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6172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06
本技术涉及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包括供液管路、回液管路、温度调节装置和液冷单元;所述液冷单元通过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与温度调节装置连接,并形成冷却液循环回路;所述液冷单元设置在电池包的壳体内。通过将液冷单元设置在电池包壳体内,使液冷单元与壳体内的电芯直接接触,液冷单元直接与电芯的热交换。在热传递过程中,减少了热量由壳体向液冷单元传递的环节,提高了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储能系统由大量单体电芯组成,运行中容易造成产热不均匀、温度分布不均匀、电池间温差过大等问题,影响电池一致性,从而导致电池的衰减速度差异变大,进一步影响系统整体寿命。

2、温控系统是保障锂电池储能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储能温控系统根据储能系统运行的要求以及工作期间电池所经受的内、外热负荷状况,采用冷却等温控技术来组织系统内、外部的热交换过程,降低热失控风险,保持电池一致性。

3、锂离子电池最致命的安全性问题是热失控,电池失效反应的三个原因:内部短路、高温、过(电)压,这三个因素导致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触发内部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进一步产生热量、气体,以致起火、爆炸。

4、目前市场主流的储能电池冷却方式多为风冷式和以水为介质的冷板式液冷。

5、风冷式主要通过空调制冷,冷却介质为空气,能效比低,故风冷式设备占地面积大,导致容量密度低;其次电池温度均一性差且对于盐雾、风沙等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差。

6、以水为介质的冷板式液冷结构采用的是电池与水冷板配合,通过散热器将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进行换热,换热方式为单面换热,热量需要通过电池模块箱体外壳、水冷板后传递到冷却介质,再由冷却介质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出,其热传递的环节多,热阻大,换热效率低,导致对散热器性能要求较高。

7、锂离子电芯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为10~35℃,当温度低于-20℃时,电解液可能会凝固,从而阻碍锂离子的流动,导致阻抗增加,电芯容量将明显下降;而当温度超过60℃时,电芯内部有害化学反应速率明显提升,对电芯造成潜在破坏。因此,将电芯保持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可以保证储能电站的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性能与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该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传递的环节多、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一种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其包括供液管路、回液管路、温度调节装置和液冷单元;

3、所述液冷单元通过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与温度调节装置连接,并形成冷却液循环回路;

4、所述液冷单元设置在电池包的壳体内。

5、优选的,所述液冷单元包括液冷板和吸热管;

6、所述液冷板上设置有冷却液通道,多个吸热管设置在液冷板上,且吸热管与冷却液通道连通。

7、优选的,所述电池包的壳体内设置有电芯,所述液冷板设置在电芯底部。

8、优选的,所述液冷单元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经进液支路与所述供液管路连通,所述出液口经回液支路与所述回液管路连通;

9、所述进液支路和所述回液支路上均设有控制阀。

10、优选的,所述液冷单元进液口设有三通电磁阀,所述三通电磁阀的进口端与进液支路连通,三通电磁阀一个出口与液冷单元进液口连通,另一个出口与电池包的内部空间连通;

11、所述三通电磁阀具备温控感应功能。

12、优选的,所述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还集成设置有消防设备;

13、所述消防设备包括消防喷淋头和检测装置;

14、所述供液管路、回液管路布置在电池室内;

15、所述供液管路位于电池室上方部位,并在供液管路上布设消防喷淋头;

16、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电池室和/或电池包上。

17、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红外感温摄像头和声光报警器。

18、优选的,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换热器、以及用于对所述换热器降温的制冷单元和升温的制热单元;所述供液管路和所述回液管路均连通于所述换热器上,且所述供液管路或所述回液管路上安装有循环泵。

19、优选的,所述制冷单元包括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冷媒循环管路,以及设于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上的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中填充有冷媒;

20、所述制热单元包括电加热装置。

21、优选的,所述冷却液为氟化液。

22、有益效果:

23、通过将液冷单元设置在电池包壳体内,使液冷单元与壳体内的电芯直接接触,液冷单元直接与电芯的热交换。在热传递过程中,减少了热量由壳体向液冷单元传递的环节,提高了换热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液管路、回液管路、温度调节装置和液冷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单元包括液冷板和吸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的壳体内设置有电芯,所述液冷板设置在电芯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单元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经进液支路与所述供液管路连通,所述出液口经回液支路与所述回液管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单元进液口设有三通电磁阀,所述三通电磁阀的进口端与进液支路连通,三通电磁阀一个出口与液冷单元进液口连通,另一个出口与电池包的内部空间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还集成设置有消防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红外感温摄像头和声光报警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单元包括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冷媒循环管路,以及设于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上的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中填充有冷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为氟化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液管路、回液管路、温度调节装置和液冷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单元包括液冷板和吸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的壳体内设置有电芯,所述液冷板设置在电芯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单元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经进液支路与所述供液管路连通,所述出液口经回液支路与所述回液管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单元进液口设有三通电磁阀,所述三通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宇党辉于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菲索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