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全立专利>正文

一种鱼竿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6423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17
本技术涉及一种鱼竿支架,属于渔具技术领域。鱼竿支架体,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升降鱼竿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倾斜设置的鱼竿支架体、横梁和拉杆,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顶部铰接在所述鱼竿支架体的底部上,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顶部铰接在所述横梁的一端上,所述鱼竿支架体的高端、低端上分别铰接有用于安装鱼竿的后端的第一支撑部和用于安装鱼竿前端的第二支撑部。有益效果:通过设计升降组件能控制鱼竿的升降,且在升降过程中鱼竿不会位移,不会造成鱼竿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渔具,具体涉及一种鱼竿支架


技术介绍

1、目前,钓鱼架杆都是一个杆上两个固定的支点,这样钓友们只能盯住浮标同时一只手还要握住钓竿(即鱼竿),防止有信号抬竿慢刺不到鱼,由于手长时间握竿使钓友身体前倾、甚至趴在钓箱或钓椅上,导致脊椎变形,如果能钓到一条大鱼更会累得体力不支。

2、现有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2175508.9一种鱼竿支架体虽然解决了可以控制鱼竿升降,但是鱼竿在升降过程中鱼竿会发生位移,使得鱼竿与升降机构产生摩擦,会对鱼竿造成损坏。

3、因此,提出一种鱼竿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鱼竿支架体,通过设计升降组件能控制鱼竿的升降,降低劳动强度,且在升降过程中鱼竿不会位移,不会造成鱼竿的磨损。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鱼竿支架体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升降鱼竿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倾斜设置的鱼竿支架体、横梁和拉杆,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顶部铰接在所述鱼竿支架体的底部上,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顶部铰接在所述横梁的一端上,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横梁和所述鱼竿支架体上,所述鱼竿支架体的高端、低端上分别铰接有用于安装鱼竿的后端的第一支撑部和用于安装鱼竿前端的第二支撑部。

3、有益效果:通过设计升降组件能控制鱼竿的升降,降低劳动强度;且在升降过程中鱼竿不会位移,不会造成鱼竿的磨损。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5、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均为u形结构。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夹紧鱼竿,保证鱼竿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

7、进一步,所述鱼竿支架体包括支撑横杆和支柱,所述支撑横杆的两端均设有所述支柱,两个所述支柱分别铰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安装支撑部,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9、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内均设有弹性橡胶垫。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弹性的橡胶垫能保证鱼竿的有效夹紧,不损伤鱼竿,且方便鱼竿的取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7)和所述第二支撑部(8)均为U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竿支架体(4)包括支撑横杆(41)和支柱(42),所述支撑横杆(41)的两端均设有所述支柱(42),两个所述支柱(42)分别铰接所述第一支撑部(7)和所述第二支撑部(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7)和所述第二支撑部(8)内均设有弹性橡胶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7)和所述第二支撑部(8)均为u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竿支架体(4)包括支撑横杆(41)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全立
申请(专利权)人:苏全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