统风格建筑的材料多采用木材,传统风格建筑为逐层收进结构,造型美观。但是,逐层收进结构会造成结构的竖向构件不连续,使得结构传力不直接,从而使得结构形成薄弱部位,对结构抗震不利。此外,现有的传统风格建筑大多用于小跨度的亭阁之类,无法满足大跨度功能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用于传统风格大跨度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悬挂桁架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传统风格建筑的竖向构件不连续,对抗震不利以及无法满足大跨度功能需求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传统风格大跨度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悬挂桁架结构,包括桁架上弦、桁架下弦、受压斜腹杆、受拉斜腹杆、第一竖腹杆、第二竖腹杆和两个支座柱;所述桁架上弦和所述桁架下弦分别设置于相邻楼层部位,所述桁架上弦位于所述桁架下弦的上方,所述桁架上弦的长度小于所述桁架下弦的长度;所述第一竖腹杆、所述桁架上弦和所述第二竖腹杆依次连接,且与部分所述桁架下弦构成矩形结构,所述第二竖腹杆的远离所述桁架上弦的一端与所述桁架下弦的一端连接;所述受压斜腹杆和所述受拉斜腹杆位于所述矩形结构内,且与部分所述桁架下弦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三角形结构的一个顶点位于所述桁架上弦,所述三角形结构的其余两个顶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竖腹杆与所述桁架下弦的连接处、所述第二竖腹杆与所述桁架下弦的连接处,所述受压斜腹杆靠近于所述第二竖腹杆;两个所述支座柱分别设置于所述桁架下弦的两端。

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于传统风格大跨度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悬挂桁架结构还包括平衡墙;所述平衡墙设置于所述第二竖腹杆的远离所述受压斜腹杆的一侧,并用于平衡所述桁架上弦、所述桁架下弦、所述受压斜腹杆、所述受拉斜腹杆、所述第一竖腹杆和所述第二竖腹杆构成的桁架结构所产生的内力。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于传统风格大跨度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悬挂桁架结构还包括转换柱;所述转换柱垂直设置于所述桁架上弦并位于所述桁架上弦的上方;所述转换柱与所述第二竖腹杆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竖腹杆与所述第二竖腹杆的距离。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换柱设置于所述三角形结构的顶点处。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于传统风格大跨度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悬挂桁架结构还包括预应力筋;所述预应力筋设置于所述受拉斜腹杆内。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桁架上弦、所述桁架下弦、所述受压斜腹杆、所述受拉斜腹杆、所述第一竖腹杆和所述第二竖腹杆均为钢筋混凝土构件。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桁架下弦内设置有型钢。

9、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传统风格大跨度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悬挂桁架结构包括桁架上弦、桁架下弦、受压斜腹杆、受拉斜腹杆、第一竖腹杆、第二竖腹杆和两个支座柱。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传统风格大跨度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悬挂桁架结构将上部结构的力传递于支座柱,支座柱将力传递于地基基础,可以避免将结构上部荷载传递至大跨度梁上,显著降低大跨度梁的负荷,有效控制上部结构的变形,从而可以防止整体结构倾斜。本申请实施例的受拉斜腹杆和第一竖腹杆用于悬挂桁架下弦,可进一步减小桁架下弦的负荷,辅助桁架下弦受力,有效增强大跨度结构的刚度,减小桁架下弦的截面尺寸和竖向挠度,从而使得其不占用传统风格建筑的下部大跨度空间,进而使得传统风格建筑的下部大跨度空间实现大的净空高度。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既可以将上部结构的力传递于地基基础,又可以将大跨度桁架下弦悬挂,保证了整体结构的安全可靠,提高了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实现了传统风格建筑逐层收进与底部大跨度空间的有机结合,成就了建筑之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传统风格大跨度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悬挂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上弦(1)、桁架下弦(2)、受压斜腹杆(3)、受拉斜腹杆(4)、第一竖腹杆(5)、第二竖腹杆(6)和两个支座柱(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统风格大跨度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悬挂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衡墙(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统风格大跨度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悬挂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换柱(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传统风格大跨度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悬挂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柱(9)设置于所述三角形结构(11)的顶点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统风格大跨度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悬挂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应力筋(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统风格大跨度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悬挂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上弦(1)、所述桁架下弦(2)、所述受压斜腹杆(3)、所述受拉斜腹杆(4)、所述第一竖腹杆(5)和所述第二竖腹杆(6)均为钢筋混凝土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统风格大跨度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悬挂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下弦(2)内设置有型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传统风格大跨度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悬挂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上弦(1)、桁架下弦(2)、受压斜腹杆(3)、受拉斜腹杆(4)、第一竖腹杆(5)、第二竖腹杆(6)和两个支座柱(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统风格大跨度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悬挂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衡墙(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统风格大跨度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悬挂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换柱(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传统风格大跨度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悬挂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陶倍林贾俊明车顺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