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钨矿浮选用羟肟酸改性淀粉-金属离子絮凝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570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钨矿浮选用羟肟酸改性淀粉‑金属离子絮凝剂,所述絮凝剂具有如下结构式:,其中,n为500~1000的整数,Me为Cu<supgt;2+</supgt;、Zn<supgt;2+</supgt;、Fe<supgt;3+</supgt;、Fe<supgt;2+</supgt;、Pb<supgt;2+</supgt;、Al<supgt;3+</supgt;、Mg<supgt;2+</supgt;或Ca<supgt;2+</supgt;。该絮凝剂由羟肟酸改性大分子淀粉和金属离子配合形成具有选择性的絮凝剂,因为羟肟酸对上述金属离子具有很好的螯合作用,形成的配合物对钨矿等氧化物有极强的螯合作用,从而利用羟肟酸改性大分子淀粉实现微细粒钨矿的选择性桥接,实现钨矿颗粒的选择性桥连长大,从而大幅提高氧化钨矿的浮选作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物浮选,具体地,涉及一种钨矿浮选用羟肟酸改性淀粉-金属离子絮凝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钨是国民经济和现代国防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的钨资源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国家,但在已探明的含钨矿物中,只有白钨矿和黑钨矿是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黑钨矿的比重大,采用成本较低的重选法,然而重选法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且回收率低,很难达到满意的指标,现在普遍认为浮选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黑钨矿回收方法之一。目前,我国开采的钨资源中黑钨矿占80%,白钨矿仅占到20%且原矿品位较低。由于其和脉石矿物萤石、方解石等有相似的表面化学性质和相近的可浮性,选矿难度相对比较大,考虑到有用元素的回收利用,浮选是白钨矿首选最常用的选矿方法。然而,在浮选过程中,微细粒钨矿很难粘附在浮选气泡表面,导致浮选分离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微细粒钨矿浮选分离难度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钨矿浮选用羟肟酸改性淀粉-金属离子絮凝剂及其应用,该絮凝剂能够选择性絮凝微细粒钨矿,使微细粒钨矿有效的粘附在浮选气泡表面,从而提高微细粒钨矿的上浮率,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钨矿浮选用羟肟酸改性淀粉-金属离子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具有如下结构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剂,其特征在于,羟肟酸的取代度为0.8~1.6。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高直链淀粉选自高直链大麦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和高直链马铃薯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高直链淀粉与碱的质量比为(1~4):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钨矿浮选用羟肟酸改性淀粉-金属离子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具有如下结构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剂,其特征在于,羟肟酸的取代度为0.8~1.6。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高直链淀粉选自高直链大麦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和高直链马铃薯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高直链淀粉与碱的质量比为(1~4):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勇朱新冉李国胜曹亦俊范桂侠曹少航刘蕊苗雨奇赵保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