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连墙逆作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5338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28
本技术提供一种地连墙逆作施工结构。所述施工结构包括位于障碍物下方的逆作地下连续墙、位于逆作地下连续墙后侧的加固体和位于障碍物两侧的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所述加固体位于障碍物下方,且两侧均水平延伸至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和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的后方,所述逆作地下连续墙的第一钢筋网片两侧分别与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和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的预留钢筋接头连为一体,在逆作地下连续墙的顶部设有后浇托梁,并通过后浇托梁与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和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的冠梁连为一体。本技术能够解决管线影响区域的基坑支护无法封闭问题,同时可有效解决逆作地下连续墙常见的渗漏水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基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连墙逆作施工结构,主要是针对地面存在无法移位的障碍物时地下连续墙的施工。


技术介绍

1、在我国,高层建筑、城市地铁、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大量的大型深基坑要求越来越高。地下连续墙作为传统的支护及止水结构,安全性高而广泛适用,优点在于成槽效果好、效率高,不足在于地面有管线等障碍物时无法正常顺作施工。

2、现有技术针对地面有障碍物的情况,如果能够移位,一般是采用先临时移位,然后再施工地下连续墙;对于一些不能移位的障碍物,会将地连墙工艺改用旋挖桩施工并对管线处未封闭的位置采用注浆加固形成止水帷幕,少量技术也采用逆作地下连续墙,但现有的施工方式均存在忽视地下渗漏水带来的逆作施工安全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地面有障碍物或管线阻碍,且无法临时移动或迁改导致连续墙无法常规顺作施工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逆作地下连续墙施工结构,该施工结构能够解决地下渗漏水带来的逆作施工安全性问题,实现基坑的封闭无水作业,保证施工操作安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地连墙逆作施工结构,所述施工结构包括位于障碍物下方的逆作地下连续墙、位于逆作地下连续墙后侧的加固体和位于障碍物两侧的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所述加固体位于障碍物下方,且两侧均水平延伸至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和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的后方,所述逆作地下连续墙的第一钢筋网片两侧分别与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和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的预留钢筋接头连为一体,在逆作地下连续墙的顶部设有后浇托梁,并通过后浇托梁与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和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的冠梁连为一体,所述障碍物位于后浇托梁上方。

3、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障碍物为横穿基坑的悬吊管道,所述加固体是在障碍物两侧通过双管旋喷桩加固形成的加固结构,两侧加固水平范围沿障碍物纵向4~6m,横向4~6m,分别紧贴障碍物、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及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所述加固体在竖向斜向施工形成倒梯形,竖向加固深度与顺作地下连续墙的深度相同,并在加固体中等间距预埋袖阀管。

4、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和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均是通过成槽机械正常成槽浇筑形成的顺作地连墙,在两副顺作地下连续墙靠近逆作地下连续墙侧预留工字钢接头,并在接头处设有与逆作地下连续墙的第一钢筋网片水平连接的钢筋接驳器;所述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和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上方为现浇形成的冠梁,所述冠梁在障碍物处断开,并在断开处留设钢筋接头,所述后浇托梁的第二钢筋网片与冠梁的第三钢筋网片通过钢筋接头连为一体,所述后浇托梁预埋有垂直向下、且用于与逆作地下连续墙的第一钢筋网片连接的连接钢筋。

5、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逆作地下连续墙从上往下分段施工,每段施工高度不超过1m,在开挖后的空腔中绑扎钢筋形成逆作地下连续墙的第一钢筋网片,所述逆作地下连续墙水平宽度不超过3m。

6、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施工结构还包括逆作地下连续墙施工用的模板支架和临时砼牛腿,所述模板支架是在绑扎好第一钢筋网片后支撑在逆作地下连续墙挖设面,并与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及加固体围设形成逆作地下连续墙浇筑腔;所述模板支架的顶部设置成牛腿型混凝土浇筑口,并在每段逆作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形成凸出墙面的临时砼牛腿。

7、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在逆作地下连续墙每段浇筑施工缝处设置注浆软管,所述注浆软管等间距设置小孔。

