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宽压直流变换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5852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51
本申请提供一种超宽压直流变换电源装置,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方案为:包括:输入侧,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输出侧,包括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反激变压器,分别与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模组,控制模组通过电流环、电流采样模组、功率MOS模组与反激变压器电性连接;控制模组还通过PWM模组与功率MOS模组电性连接;控制模组还通过电压环、光耦反馈模组、电压采样模组与第二输出端电性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宽压直流变换电源装置通过采用反激拓扑结构,使用电压环和电流环双闭环分别检测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同时使用调频(PFM)和调宽(PWM)控制策略,能够使得电源输入电压范围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力电子,具体涉及一种超宽压直流变换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1、光伏太阳能板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是将多片太阳能板串联以进行供电。单片的太阳能板具有额定输出电压,而随着多片太阳能板串联后,整体输出的额定电压也会增大,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整体输出的额定电压会发生波动。以单片太阳能板的额定输出电压为48v,串联10片为例,其整体输出的额定电压会在48v-480v之间进行波动,而常规的交直流变换电源无法满足如此宽的电压输入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宽压直流变换电源装置,能够使得电源输入电压范围更大,能够满足市面上常见的多片太阳能板串联的使用情况。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宽压直流变换电源装置,包括:输入侧,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输出侧,包括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反激变压器,分别与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模组,控制模组通过电流环、电流采样模组、功率mos模组与反激变压器电性连接;控制模组还通过pwm模组与功率mos模组电性连接;控制模组还通过电压环、光耦反馈模组、电压采样模组与第二输出端电性连接。

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电压环包括:第一支路,分别与第二输出端和控制模组电性连接;第二支路,包括:电阻r4,与第二输出端电性连接;电容c6,与电阻r4电性连接;基准模块,与电阻r4电性连接,与电容c6并联;基准模块还与控制模组电性连接。

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电压环通过光耦反馈模组与控制模组电性连接。

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输出侧接地,输出侧上设有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二极管、电源和电容;二极管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电性连接,二极管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电性连接;电源和电容相互并联,且分别与第二输出端和接地电性连接。

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输出侧还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一接地端、第二接地端和第三输出端;第一线圈分别电性连接第二输出端和第一接地端,第二线圈分别电性连接第三输出端和第二接地端;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与第一线圈电性连接的两个相互并联的二极管,与第二输出端和第一接地端电性连接的且相互并联的电容c4和电源e6;整流滤波电路还包括与第二线圈电性连接的二极管d6,与第三输出端和第二接地端电性连接的相互并联的且相互并联的电容c5和电源e7。

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输入侧设有高压钳位电路,高压钳位电路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控制模组通过一个二极管分别与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电性连接;第一支路上设有稳压二极管,第二支路上设有电容,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上分别设有电阻。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超宽压直流变换电源装置还包括绕组供电模组,绕组供电模组包括电源e8,电源e8分别与反激变压器和控制模组电性连接,绕组供电模组上设有二极管d7。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输入侧上设有整流桥堆和热敏电阻,整流桥与第一输入端电性连接,热敏电阻分别与整流桥堆和第一输出端电性连接。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组还连接有过流保护模组、过温保护模组、时钟震荡模组中的一个或多个。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宽压直流变换电源装置通过采用反激拓扑结构,使用电压环和电流环双闭环分别检测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同时使用调频(pfm)和调宽(pwm)控制策略,能够使得电源输入电压范围更大,能够满足市面上常见的多片太阳能板串联的使用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宽压直流变换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压直流变换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环(3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宽压直流变换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环(30)通过光耦反馈模组(40)与所述控制模组(20)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压直流变换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侧接地,所述输出侧上设有整流滤波电路(50);所述整流滤波电路(50)包括二极管、电源和电容;所述二极管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和所述电容相互并联,且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和所述接地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宽压直流变换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侧还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一接地端、第二接地端和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一线圈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一接地端,所述第二线圈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三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接地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50)包括与所述第一线圈电性连接的两个相互并联的二极管,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和第一接地端电性连接的且相互并联的电容C4和电源E6;所述整流滤波电路(50)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线圈电性连接的二极管D6,与所述第三输出端和第二接地端电性连接的相互并联的且相互并联的电容C5和电源E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压直流变换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侧设有高压钳位电路(60),所述高压钳位电路(60)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所述控制模组(20)通过一个二极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二支路上设有电容,所述第三支路和所述第四支路上分别设有电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压直流变换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宽压直流变换电源装置还包括绕组供电模组(70),所述绕组供电模组(70)包括电源E8,所述电源E8分别与所述反激变压器(10)和所述控制模组(20)电性连接,所述绕组供电模组(70)上设有二极管D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压直流变换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侧上设有整流桥堆(80)和热敏电阻,所述整流桥与所述第一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热敏电阻分别与所述整流桥堆(80)和所述第一输出端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压直流变换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20)还连接有过流保护模组、过温保护模组、时钟震荡模组中的一个或多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宽压直流变换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压直流变换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环(3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宽压直流变换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环(30)通过光耦反馈模组(40)与所述控制模组(20)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压直流变换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侧接地,所述输出侧上设有整流滤波电路(50);所述整流滤波电路(50)包括二极管、电源和电容;所述二极管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和所述电容相互并联,且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和所述接地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宽压直流变换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侧还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一接地端、第二接地端和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一线圈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一接地端,所述第二线圈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三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接地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50)包括与所述第一线圈电性连接的两个相互并联的二极管,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和第一接地端电性连接的且相互并联的电容c4和电源e6;所述整流滤波电路(50)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线圈电性连接的二极管d6,与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健朱月婷宗庆策
申请(专利权)人:澎阳泵业泰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