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AI技术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基于AI技术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4886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AI技术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及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安全技术领域。该基于AI技术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及其方法,通过在检测箱中分别设置独立的第一取样机构和第二取样机构以及与二者对应设置的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能够根据待检测食品的类别选择合适的检测工具,不仅方便了检测过程,而且能够使得待检测食品充分粉碎,有利于提高检测准确度;第一取样机构和第二取样机构能够同时使用,实现同时对不同食品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食品安全检测的效率,并且也能够独立使用,针对不同类别食品选择第一取样机构或第二取样机构,能够使得不参与检测工作的取样机构与驱动机构脱离,降低伺服电机的动力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安全,具体为一种基于ai技术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1、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所以食品安全很重要,因此需要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测。对于一些浆体食品,例如水果、蔬菜等需要抽取部分液体样品进行检测,对于固体食品安全检测,例如黄豆通常需要将样品研磨后溶于溶剂中,以便于检测目标物质的含量和种类。

2、参考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3624891a的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装置,通过对现有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承载盒可便捷的从食品安全检测装置上进行拆装,这样可以便捷的将承载盒从食品安全检测装置上拆装下来,从而使得该设备使用的更加便捷。增设了定位安装板和定位安装槽的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的设置,可以确保承载盒在安装的过程中,可以快速的找准承载盒的安装位置,从而使得安装效果更加的高效。通过将定位安装板锁定在定位安装槽内,从而将承载盒锁定在安装槽内,并且锁定机构的结构设计合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达到便捷操作的效果。

3、综合分析上述专利,存在以下缺陷:

4、现有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不能同时检测不同的食品,导致检测效率降低;其次,食品安全检测装置无法在检测前进行自动破碎,仍需人工破碎后才能进行取样,造成食品检测过程操作繁琐、复杂,增加了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ai技术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ai技术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及其方法,解决了现有食品安全检测装置不能同时检测不同的食品,导致检测效率降低,且无法在检测前对待检测食品进行自动破碎,仍需人工破碎后才能进行取样,造成食品检测过程操作繁琐、复杂,增加了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人员劳动量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ai技术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外壁上可拆卸设置有用于提拉食品安全检测装置的手提带,且检测箱底部开设有用于排放清洗废水的排污口,所述检测箱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显示检测结果的显示屏,且检测箱另外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取放口和两个标记线,所述检测箱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制备食品检测样本的第一取样机构和第二取样机构,所述第一取样机构和第二取样机构的正下方且位于检测箱的内部分别滑动设置有用于检测食品样本的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所述检测箱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用于投放待检测食品样本的导料斗,所述导料斗内部可拆卸设置有密封塞,所述检测箱顶部设置有用于为第一取样机构和第二取样机构提供制备食品样本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检测箱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取样机构和第二取样机构位置的位置调节机构。

3、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摩擦驱动轮,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检测箱的顶部,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贯穿检测箱和摩擦驱动轮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托板、衔接板、丝杆、旋钮、指针和四个导轨,四个所述导轨均匀固定连接在检测箱内壁前后两侧,所述托板滑动连接在前后相邻两个导轨的相对侧壁上,所述衔接板固定连接在两个托板的侧壁上,所述丝杆螺纹连接在衔接板的内部,所述旋钮固定连接在丝杆远离衔接板的一端,所述指针固定连接在旋钮外壁上。

5、优选的,所述第一取样机构包括第一粉碎筒和开设在第一粉碎筒顶部一侧的第一加料口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一粉碎筒底部的第一排料管,所述第一排料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待检测食品粉末的粉末流量阀,所述第一粉碎筒内部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筛网内部转动贯穿有一根第一粉碎轴,所述第一粉碎轴顶端转动贯穿第一粉碎筒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摩擦传动轮,且第一粉碎轴外壁上均匀套设有多个第一破碎刀,所述第一粉碎轴底端转动贯穿筛网并固定连接有上研磨盘,所述上研磨盘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第一粉碎筒内部且位于上研磨盘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下研磨盘,所述下研磨盘顶部四周均匀开设有多个排料口。

6、优选的,所述第一粉碎筒固定套设在上下两个相邻的托板内部。

7、优选的,所述第二取样机构包括第二粉碎筒和开设在第二粉碎筒顶部一侧的第二加料口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二粉碎筒底部的第二排料管,所述第二排料管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控制液体流量的液体流量阀,所述第二粉碎筒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内部转动贯穿有第二粉碎轴,所述第二粉碎轴顶端转动贯穿第二粉碎筒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摩擦传动轮,所述第二粉碎轴外壁上均匀固定套设有多个第二粉碎刀,所述第二粉碎轴的底端转动贯穿过滤板并固定连接有搅拌杆。

8、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为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构建,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承载板和固定连接在承载板顶部的竖板,所述承载板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检测筒,所述检测筒内部固定连接有用于食品检测的检测探头,且检测筒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分析检测探头采集数据结果的ai分析模块,所述检测筒外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振匀液体食品样本的振动棒。

9、优选的,所述承载板滑动连接在取放口的内部,所述竖板远离承载板的侧壁上开设有暗拉手槽,用于方便拉出竖板。

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ai技术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步骤一、浆体类食品检测:对浆体类食品进行检测时,手动调节与第一取样机构对应设置的位置调节机构,完成第一取样机构远离驱动机构,然后将体积较大的浆体类食品分切为多个体积较小的待检测食品,然后将分切后的待检测食品放进与第二取样机构对应设置的导料斗中,待检测食品受重力作用掉落到第二取样机构中,驱动机构通电后驱动第二取样机构完成对待检测食品的粉碎操作,粉碎后的一定量待检测食品手重力作用掉落到第二检测机构中进行检测,检测分析结果在显示屏中进行显示;

