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生物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菌、促愈多功能仿生型敷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皮肤是机体与外界的第一道防线,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破坏导致创伤。且创面治疗受到各种环境因素限制,包括细菌病毒感染、血管生成障碍、长期炎症、干燥、水肿等,尤其是本身愈合进展较慢的慢性创伤,不仅增加了医疗系统的负担,也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因此用于伤口修复的敷料受到广泛关注。传统敷料(绷带、纱布)主要起保护创面的作用,但存在不可生物降解、易感染、继发组织损伤、不能主动促进创面愈合等缺点,因此构建集抗菌活性、生长因子递送、可生物降解和仿生细胞外基质于一体的高级敷料成为当前临床创面处理的主要挑战之一。
2、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促愈多功能仿生型敷料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敷料功能单一、创面愈合效果差等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促愈多功能仿生型敷料。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促愈多功能仿生型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素蛋白电纺液中丝素蛋白的浓度为0.2-0.25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纺丝的参数包括:喷丝头直径为0.5-0.6mm、压力为11-13kv、流速为0.4-0.6mL/h、接收距离为10-1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溶液为体积百分比为70%-80%的乙醇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的功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促愈多功能仿生型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素蛋白电纺液中丝素蛋白的浓度为0.2-0.25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纺丝的参数包括:喷丝头直径为0.5-0.6mm、压力为11-13kv、流速为0.4-0.6ml/h、接收距离为10-1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溶液为体积百分比为70%-80%的乙醇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晨婷,花扣珍,王黎芳,刘凯,王一淇,项扬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