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流恒压无线充电装置、方法及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621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流恒压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直流电源、高频逆变器、原边LCCL型能量发射模块、副边LCCL型能量接收模块、整流滤波模块、电池模块和通信模块;直流电源、高频逆变器和原边LCCL型能量发射模块依次连接;原边LCCL型能量发射模块的输出端与副边LCCL型能量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耦合连接;原边LCCL型能量发射模块包括由第一电容和继电器串联组成的第一串联电路;副边LCCL型能量接收模块、整流滤波模块和电池模块依次连接;通信模块的输入端与副边LCCL型能量接收模块连接,通信模块的输出端与原边LCCL型能量发射模块中的继电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实现了用单个开关控制恒压恒流输出,体积小成本低的无线充电装置,可广泛应用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尤其涉及一种恒流恒压无线充电装置、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1、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使得电能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实现了电气隔离,消除了火灾、触电、导体外露等风险。相比于传统的导线连接的接插式的充电方法更加安全方便。利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为电池进行充电时,为了保证电池充电过程的安全稳定以及延长电池寿命,一般采用恒流恒压充电方式,即整个充电过程经历恒流充电和恒压充电两个阶段。但现有的lccl-lccl拓扑结构特性仅使其可输出与负载无关的电流,实现恒流充电;若要实现恒压充电,一般包括以下方式:

2、1.通过持续的闭环控制调节策略,改变直流母线电压以实现电压恒定。但这种方式对通信的要求较高,需要反馈信号持续通信,一旦通信中断,恒压充电将会失败。

3、2.通过利用充电装置的频率特性,找出电压增益与负载无关的工作频率点,以实现恒定的输出电流和电压。但此种方式仅适用于固定耦合条件下,当耦合系数发生变化时,对应的恒压频率点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若要实现在宽耦合范围内的恒压输出,需要对装置进行多次参数识别并计算恒压频率点,这对装置参数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恒流恒压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高频逆变器、原边LCCL型能量发射模块、副边LCCL型能量接收模块、整流滤波模块、电池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恒压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LCCL型能量发射模块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继电器;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二电感串联,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继电器串联组成第一串联电路,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二电感串联组成第二串联电路,所述第一串联电路与所述第二串联电路并联;所述第三电容与所述第二串联电路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流恒压无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流恒压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高频逆变器、原边lccl型能量发射模块、副边lccl型能量接收模块、整流滤波模块、电池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恒压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lccl型能量发射模块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继电器;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二电感串联,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继电器串联组成第一串联电路,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二电感串联组成第二串联电路,所述第一串联电路与所述第二串联电路并联;所述第三电容与所述第二串联电路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流恒压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或所述第二电感包括由电感和电容组合而成的等效电感元件;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或所述第三电容包括由电感和电容组合而成的等效电容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恒压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边lccl型能量接收模块包括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所述第三电感、所述第四电容和所述第四电感串联,所述第三电感和所述第四电容串联组成第三串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超汪鱼洋谢志文王翼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中科慧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