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管机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6317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1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绕管机平台,包括工作台、设于工作台底部用于升降工作台的举升组件以及设于举升组件底部用于带动举升组件移动的行走组件,工作台一侧的两端均设有辅助板。通过设置工作台、举升组件、行走组件以及辅助板,可以达到便于对绕管机平台在水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上进行调节的效果,辅助板可以对芯筒的端部与工作台之间的间隙进行弥补,避免工作人员从此间隙掉落的情况,增加工作人员站在绕管机平台上工作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绕管机的,具体涉及一种绕管机平台


技术介绍

1、绕管换热器是在芯筒与外筒之间的空间内将换热管按螺旋线形状交替缠绕而成的换热器,相邻两层螺旋状换热管的螺旋方向相反,并采用一定形状的定距件使之保持一定的间距。

2、在对换热管进行绕制的过程中,先对内层的换热管进行绕制,然后再逐层对外层的换热管进行绕制,继而使得芯筒外部的直径逐渐增大。为了便于工作人员继续对换热管进行绕制,需要不断的对绕管机平台进行调整,以使站在绕管机平台上的工作人员与需要绕制的换热管处于合适的距离。

3、然而,为了增加绕管机平台的稳定性,绕管机平台通常是固定在地面上的,继而对绕管机平台的调整造成了不便。并且,随着换热管不断的绕制在芯筒的外部,使得芯筒外部的直径逐渐增大,继而需要对绕管机平台进行抬高,从而需要对绕管机平台的支腿进行加长,进而进一步对绕管机平台的调节造成了不便。

4、此外,由于位于芯筒两端部的换热管为笔直状态,继而随着绕制在芯筒外部的换热管层数不断增加,位于芯筒端部的换热管与绕管机平台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从而对工作人员站在绕管机平台上作业造成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绕管机平台,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2、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绕管机平台,包括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台底部用于升降所述工作台的举升组件以及设于所述举升组件底部用于带动所述举升组件移动的行走组件,所述工作台一侧的两端均设有辅助板。p>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绕管机平台进行水平方向上的调节时,驱动行走组件,以使行走组件带动着举升组件移动,举升组件带动着工作台移动,避免了需要工作人员需要先对绕管机平台解除固定然后再固定的情况,从而达到便于对绕管机平台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调节的效果。

5、在对绕管机平台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调节时,驱动举升组件,以使举升组件对工作台进行升降,避免了需要工作人员需要对绕管机平台的支腿进行加长的情况,从而达到便于绕管机平台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调节的效果。

6、随着换热管绕制工作的不断进行,芯筒两端与工作台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此时位于工作台一侧两端的辅助板可以对芯筒与工作台之间的间隙进行弥补,从而避免工作人员从此间隙掉落的情况,进而增加工作人员站在绕管机平台上工作时的安全性。

7、可选的,所述辅助板与所述工作台滑动连接以能够对所述辅助板进行调节。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不同型号换热器的换热管进行绕制时,可以对辅助板进行推动,以使辅助板与工作台相对滑动,即实现对辅助板的调节,以使两块辅助板分别位于芯筒的两端并对芯筒两端与工作台之间的间隙进行弥补,从而增加辅助板的灵活性,以进一步增加绕管机平台的安全性。

9、可选的,所述辅助板的侧部设有容纳所述工作台的滑槽,所述工作台的一侧伸入所述滑槽中。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辅助板进行调节时,推动辅助板,辅助板与工作台发生相对滑动,以使工作台与滑槽发生相对滑动,通过设置滑槽,一方面可以增加辅助板滑动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滑槽对辅助板进行限制,以避免辅助板在竖直方向上与工作台分离的情况。

11、可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腰型槽,所述滑槽中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腰型槽滑动配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辅助板进行推动时,辅助板带动着导向柱移动,导向柱与腰型槽发生相对滑动,以使导向柱与腰型槽的滑动配合对辅助板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向,以增加辅助板滑动时的稳定性,另外,导向柱和腰型槽的配合还可以对辅助板进行限制,以避免辅助板与工作台分离的情况,进而增加辅助板与工作台的连接稳定性,以增加工作人员站在工作台上对换热管进行绕制时的安全性。

13、可选的,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行走底座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行走底座的行走轮,所述行走轮的至少部分区域外露于所述行走底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工作台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调节时,推动行走底座,行走底座对行走轮施加推力,以使行走轮与地面发生相对滚动,以使行走轮带动着行走底座移动,行走底座带动着举升组件移动,举升组件带动着工作台移动,以实现对工作台在水平方向上的调节,此过程中行走轮与地面相对滚动,从而减少了行走组件行走时的阻力,进而达到便于工作人员对工作台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调节。

