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抗菌、促愈多功能仿生型敷料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杭州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抗菌、促愈多功能仿生型敷料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95044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促愈多功能仿生型敷料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医用生物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抗菌、促愈多功能仿生型敷料的制备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和超声破碎技术,制得的敷料仿生细胞外基质,具备适宜细胞浸润生长的立体空间,透气性高,吸湿性好;以天然生物材料丝素蛋白为基底材料,同时借助胶原复合促进创面修复的纤维连接蛋白(FN)和高效抗金葡菌的溶菌酶(LYZ)活性分子,构建得到的敷料集抗菌活性、生长因子递送、可生物降解和仿生细胞外基质于一体,可应用于感染性伤口、烧烫伤、机械伤、糖尿病足等多类型创面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生物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菌、促愈多功能仿生型敷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皮肤是机体与外界的第一道防线,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破坏导致创伤。且创面治疗受到各种环境因素限制,包括细菌病毒感染、血管生成障碍、长期炎症、干燥、水肿等,尤其是本身愈合进展较慢的慢性创伤,不仅增加了医疗系统的负担,也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因此用于伤口修复的敷料受到广泛关注。传统敷料(绷带、纱布)主要起保护创面的作用,但存在不可生物降解、易感染、继发组织损伤、不能主动促进创面愈合等缺点,因此构建集抗菌活性、生长因子递送、可生物降解和仿生细胞外基质于一体的高级敷料成为当前临床创面处理的主要挑战之一。

2、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促愈多功能仿生型敷料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敷料功能单一、创面愈合效果差等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促愈多功能仿生型敷料。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抗菌、促愈多功能仿生型敷料在制备创面修复产品中的应用。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促愈多功能仿生型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a.将丝素蛋白电纺液进行电纺丝,获得丝素蛋白纳米纤维膜,然后将丝素蛋白纳米纤维膜在交联剂溶液中依次进行交联和超声破碎,获得丝素蛋白纳米纤维悬浮液,再经干燥处理后获得丝素蛋白纳米短纤维;

7、b.将含有纤连蛋白和溶菌酶的胶原溶液包裹a步骤获得的丝素蛋白纳米短纤维,经塑形和干燥后制备得到抗菌、促愈多功能仿生型敷料。

8、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丝素蛋白电纺液中丝素蛋白的浓度为0.2-0.25g/ml;

9、和/或,所述丝素蛋白电纺液还包括助仿剂聚氧化乙烯和甲酸;所述丝素蛋白电纺液中聚氧化乙烯的浓度为0.30-0.40g/ml;所述丝素蛋白电纺液中甲酸的体积浓度为95%-98%。

10、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电纺丝的参数包括:喷丝头直径为0.5-0.6mm、压力为11-13kv、流速为0.4-0.6ml/h、接收距离为10-12cm。

11、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交联剂溶液为体积百分比为70%-80%的乙醇溶液;

12、和/或,所述交联的时间为25-30min。

13、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超声的功率为600-700w;

14、所述超声的时间为25-30min。

15、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干燥为冷冻干燥。

16、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胶原溶液中,胶原的浓度为0.4-0.6mg/ml;

17、和/或,所述胶原溶液中,纤连蛋白的浓度为15-25μg/ml;

18、和/或,所述胶原溶液中,溶菌酶的浓度为5-15mg/ml;

19、和/或,所述胶原溶液的ph为7.2-7.4。

20、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丝素蛋白纳米短纤维与胶原溶液的料液比为5-8mg/ml。

2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促愈多功能仿生型敷料,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22、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抗菌、促愈多功能仿生型敷料在制备创面修复产品中的应用。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菌、促愈多功能仿生型敷料的制备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和超声破碎技术,制得的敷料仿生细胞外基质,具备适宜细胞浸润生长的孔隙结构,透气性好,同时有机化学溶剂残留较少,使得安全性能得到提升;以天然生物材料丝素蛋白为基底材料,同时借助胶原复合促进创面修复的纤维连接蛋白(fn)和高效抗金葡菌的溶菌酶(lyz),构建得到的敷料集抗菌活性、生长因子递送、可生物降解和仿生细胞外基质于一体。

25、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抗菌、促愈多功能仿生型敷料,较单纯的丝素蛋白纤维膜,具有更为立体的三维结构、易塑型、高保湿性、稳定的缓释性,负载了活性物质lyz、fn,具有较强的抗菌性和伤口主动促愈能力,可加快创面愈合速度,促进无疤痕修复,能够用于各类创面修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促愈多功能仿生型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素蛋白电纺液中丝素蛋白的浓度为0.2-0.25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纺丝的参数包括:喷丝头直径为0.5-0.6mm、压力为11-13kv、流速为0.4-0.6mL/h、接收距离为10-1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溶液为体积百分比为70%-80%的乙醇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的功率为600-700W;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为冷冻干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溶液中,胶原的浓度为0.4-0.6mg/mL;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素蛋白纳米短纤维与胶原溶液的料液比为5-8mg/mL。

9.一种抗菌、促愈多功能仿生型敷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菌、促愈多功能仿生型敷料在制备创面修复产品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促愈多功能仿生型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素蛋白电纺液中丝素蛋白的浓度为0.2-0.25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纺丝的参数包括:喷丝头直径为0.5-0.6mm、压力为11-13kv、流速为0.4-0.6ml/h、接收距离为10-1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溶液为体积百分比为70%-80%的乙醇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晨婷花扣珍王黎芳刘凯王一淇项扬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