8、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模板支架为普通木胶板与方木、钢管形成,在绑扎每段第一钢筋网片时设置2道水平撑模钢筋。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本技术针对由于地面有障碍物或管线阻碍,且无法临时移动或迁改导致无法正常顺作施工地下连续墙的工况,提供了一种逆作地下连续墙施工结构,该结构通过在基坑外采用斜向预加固、管底盲区加固以及动态跟踪注浆技术,以及在逆作墙体结构时形成结构假牛腿和施工缝预留注浆等,有效的解决了地下渗漏水带来的逆作施工安全性问题,可实现基坑的封闭无水作业,施工操作安全,适用于各种土层,具有明显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连墙逆作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结构包括位于障碍物(5)下方的逆作地下连续墙(3)、位于逆作地下连续墙(3)后侧的加固体(1)和位于障碍物(5)两侧的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2)、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12),所述加固体(1)位于障碍物(5)下方,且两侧均水平延伸至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2)和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12)的后方,所述逆作地下连续墙(3)的第一钢筋网片(7)两侧分别与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2)和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12)的预留钢筋接头连为一体,在逆作地下连续墙(3)的顶部设有后浇托梁(4),并通过后浇托梁(4)与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2)和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12)的冠梁(6)连为一体,所述障碍物(5)位于后浇托梁(4)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连墙逆作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障碍物(5)为横穿基坑的悬吊管道,所述加固体(1)是在障碍物(5)两侧通过双管旋喷桩加固形成的加固结构,两侧加固水平范围沿障碍物(5)纵向4~6m,横向4~6m,分别紧贴障碍物(5)、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2)及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12),所述加固体(1)在竖向斜向施工形成倒梯形,竖向加固深度与顺作地下连续墙的深度相同,并在加固体(1)中等间距预埋袖阀管(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连墙逆作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2)和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12)均是通过成槽机械正常成槽浇筑形成的顺作地连墙,在两副顺作地下连续墙靠近逆作地下连续墙(3)侧预留工字钢接头,并在接头处设有与逆作地下连续墙(3)的第一钢筋网片(7)水平连接的钢筋接驳器;所述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2)和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12)上方为现浇形成的冠梁(6),所述冠梁(6)在障碍物(5)处断开,并在断开处留设钢筋接头,所述后浇托梁(4)的第二钢筋网片与冠梁(6)的第三钢筋网片通过钢筋接头连为一体,所述后浇托梁(4)预埋有垂直向下、且用于与逆作地下连续墙(3)的第一钢筋网片(7)连接的连接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连墙逆作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逆作地下连续墙(3)从上往下分段施工,每段施工高度不超过1m,在开挖后的空腔中绑扎钢筋形成逆作地下连续墙(3)的第一钢筋网片(7),所述逆作地下连续墙(3)水平宽度不超过3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连墙逆作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结构还包括逆作地下连续墙(3)施工用的模板支架(9)和临时砼牛腿(8),所述模板支架(9)是在绑扎好第一钢筋网片(7)后支撑在逆作地下连续墙(3)挖设面,并与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2)、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12)及加固体(1)围设形成逆作地下连续墙(3)浇筑腔;所述模板支架(9)的顶部设置成牛腿型混凝土浇筑口,并在每段逆作地下连续墙(3)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形成凸出墙面的临时砼牛腿(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连墙逆作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逆作地下连续墙(3)每段浇筑施工缝处设置注浆软管(11),所述注浆软管(11)等间距设置小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连墙逆作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支架(9)为普通木胶板与方木、钢管形成,在绑扎每段第一钢筋网片(7)时设置2道水平撑模钢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连墙逆作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结构包括位于障碍物(5)下方的逆作地下连续墙(3)、位于逆作地下连续墙(3)后侧的加固体(1)和位于障碍物(5)两侧的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2)、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12),所述加固体(1)位于障碍物(5)下方,且两侧均水平延伸至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2)和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12)的后方,所述逆作地下连续墙(3)的第一钢筋网片(7)两侧分别与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2)和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12)的预留钢筋接头连为一体,在逆作地下连续墙(3)的顶部设有后浇托梁(4),并通过后浇托梁(4)与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2)和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12)的冠梁(6)连为一体,所述障碍物(5)位于后浇托梁(4)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连墙逆作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障碍物(5)为横穿基坑的悬吊管道,所述加固体(1)是在障碍物(5)两侧通过双管旋喷桩加固形成的加固结构,两侧加固水平范围沿障碍物(5)纵向4~6m,横向4~6m,分别紧贴障碍物(5)、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2)及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12),所述加固体(1)在竖向斜向施工形成倒梯形,竖向加固深度与顺作地下连续墙的深度相同,并在加固体(1)中等间距预埋袖阀管(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连墙逆作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顺作地下连续墙(2)和第二顺作地下连续墙(12)均是通过成槽机械正常成槽浇筑形成的顺作地连墙,在两副顺作地下连续墙靠近逆作地下连续墙(3)侧预留工字钢接头,并在接头处设有与逆作地下连续墙(3)的第一钢筋网片(7)水平连接的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王金伦杜勇曹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