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5170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21
本技术提供一种振动下料装置,包括载体、出料口与进料口以及若干振动件,载体内设有适于传送物料的通道;出料口与进料口分别设于所述载体两端,所述进料口开口向上,且所述出料口开口向下;若干振动件与所述载体连接,且若干所述振动件设于所述载体底侧;其中,所述振动件被配置为对所述载体施加振动,以使所述载体内物料向出料口方向运动。生产时,物料从进料口进入载体后,开启磁振机,随着高频振动,物料会均匀沿着载体内部管路,从出料口处进入下一个工序。此振动下料装置取消了载体内部螺旋结构,不存在与物料挤压等问题,由于是靠高频振动推动物料前进,不限于物料的流动性,不存在堵料问题,且部件全部在外部,维修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具体涉及一种振动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三元动力电池的需求也急剧增长。三元动力电池的核心为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作为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重要原料之一硫酸镍盐,主要来自于氢氧化镍钴中间品(mhp)、硫化镍钴中间品(msp)、镍豆、镍精矿、镍锍等原料的湿法精炼产品。

2、在生产过程中,三元正极材料目前的包装下料一般采用螺旋下料,螺旋下料会造成以下问题:

3、1、螺旋过长,在下料过程中与物料挤压,容易变形,从而导致碰壁,极易磨损,产生磁性物或者异物,造成产品质量问题;

4、2、不同的物料流动性差异大,受限于螺旋的结构,容易堵料;

5、3、螺旋系统包含上下固定等结构,拆装及维修不方便;

6、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振动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三元正极材料目前的包装下料一般采用螺旋下料,螺旋下料会造成以下问题;

2、1、螺旋过长,在下料过程中与物料挤压,容易变形,从而导致碰壁,极易磨损,产生磁性物或者异物,造成产品质量问题;

3、2、不同的物料流动性差异大,受限于螺旋的结构,容易堵料;

4、3、螺旋系统包含上下固定等结构,拆装及维修不方便。

5、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振动下料装置,包括:

6、载体,其内设有适于传送物料的通道;

7、出料口与进料口,分别设于所述载体两端,所述进料口开口向上,且所述出料口开口向下;

8、若干振动件,与所述载体连接,且若干所述振动件设于所述载体底侧;

9、其中,所述振动件被配置为对所述载体施加振动,以使所述载体内物料向出料口方向运动。

10、可选地,所述进料口下侧设有一振动件。

11、可选地,若干所述振动件等间距设置。

12、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振动件间间距为0.5-1.5m。

13、可选地,所述振动件为磁振机。

14、可选地,振动下料装置还包括若干连接件,若干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载体连接,若干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振动件连接。

15、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呈l状,且l状所述连接件底部与振动件连接。

16、可选地,任一所述振动件通过三个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载体连接,且三个所述连接件等间距设置。

17、可选地,振动下料装置还包括若干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固定于所述载体表面,且任一所述紧固件底部连接一连接件。

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振动下料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9、本技术提供一种振动下料装置,包括载体、出料口与进料口以及若干振动件,载体内设有适于传送物料的通道;出料口与进料口分别设于所述载体两端,所述进料口开口向上,且所述出料口开口向下;若干振动件与所述载体连接,且若干所述振动件设于所述载体底侧;其中,所述振动件被配置为对所述载体施加振动,以使所述载体内物料向出料口方向运动。

20、此结构的振动下料装置,通过在载体底部底侧固定有三个振动件,振动件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磁振机,三个磁振机均与外部的整流分配器连接。生产时,物料从进料口进入载体后,开启磁振机,随着高频振动,物料会均匀沿着载体内部管路,从出料口处进入下一个工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螺旋下料,此振动下料装置取消了载体内部螺旋结构,不存在与物料挤压等问题,由于是靠高频振动推动物料前进,不限于物料的流动性,不存在堵料问题,且部件全部在外部,维修简单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3)下侧设有一振动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振动件(4)等间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振动件(4)间间距为0.5-1.5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件(4)为磁振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连接件(5),若干所述连接件(5)一端与所述载体(1)连接,若干所述连接件(5)另一端与所述振动件(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呈L状,且L状所述连接件(5)底部与振动件(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振动件(4)通过三个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载体(1)连接,且三个所述连接件(5)等间距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紧固件(6),所述紧固件(6)固定于所述载体(1)表面,且任一所述紧固件(6)底部连接一连接件(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3)下侧设有一振动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振动件(4)等间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振动件(4)间间距为0.5-1.5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件(4)为磁振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连接件(5),若干所述连接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敏许开华陈聪范茂杰徐豪朱淼
申请(专利权)人: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