12、步骤二、固体类食品检测:手动调节与第二取样机构对应设置的位置调节机构,完成第二取样机构远离驱动机构,然后将待检测的固体类食品放进与第一取样机构对应设置的导料斗中,对于体积较大的固体类食品人工手动分切成多个小块,以适配导料斗的容积大小,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取样机构完成对固定类食品的粉碎和研磨操作,提前设定的一定量待检测固定食品粉末受重力作用掉落到第一检测机构中进行检测,检测分析结果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

13、步骤三、清洗检测设备:首先将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从检测箱中抽出单独清洗,清洗前保证第一取样机构和第二取样机构均受到驱动机构的驱动,并同时启动驱动机构,然后向导料斗中持续注入清水,由于检测食品已经被粉碎成为细小颗粒,因此在水流持续冲击下,残留的检测食品颗粒伴随清水通过第一取样机构或第二取样机构的底部排出,并最终通过排污口排出检测箱外,清理完成后再进行烘干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AI技术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外壁上可拆卸设置有用于提拉食品安全检测装置的手提带,且检测箱底部开设有用于排放清洗废水的排污口,所述检测箱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显示检测结果的显示屏,且检测箱另外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取放口和两个标记线,所述检测箱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制备食品检测样本的第一取样机构和第二取样机构,所述第一取样机构和第二取样机构的正下方且位于检测箱的内部分别滑动设置有用于检测食品样本的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所述检测箱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用于投放待检测食品样本的导料斗,所述导料斗内部可拆卸设置有密封塞,所述检测箱顶部设置有用于为第一取样机构和第二取样机构提供制备食品样本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检测箱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取样机构和第二取样机构位置的位置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技术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摩擦驱动轮,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检测箱的顶部,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贯穿检测箱和摩擦驱动轮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技术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托板、衔接板、丝杆、旋钮、指针和四个导轨,四个所述导轨均匀固定连接在检测箱内壁前后两侧,所述托板滑动连接在前后相邻两个导轨的相对侧壁上,所述衔接板固定连接在两个托板的侧壁上,所述丝杆螺纹连接在衔接板的内部,所述旋钮固定连接在丝杆远离衔接板的一端,所述指针固定连接在旋钮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AI技术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样机构包括第一粉碎筒和开设在第一粉碎筒顶部一侧的第一加料口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一粉碎筒底部的第一排料管,所述第一排料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待检测食品粉末的粉末流量阀,所述第一粉碎筒内部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筛网内部转动贯穿有一根第一粉碎轴,所述第一粉碎轴顶端转动贯穿第一粉碎筒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摩擦传动轮,且第一粉碎轴外壁上均匀套设有多个第一破碎刀,所述第一粉碎轴底端转动贯穿筛网并固定连接有上研磨盘,所述上研磨盘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第一粉碎筒内部且位于上研磨盘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下研磨盘,所述下研磨盘顶部四周均匀开设有多个排料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AI技术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粉碎筒固定套设在上下两个相邻的托板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技术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取样机构包括第二粉碎筒和开设在第二粉碎筒顶部一侧的第二加料口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二粉碎筒底部的第二排料管,所述第二排料管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控制液体流量的液体流量阀,所述第二粉碎筒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内部转动贯穿有第二粉碎轴,所述第二粉碎轴顶端转动贯穿第二粉碎筒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摩擦传动轮,所述第二粉碎轴外壁上均匀固定套设有多个第二粉碎刀,所述第二粉碎轴的底端转动贯穿过滤板并固定连接有搅拌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技术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为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构建,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承载板和固定连接在承载板顶部的竖板,所述承载板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检测筒,所述检测筒内部固定连接有用于食品检测的检测探头,且检测筒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分析检测探头采集数据结果的AI分析模块,所述检测筒外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振匀液体食品样本的振动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AI技术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滑动连接在取放口的内部,所述竖板远离承载板的侧壁上开设有暗拉手槽,用于方便拉出竖板。

9.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AI技术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AI技术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内部设置有蒸馏水,蒸馏水设定量与进入第一检测机构中的待检测食品成比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i技术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外壁上可拆卸设置有用于提拉食品安全检测装置的手提带,且检测箱底部开设有用于排放清洗废水的排污口,所述检测箱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显示检测结果的显示屏,且检测箱另外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取放口和两个标记线,所述检测箱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制备食品检测样本的第一取样机构和第二取样机构,所述第一取样机构和第二取样机构的正下方且位于检测箱的内部分别滑动设置有用于检测食品样本的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所述检测箱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用于投放待检测食品样本的导料斗,所述导料斗内部可拆卸设置有密封塞,所述检测箱顶部设置有用于为第一取样机构和第二取样机构提供制备食品样本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检测箱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取样机构和第二取样机构位置的位置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技术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摩擦驱动轮,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检测箱的顶部,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贯穿检测箱和摩擦驱动轮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技术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托板、衔接板、丝杆、旋钮、指针和四个导轨,四个所述导轨均匀固定连接在检测箱内壁前后两侧,所述托板滑动连接在前后相邻两个导轨的相对侧壁上,所述衔接板固定连接在两个托板的侧壁上,所述丝杆螺纹连接在衔接板的内部,所述旋钮固定连接在丝杆远离衔接板的一端,所述指针固定连接在旋钮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ai技术的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样机构包括第一粉碎筒和开设在第一粉碎筒顶部一侧的第一加料口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一粉碎筒底部的第一排料管,所述第一排料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待检测食品粉末的粉末流量阀,所述第一粉碎筒内部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筛网内部转动贯穿有一根第一粉碎轴,所述第一粉碎轴顶端转动贯穿第一粉碎筒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摩擦传动轮,且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明亮袁邵隆张峰高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卡睿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