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股骨逆行髓内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660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股骨逆行髓内钉,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股骨本体,所述股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髓内钉本体,所述髓内钉本体呈L型设置,所述髓内钉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椎部。模型髓内钉为A点位置进入,髓内钉本体的第一弯曲部与股骨本体弯曲角度一致,可防止髓内钉本体偏移出股骨本体,第二横向插孔、第三横向插孔和第四横向插孔位置为髓内钉本体底端螺丝固定位置预留孔,用于放置固定髓内钉本体与股骨本体的配套螺钉,第一横向插孔与竖向插孔位置为固定股骨本体上端与髓内钉本体的配套螺钉预留孔位,髓内钉本体的配套螺钉有一号螺钉、二号螺钉、三号螺钉、四号螺钉和活动螺钉,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股骨逆行髓内钉


技术介绍

1、医疗工具是指在临床诊断、治疗或手术等领域中使用的各种设备和器具,在患者股骨发生骨折时,需要使用到髓内钉对骨折部位进行定位医治。

2、股骨远端骨折,或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的治疗历来是一个难题,这些骨折常是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或多发伤者,目前大部分股骨髁上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或钢板螺钉技术,对于钢板螺钉固定技术切口长,软组织分离和骨膜剥离较广泛,骨折端的血运受损较重,愈合较慢,而采用普通逆行髓内钉:①由于逆行股骨髓内钉术不在骨折复位台上操作,因此在判定旋转对线和恢复肢体长度方面比较困难;②逆行股骨髓内钉在行交锁固定时,由于大大腿肌肉丰富,进行近端交锁螺钉操作比较棘手;③包括取内固定物在内需要两次切开关节囊。然而手术过程较为复杂,且股骨远端骨折不愈合率较高。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上述钢板螺钉固定于普通逆行髓内钉固定问题。采用内上髁部位为进钉点,进入股骨髓腔并向上通过骨折部位。髓内钉头部采用贴合股骨的弧面形式,尾部位置达到粗隆位置,此专利技术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股骨逆行髓内钉,包括股骨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本体(5)的内部设置有髓内钉本体(1),所述髓内钉本体(1)呈L型设置,所述髓内钉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椎部(13),所述髓内钉本体(1)表面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横向插孔(16),所述髓内钉本体(1)表面的顶部开设有竖向插孔(15),所述竖向插孔(15)开设于第一横向插孔(16)的下方,所述髓内钉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弯曲部(8),所述髓内钉本体(1)表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横向插孔(9),所述髓内钉本体(1)表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三横向插孔(2),所述髓内钉本体(1)表面的底部开设有第四横向插孔(11),所述第三横向插孔(2)开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股骨逆行髓内钉,包括股骨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本体(5)的内部设置有髓内钉本体(1),所述髓内钉本体(1)呈l型设置,所述髓内钉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椎部(13),所述髓内钉本体(1)表面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横向插孔(16),所述髓内钉本体(1)表面的顶部开设有竖向插孔(15),所述竖向插孔(15)开设于第一横向插孔(16)的下方,所述髓内钉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弯曲部(8),所述髓内钉本体(1)表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横向插孔(9),所述髓内钉本体(1)表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三横向插孔(2),所述髓内钉本体(1)表面的底部开设有第四横向插孔(11),所述第三横向插孔(2)开设于第二横向插孔(9)的下方,所述第四横向插孔(11)开设于第三横向插孔(2)的下方,所述髓内钉本体(1)表面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弯曲部(12),所述髓内钉本体(1)右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弯曲部(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骨逆行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插孔(16)的内腔插接有一号螺钉(3),所述竖向插孔(15)的内腔插接有二号螺钉(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骨逆行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插孔(9)的内腔插接有活动螺钉(14),所述第三横向插孔(2)的内腔插接有三号螺钉(6),所述第四横向插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卫李亚光佟雁翔孟晨阳郝廷薛飞王学宇赵国中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