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小断面超深竖井正向开挖支护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小断面超深竖井正向开挖支护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5390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小断面超深竖井正向开挖支护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钻机在工地施工引孔,将引孔与位于工地下方的运输隧道连通,在工地自上而下开挖竖井,竖井采用分段爆破开挖施工,爆破时用引孔侧面作为临空面,每段爆破开挖后对竖井侧壁进行支护,循环开挖支护施工直到井底,支护结构包含钢架和挂网喷混凝土,开挖过程的渣土从引孔排至运输隧道内,从运输隧道内进行渣土外运;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着工作效率高、安全性高、施工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竖井施工,具体涉及到一种小断面超深竖井正向开挖支护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洞壁直立的井状管道,称为竖井,实际是一种坍陷漏斗结构。在平面轮廓上呈方形、长条状或不规则圆形。长条状是沿一组节理发育的,方形或圆形则是沿着两组节理发育的。井壁陡峭,近乎直立。

2、对于大断面竖井,因为净空尺寸大,在井口配置的提升设备起重量也较大,可将机械设备吊运至作业面进行土石方开挖,这样土石方开挖难度大大降低,同时因为井口配置的提升设备起重量大,石渣吊运也更为方便快捷,因净空尺寸大,可在井内设置专门的人员上下通道,降低了作业人员风险。

3、而对于山地环境小断面超深竖井,因为净空尺寸小,工作面狭窄,作业面上无空间放置开挖机械设备(如挖机、喷浆机),开挖不便,渣土需要提升至井口,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竖井内也无空间设置人员上下通道,物料和员工运输不便。

4、倒挂井壁法是竖井基坑等开挖方式的一种,像向下挖井一样,边开挖边支护,如果是格栅加小导管、锚杆支护时,小导管和锚杆向下有一定的倾角固定于格栅上。

5、现有技术中,山地环境竖井整体施工难度大,土方开挖、出渣及初支施工效率低,造成每循环支护时间较长,安全风险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小断面超深竖井正向开挖支护施工方法,该方案有着工作效率高、安全性高、施工方便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断面超深竖井正向开挖支护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钻机在工地施工引孔,将引孔与位于工地下方的运输隧道连通,在工地自上而下开挖竖井,竖井采用分段爆破开挖施工,爆破时用引孔侧面作为临空面,每段爆破开挖后对竖井侧壁进行支护,循环开挖支护施工直到井底,支护结构包含钢架和挂网喷混凝土,开挖过程的渣土从引孔排至运输隧道内,从运输隧道内进行渣土外运。

3、上述方案中,通过先施工引孔,将引孔与运输隧道连通,来方便于竖井后续爆破开挖以及将开挖渣土排出到运输隧道内,从工地向下开挖竖井,利用引孔创造的爆破临空面来改善爆破效果并提高炸药利用率,通过爆破来快速破碎土层对引孔进行扩张形成竖井孔,每段爆破后利用钢架和挂网喷混凝土结构对竖井孔侧壁进行支护,保证竖井结构稳定性和施工安全性,爆破开挖时产生的渣土大部分直接从引孔下落至运输隧道内,少部分可通过人工移动到引孔处排出到运输隧道,运输隧道内的渣土外运方便,无需将渣土向上吊运出渣,更加高效快捷。

4、为了更加高效、安全地完成小断面竖井的开挖支护,本专利技术提出采用冲击钻钻机进行引孔施工,引孔与位于引孔下方的运输隧道相通,竖井渣土利用引孔漏排至运输隧道内,在运输隧道内进行渣土外运。支护采用倒挂井壁法施工,以型钢钢架+挂网喷混凝土作为初期支护结构,自上而下循环进尺的竖井施工方法。该专利技术每一循环相对独立封闭成环,且每一循环的时间短,施工效率高,能保证小断面竖井开挖的安全,且利用引孔从运输隧道内出渣可以节省工序时间、降低施工成本和安全风险。从长远来看,本专利技术方案安全、高效、经济、长期成本较低。

5、进一步的,施工引孔时,先施工井口场坪,在现场设置中心桩、挖埋护筒、制备泥浆后,使用钻机进行引孔冲击钻进,钻进过程中连续的补充泥浆。

6、在现场测放出引孔中心桩,复测校核无误后挖埋护筒,制备泥浆,待钻机精确就位后开始冲击钻进。

7、进一步的,钻孔达到设计要求高程前,运输隧道内预留4m-6m长度不得开挖。

8、钻孔达到设计要求高程前,引孔下方预留隧道区域不得开挖,预留隧道区域位于引孔正下方,用于保证钻孔过程中泥浆不发生泄露。

9、进一步的,钻孔达到要求深度后,用抽渣筒多次从孔内抽取钻渣,随后将孔内泥浆抽排至泥浆池,然后进行运输隧道开挖,并按设计要求施作初期支护,直至与引孔连通。

10、用抽渣筒对孔内钻渣进行清理,并抽排孔内泥浆,方便引孔与运输隧道连通,以便后期从引孔卸渣、出渣。根据需要设置初期支护,保证隧道结构稳定。

11、进一步的,所述引孔施工完成后,拆除井口场坪内的冲击钻系统,进行锁口圈梁施工,锁口圈梁处土方采用机械配合人工进行放坡开挖,锁口圈梁钢筋绑扎完后,安装预埋提升架立柱,分层对称浇筑砼,并加强养护。

12、开挖过程中,土方可通过引孔漏渣至运输隧道内运输。

13、进一步的,所述锁口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提升架和用于输送物料或人工的吊笼。

