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肥料加工,具体为一种植物营养叶面肥生产调和装置。
技术介绍
1、叶面肥是以叶面吸收为目的,将作物所需养分直接施用叶面的肥料,称为叶面肥,在叶面肥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多种配料调和来制成叶面肥,但是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通过操作人员将需要的配料逐一称重好,再放入搅拌桶中进行搅拌,一步步进行,费时费力效率低,故而提出一种植物营养叶面肥生产调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营养叶面肥生产调和装置,具备可自动完成调和作业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通过操作人员将需要的配料逐一称重好,再放入搅拌桶中进行搅拌,一步步进行,费时费力效率低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可自动完成调和作业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营养叶面肥生产调和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脚,所述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框体,两个所述框体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营养叶面肥生产调和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框体(3),两个所述框体(3)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顶部的立柱(4),两个所述立柱(4)的底部均设置有一端与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的重量传感器(5),左侧所述立柱(4)的顶部设置有一端与右侧立柱(4)顶部固定连接的横板(6),所述横板(6)的顶部设置有数量为三个且一端延伸至其底部的储料斗(7),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位于两个框体(3)之间且一端延伸至底板(1)底部的搅拌箱(8),两个所述框体(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营养叶面肥生产调和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框体(3),两个所述框体(3)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顶部的立柱(4),两个所述立柱(4)的底部均设置有一端与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的重量传感器(5),左侧所述立柱(4)的顶部设置有一端与右侧立柱(4)顶部固定连接的横板(6),所述横板(6)的顶部设置有数量为三个且一端延伸至其底部的储料斗(7),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位于两个框体(3)之间且一端延伸至底板(1)底部的搅拌箱(8),两个所述框体(3)之间设置有位于储料斗(7)下方且一端延伸至搅拌箱(8)内部的集料斗(9),三个所述储料斗(7)的外侧底部均设置有一端延伸至集料斗(9)内部的下料组件(10),右侧所述框体(3)的右侧设置有控制单片机(11),所述搅拌箱(8)的内底壁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底部的排料管(12),所述排料管(12)的外侧设置有电磁阀(13),所述搅拌箱(8)的内壁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端与其内顶壁活动连接的搅拌组件(14),所述搅拌箱(8)的内壁左侧设置有与两个搅拌组件(14)外侧固定连接且一端延伸至搅拌箱(8)右侧的驱动组件(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营养叶面肥生产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10)包括壳体(101),三个所述储料斗(7)的外侧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壳体(101),三个所述壳体(101)的左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102),三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2)的输出轴分别延伸至三个壳体(101)的内部且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壳体(101)内壁右侧活动连接的转轴(103),三个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绿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