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隔热防护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598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动力电池管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动力电池隔热防护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中,该动力电池隔热防护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温度监控模块、冷却控制模块、过热冷却模块、冷却效异检测模块以及隔热性评估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温度监控模块将对动力电池内部温度进行有效监测并及时反馈,在生成电池温险预警信号时通过冷却控制模块确定相匹配的冷却策略,基于冷却策略对过热冷却模块进行控制,且通过冷却效异分析对冷却状况进行有效检测评估并反馈预警,显著降低动力电池的运行风险,以及通过隔热性评估模块对动力电池的隔热性能进行评估,在识别出隔热性能异常时发出预警,保证动力电池的隔热性能,进一步降低动力电池的使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管控,具体是一种动力电池隔热防护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动力电池是指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大多为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提供动力的可充电电池,一般由动力电池箱、电池模块、冷却结构、电池管理模块以及辅助元器件等组成,动力电池又包括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钛酸锂电池以及三元锂电池等体系,而电池的续航能力是评价电动汽车的重要指标之一,且动力电池中普遍通过隔热片材对电芯进行隔热防护,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至关重要;

2、目前在对动力电池进行运行管控时,难以对动力电池进行温度风险监测并在温度过高时自动启动适宜的防护措施,以防止动力电池过热并提高安全性,以及无法对动力电池的隔热性能和冷却运行状况进行有效检测评估并反馈预警,难以及时且针对性的作出相应管控措施调整,进一步加大了动力电池的运行风险,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有待提升;

3、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隔热防护控制系统及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隔热防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温度监控模块、冷却控制模块、过热冷却模块、冷却效异检测模块以及隔热性评估模块;温度监控模块将动力电池的内部温度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温度监控分析以得到温度监控值,并据此生成电池温险预警信号或电池温度安全信号,将电池温险预警信号经处理器发送至冷却控制模块;冷却控制模块在接收到电池温险预警信号后生成相匹配的冷却策略,通过冷却策略对过热冷却模块进行控制,过热冷却模块通过循环冷却液带走动力电池的热量,降低动力电池的内部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隔热防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动力电池通过隔热材料层进行隔热防护,隔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隔热防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温度监控模块、冷却控制模块、过热冷却模块、冷却效异检测模块以及隔热性评估模块;温度监控模块将动力电池的内部温度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温度监控分析以得到温度监控值,并据此生成电池温险预警信号或电池温度安全信号,将电池温险预警信号经处理器发送至冷却控制模块;冷却控制模块在接收到电池温险预警信号后生成相匹配的冷却策略,通过冷却策略对过热冷却模块进行控制,过热冷却模块通过循环冷却液带走动力电池的热量,降低动力电池的内部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隔热防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动力电池通过隔热材料层进行隔热防护,隔热材料层所使用的材料为玻纤气凝胶或陶瓷纤维气凝胶;过热冷却模块为封闭的循环系统,由冷却液泵、散热器和控制阀组成,其中,冷却液泵用于驱动冷却液进行循环,冷却液从储液罐中被抽取,并被泵送到散热器;散热器将电池产生的热量从冷却液中传导到外部环境中,且散热器通过大面积的散热片增加散热面积;控制阀被用于控制冷却液的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隔热防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温度监控模块的温度监控分过程具体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军罗永锋陈国华罗松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