15、可选的,所述行走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轮转动的动力件,所述动力件通过传动件与所述行走轮传动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工作台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调节时,启动动力件,动力件通过传动件对行走轮进行驱动,以使行走轮转动,从而使得行走轮与地面发生相对滚动并带动着行走底座移动,进而实现对工作台在水平方向上的调节,此过程中避免了需要人为对行走底座进行推动的情况,进而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17、可选的,所述举升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行走组件的举升底座、铰接于所述举升底座的举升臂以及设于所述举升底座用于驱动所述举升臂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工作台位于所述举升臂的上方。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工作台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调节时,启动驱动件,以使驱动件对举升臂进行驱动,继而使得举升臂与举升底座发生相对转动,以使举升臂远离举升底座的一端在竖直方向上升降,从而使得举升臂带动着工作台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进而实现工作台在竖直方向上的调节。

19、可选的,所述举升臂具有与所述举升底座铰接的转动端以及与所述转动端相对的升降端,所述驱动件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举升底座铰接,所述液压缸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端铰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工作台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调节时,启动液压缸,液压缸对举升臂进行驱动,以使举升臂的转动端与举升底座发生相对转动,举升臂的升降端在竖直方向上升降,以使升降臂带动着工作台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实现对工作台在竖直方向上的调节,由于液压缸可以对举升臂施加的力较大,并且液压缸较为稳定,进而可以增加工作台的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转动端与所述举升底座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液压缸与所述举升底座连接位置的上方。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转动端与举升底座的连接位置设于液压缸与举升底座连接位置的上方,可以避免液压缸与举升臂相互干涉导致举升臂的升降范围较小的情况,从而可以增加举升臂的升降范围,进而增加工作台在竖直方向上的可调范围。

23、可选的,所述举升臂具有与所述举升底座铰接的转动端以及与所述转动端相对的升降端,所述升降端铰接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抵触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工作台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调节时,启动驱动件,驱动件对举升臂进行驱动,以使转动端与举升底座发生相对转动,同时升降端在竖直方向上升降,以使调节座与升降端发生相对运动,以使调节座的底部保持水平状态,从而增加工作台的稳定性,进而增加工作人员站在工作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管机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设于所述工作台(1)底部用于升降所述工作台(1)的举升组件(2)以及设于所述举升组件(2)底部用于带动所述举升组件(2)移动的行走组件(3),所述工作台(1)一侧的两端均设有辅助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管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4)与所述工作台(1)滑动连接以能够对所述辅助板(4)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管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4)的侧部设有容纳所述工作台(1)的滑槽(41),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伸入所述滑槽(4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绕管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腰型槽(11),所述滑槽(41)中设有导向柱(42),所述导向柱(42)与所述腰型槽(11)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管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3)包括行走底座(31)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行走底座(31)的行走轮(32),所述行走轮(32)的至少部分区域外露于所述行走底座(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绕管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3)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轮(32)转动的动力件(33),所述动力件(33)通过传动件(331)与所述行走轮(32)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管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组件(2)包括设于所述行走组件(3)的举升底座(21)、铰接于所述举升底座(21)的举升臂(22)以及设于所述举升底座(21)用于驱动所述举升臂(22)转动的驱动件(23),所述工作台(1)位于所述举升臂(22)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绕管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臂(22)具有与所述举升底座(21)铰接的转动端以及与所述转动端相对的升降端,所述驱动件(23)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举升底座(21)铰接,所述液压缸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端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绕管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端与所述举升底座(21)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液压缸与所述举升底座(21)连接位置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绕管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臂(22)具有与所述举升底座(21)铰接的转动端以及与所述转动端相对的升降端,所述升降端铰接有调节座(221),所述调节座(221)抵触于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管机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设于所述工作台(1)底部用于升降所述工作台(1)的举升组件(2)以及设于所述举升组件(2)底部用于带动所述举升组件(2)移动的行走组件(3),所述工作台(1)一侧的两端均设有辅助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管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4)与所述工作台(1)滑动连接以能够对所述辅助板(4)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管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4)的侧部设有容纳所述工作台(1)的滑槽(41),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伸入所述滑槽(4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绕管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腰型槽(11),所述滑槽(41)中设有导向柱(42),所述导向柱(42)与所述腰型槽(11)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管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3)包括行走底座(31)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行走底座(31)的行走轮(32),所述行走轮(32)的至少部分区域外露于所述行走底座(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绕管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3)还包括用于驱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承贺舒子闰张佳齐吴利智舒高贵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京博装备制造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