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偏航变桨减速机拆卸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5996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58
本技术属于维修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风机偏航变桨减速机拆卸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贯穿设置有螺栓,所述底座的侧面转动安装有支撑脚,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底座的顶面连接有支撑臂,所述底座的顶面连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臂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连接有悬臂的一端,所述悬臂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悬臂的表面滑动安装有自移动装置,所述自移动装置的底面固定设置有升降吊索,所述支撑臂的表面转动安装有转向环,所述转向环的外壁连接有支撑柱;本技术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增强了装置的收纳性能,减少了由于风电机组内部空间狭窄可能对工作人员造成干扰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维修装置领域,具体是风机偏航变桨减速机拆卸工装


技术介绍

1、风机偏航变桨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风电机组中属于重要的工作零件,但是在风电机组中减速器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时,空间狭窄维修不便且减速机很重不便于维修,因此需要一种拆卸工装。

2、公开号为cn214110251u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减速器拆卸工装,其包括支架以及设于支架的动作部和固定部;支架能够与桥壳相对固定并设有第一动作孔;固定部的顶端设有与第一动作孔同轴的第二动作孔,固定部包括用于与减速器固定的固定件;动作部包括依次穿过第一动作孔和第二动作孔的动作杆,动作杆与第一动作孔之间以及动作杆和第二动作孔之间,至少一者通过螺纹副连接。能够简化从电动后桥拆卸减速器的操作,提高拆卸效率、减少人力,同时还能够减少减速器在拆卸过程中对壳体的磕碰划伤等质量风险。

3、针对上述及现有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往往存在以下缺陷:该技术不易达到增强了装置的收纳性能的效果,该技术不易达对装置的稳定性进一步加强的效果。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风机偏航变桨减速机拆卸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不易达到增强了装置的收纳性能的效果,不易达对装置的稳定性进一步加强的效果的问题,本技术提出风机偏航变桨减速机拆卸工装。

<p>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风机偏航变桨减速机拆卸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贯穿设置有螺栓,所述底座的侧面转动安装有支撑脚,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底座的顶面连接有支撑臂,所述底座的顶面连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臂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连接有悬臂的一端,所述悬臂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悬臂的表面滑动安装有自移动装置,所述自移动装置的底面固定设置有升降吊索,所述支撑臂的表面转动安装有转向环,所述转向环的外壁连接有支撑柱。

3、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定位栓,所述定位栓的外表面卡合与固定板的内壁,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定位孔。

4、优选地,所述支撑脚的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脚的侧面通孔的位置与固定装置的安装位置相对应。

5、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形状呈三角形,所述底座顶面支撑柱的尺寸与底座的尺寸相吻合。

6、优选地,所述支撑脚的数量有四个,所述支撑脚以底座的竖直中心线为中点呈等距离分布。

7、优选地,所述定位栓的尺寸与定位孔的尺寸相吻合,单个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定位孔。

8、优选地,所述悬臂横截面的形状呈工字形,所述自移动装置的尺寸与悬臂内侧的尺寸相吻合。

9、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10、1.本技术通过把底座安装于合适的位置,通过螺栓固定于地面,拆卸定位栓后转动支撑脚,使支撑脚水平放置于地面,通过定位栓穿过定位孔与支撑脚侧面的通孔,实现对支撑脚的固定,再对支撑脚的前端安装螺栓使装置进一步固定,通过驱动电机调整悬臂到合适的位置,拆除风电机组中的减速器,把减速器与升降吊索连接,使减速器下降到工作平台上进行维修,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11、2.本技术通过拆卸支撑脚前端的螺栓,拆卸定位栓,收纳支撑脚使支撑脚垂直于地面,通过定位栓选择合适的定位孔进行固定,增强了装置的收纳性能,减少了由于风电机组内部空间狭窄可能对工作人员造成干扰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风机偏航变桨减速机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面贯穿设置有螺栓(2),所述底座(1)的侧面转动安装有支撑脚(3),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固定装置(4),所述底座(1)的顶面连接有支撑臂(5),所述底座(1)的顶面连安装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臂(5)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一侧连接有悬臂(8)的一端,所述悬臂(8)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板(9),所述悬臂(8)的表面滑动安装有自移动装置(10),所述自移动装置(10)的底面固定设置有升降吊索(11),所述支撑臂(5)的表面转动安装有转向环(12),所述转向环(12)的外壁连接有支撑柱(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偏航变桨减速机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定位栓(401),所述定位栓(401)的外表面卡合与固定板(402)的内壁,所述固定板(402)的表面开设有定位孔(4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偏航变桨减速机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3)的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脚(3)的侧面通孔的位置与固定装置(4)的安装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偏航变桨减速机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的形状呈三角形,所述底座(1)顶面支撑柱(13)的尺寸与底座(1)的尺寸相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偏航变桨减速机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3)的数量有四个,所述支撑脚(3)以底座(1)的竖直中心线为中点呈等距离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偏航变桨减速机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栓(401)的尺寸与定位孔(403)的尺寸相吻合,单个所述固定板(402)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定位孔(4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偏航变桨减速机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8)横截面的形状呈工字形,所述自移动装置(10)的尺寸与悬臂(8)内侧的尺寸相吻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风机偏航变桨减速机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面贯穿设置有螺栓(2),所述底座(1)的侧面转动安装有支撑脚(3),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固定装置(4),所述底座(1)的顶面连接有支撑臂(5),所述底座(1)的顶面连安装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臂(5)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一侧连接有悬臂(8)的一端,所述悬臂(8)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板(9),所述悬臂(8)的表面滑动安装有自移动装置(10),所述自移动装置(10)的底面固定设置有升降吊索(11),所述支撑臂(5)的表面转动安装有转向环(12),所述转向环(12)的外壁连接有支撑柱(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偏航变桨减速机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定位栓(401),所述定位栓(401)的外表面卡合与固定板(402)的内壁,所述固定板(402)的表面开设有定位孔(403)。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强蔡文君韩生浩王政朝马兵邦郭旭存
申请(专利权)人:酒泉鑫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