14、由于竖井断面尺寸较小,初支材料、施工工器具和施工人员利用提升架和吊笼上下竖井,操作方便、快捷。

15、进一步的,竖井施工自上而下逐榀开挖,土石方开挖采用爆破配合人工手持风镐整修方式,每开挖一层,即打设锚杆、架立钢架、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循环施工,直至井底。

16、竖井初支采用逆作法施工,自上而下施工,爆破后人工对侧壁不合要求部位进行整修,方便支护,渣土竖向利用既有引孔出渣,通过锚杆钢架来保证支护结构与侧壁间连接稳定性,通过钢筋网来保证喷射混凝土连接稳定性,保证施工安全。

17、进一步的,所述竖井开挖至运输隧道范围内时,将竖井支护结构与运输隧道初期支护结构连接为整体,并对连接处进行加固。

18、通过将竖井支护结构与运输隧道支护结构连接加固,保证竖井和运输隧道间整体支护的稳定性。

19、进一步的,所述引孔孔径1.2m~1.5m;在护筒周围均匀地回填粘土,并分层夯实,埋置深度不小于2m,护筒顶面高出地面30cm以上。

20、引孔孔径设置,以便石渣通过引孔顺利落至运输隧道内,护筒连接结构用于防止塌方,保护孔口和保证定位导向,隔离地表水、保持孔内水头高度。

21、进一步的,竖井侧壁进行支护时,在引孔口部设置临时封堵结构。

22、打设锚杆、架立钢架、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过程中,设置临时封堵结构,防止人、物滑落至引孔。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4、1.在小断面竖井开挖施工前,先施作引孔,竖井渣土利用引孔漏排至运输隧道内,在运输隧道内进行渣土外运,与传统的向上吊运出渣方式相比,节省了装渣、吊渣和运渣工序的时间,更加高效快捷,缩短了每一循环的施工时间,降低了施工成本;

25、2.在小断面竖井开挖施工前,先施作引孔,可利用引孔进行地下水疏排,同时消除了渣土吊运坠落及向山下运渣的风险,有效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26、3.在小断面竖井开挖施工前,先施作引孔,创造了土石方爆破临空面,对改善爆破效果和提高炸药利用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减少了火工品消耗,降低了爆破成本,施工效率高;

27、4.利用竖井口提升架和吊笼吊运施工人员上下,有效解决了竖井断面尺寸小,无空间设置专门的上下通道的问题,方便施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断面超深竖井正向开挖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通过钻机在工地施工引孔,将引孔与位于工地下方的运输隧道连通,在工地自上而下开挖竖井,竖井采用分段爆破开挖施工,爆破时用引孔侧面作为临空面,每段爆破开挖后对竖井侧壁进行支护,循环开挖支护施工直到井底,支护结构包含钢架和挂网喷混凝土,开挖过程的渣土从引孔排至运输隧道内,从运输隧道内进行渣土外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断面超深竖井正向开挖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引孔时,先施工井口场坪,在现场设置中心桩、挖埋护筒、制备泥浆后,使用钻机进行引孔冲击钻进,钻进过程中连续的补充泥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断面超深竖井正向开挖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钻孔达到设计要求高程前,运输隧道内预留4m-6m长度不得开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断面超深竖井正向开挖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钻孔达到要求深度后,用抽渣筒多次从孔内抽取钻渣,随后将孔内泥浆抽排至泥浆池,然后进行运输隧道开挖,并按设计要求施作初期支护,直至与引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断面超深竖井正向开挖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孔施工完成后,拆除井口场坪内的冲击钻系统,进行锁口圈梁施工,锁口圈梁处土方采用机械配合人工进行放坡开挖,锁口圈梁钢筋绑扎完后,安装预埋提升架立柱,分层对称浇筑砼,并加强养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断面超深竖井正向开挖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口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提升架和用于输送物料或人工的吊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断面超深竖井正向开挖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竖井施工自上而下逐榀开挖,土石方开挖采用爆破配合人工手持风镐整修方式,每开挖一层,即打设锚杆、架立钢架、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循环施工,直至井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断面超深竖井正向开挖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开挖至运输隧道范围内时,将竖井支护结构与运输隧道初期支护结构连接为整体,并对连接处进行加固。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断面超深竖井正向开挖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孔孔径1.2m~1.5m;在护筒周围均匀地回填粘土,并分层夯实,埋置深度不小于2m,护筒顶面高出地面30cm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断面超深竖井正向开挖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竖井侧壁进行支护时,在引孔口部设置临时封堵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断面超深竖井正向开挖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通过钻机在工地施工引孔,将引孔与位于工地下方的运输隧道连通,在工地自上而下开挖竖井,竖井采用分段爆破开挖施工,爆破时用引孔侧面作为临空面,每段爆破开挖后对竖井侧壁进行支护,循环开挖支护施工直到井底,支护结构包含钢架和挂网喷混凝土,开挖过程的渣土从引孔排至运输隧道内,从运输隧道内进行渣土外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断面超深竖井正向开挖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引孔时,先施工井口场坪,在现场设置中心桩、挖埋护筒、制备泥浆后,使用钻机进行引孔冲击钻进,钻进过程中连续的补充泥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断面超深竖井正向开挖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钻孔达到设计要求高程前,运输隧道内预留4m-6m长度不得开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断面超深竖井正向开挖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钻孔达到要求深度后,用抽渣筒多次从孔内抽取钻渣,随后将孔内泥浆抽排至泥浆池,然后进行运输隧道开挖,并按设计要求施作初期支护,直至与引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断面超深竖井正向开挖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孔施工完成后,拆除井口场坪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雨达杨加勇宋佶林王惠朝焦中元张敬宾戴超刘刚曾赛堂刘旭冉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